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什么叫做无分别智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7-31 09:10:36
问:一切经典是佛证到的诸法实相,用言语流露出来的。众生的语言是由情识里生出来的,是由分别心生出来的。世间一切典籍均是由情识中生出来的。如以治学方法研究佛经,永远得不到利益。故研究佛法要以无分别智去研究,请问什么叫无分别智?

问:一切经典是佛证到的诸法实相,用言语流露出来的。众生的语言是由情识里生出来的,是由分别心生出来的。世间一切典籍均是由情识中生出来的。如以治学方法研究佛经,永远得不到利益。故研究佛法要以无分别智去研究,请问什么叫无分别智?

\

大安法师答:无分别智就是我们的根本智,根本智就是离开对待,离开能所,离开主客体,那种绝待的(超越对待叫绝待)、不二的,那样的心性。那个心性就是我们本具的实相般若。你在不二的状态当中,我们本具的那种自然智、广大智、无师智就会现前。佛的经典就是证到这样的一个根本智,所流现出来的文字般若。

为什么叫文字般若?也就是从实相般若流现出来的文句,名句文身,传达给众生。这个名句文身是指向月亮的手指。你也不要执着这个文字般若就是真理的本身,真理本身是离言语相的,离攀缘相的,是离相的。但是你要透过文字的手指,看它指向的那个月亮的本体,这就对了。这就是由文字般若生起你的观照般若,透过你的观照般若就能够证到实相般若。佛法一定是这样地去体会。

如果你老是去研究,有个能研究和所研究,在文句概念名相里面去弄得很多,可能能够做点世间的考据啊,知识性的概述啊,知识的传播啊倒是可以,但是要理解法的真义,要得到心性的真实的利益,那做学问的态度肯定是不可取的。这就是,一个是佛学,一个是学佛。要体会佛的智慧、慈悲,一定要学佛,否则会把佛法变成佛学。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