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关于缘起与空性关系的一点看法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18 09:07:12
编辑:小勇

\

通过缘起而认识空性被龙树菩萨和宗喀巴大师等认为是灭诸戏论的最好途径。如《中论》开篇之“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及宗大师《缘起赞》中之“由彼彼依缘,说彼彼性空,离此更何有,希有善教诲。”这些开示都明确指出了缘起是通往性空的“第一门径”。  一旦通过缘起了解了性空的真义,就会发现,若无性空,缘起根本不可能产生。在这个特定意义上将性空说成缘起的“因”,也可以理解。  在上面的讨论中,“缘起”基本上还是“彼彼依缘”之义。如果将缘起的含义扩大为《华严经》之“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的“法界缘起”,则对这种缘起的认识便一定以对空性的认识为前提。空性相对于上述法界缘起,一方面为其成立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还说明了其成立的必然性──即因为诸法性空,所以法界的真相一定是重重无尽、事事无碍。  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空性除具有通常所说的“无自性”义外,还具有另一个重要属性──“不可分别性”。正因为“性即无为,不可分别,……是故此中有彼,彼中有此。”  空性的“不可分别性”似乎并未受到所有教派的关注,但我汉地华严宗古德却对此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立宗之基石。  由此可见,若依华严宗之见,缘起和空性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     由彼彼依缘之缘起,得入无自性、不可分别之空性;由此无自性、不可分别之空性,得入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华严法界之缘起。  在上述认识过程中,开始之“缘起”与结尾之“缘起”,虽名字相同,但意义上却有极大的差异。两个“缘起”中间“空性”所起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

\

编辑:小勇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成语名称以眦睚杀人成语拼音yǐ zì yá sh...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