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佛菩萨的神情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10 09:15:07
他是无限的安静。这种安静不是无声的安静,而是内在的安静。仿佛静静的大山,静到极致,却像通天彻地的声音,有着某种难以表述的震慑力。这就是三法印所说的涅槃寂静,它来自所有躁动平息后的内心,来自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实。这种寂静不仅为佛菩萨自身受用,也会使周围的人,甚至周围环境得到净化。

他是无限的安静。这种安静不是无声的安静,而是内在的安静。仿佛静静的大山,静到极致,却像通天彻地的声音,有着某种难以表述的震慑力。这就是三法印所说的涅槃寂静,它来自所有躁动平息后的内心,来自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实。这种寂静不仅为佛菩萨自身受用,也会使周围的人,甚至周围环境得到净化。

\

他是无限的空旷。凡夫心的最大特点,就是浮躁而动荡,在各种变幻的妄想中不停摇摆。想静,静不下来;想睡,睡不踏实;想思考,无法集中精力。为什么?因为内心的垃圾太多,且从未清理。这使我们根本看不清生命的真正需要,只好用不停忙碌,用表面充实来掩盖这种茫然。忙碌的结果,不过是继续制造妄想,制造心灵垃圾。而佛菩萨因为体证空性,故能照见五蕴皆空,就像乌云散尽的虚空,澄澈明净,纤尘不染。

他是无限的喜悦。这种喜悦并非通常所说的快乐。因为快乐只是对痛苦的缓解,是建立在某种条件之上。当我们尝到某种快乐并产生执著后,一旦条件改变,对快乐形成的依赖就会落空,转而成为痛苦。所以,世间快乐都是短暂且有副作用的。而佛菩萨的喜悦是来自生命内在,是从全身弥漫而出,这也就是佛经所说的;举身微笑。只有彻见无我的证悟者,才能使每个毛孔都洋溢着微笑,散发着喜悦。

所以说,生命美容的最高境界就是佛菩萨。学佛,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不断去除现有的不良心行,开发潜在的高尚品质。当生命不再有任何瑕疵,我们也能像佛菩萨那样,成为至纯至真的人,成为至善至美的人。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