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噶玛仁波切:修行的目的不是战胜别人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9-08 09:08:55
噶玛仁波切:修行的目的不是战胜别人  佛陀曾在五百世中为忍辱仙人,佛祖慈悲忍辱行宜,为现代修行人做了典范。更教导后人,修持忍辱会获得生命中最强大的力量。佛陀亦因为修持忍辱累积无量无边的功德,获得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可见忍辱的功德如此之大。没有一种功德比修持忍辱更大,亦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持。  真正的修行人,目的不是战胜别人,而应举起智慧之剑断除自我的骄慢,战胜我执。真正的修行人,最强大的时

噶玛仁波切:修行的目的不是战胜别人

\

伟大佛陀的一生当中,曾多次受到业障深重者,带着邪知邪见的攻击、毁谤、谩骂甚至羞辱。但佛陀往往慈悲对待,善修忍辱,更时时应机而教,以殊胜妙法度众无数。

  我等凡夫俗子,在生命当中时而遇到别人的批评、冤枉、讽刺、毁谤等,都是很正常的。作为佛陀教法的追随者,我们应时时将对于佛法的闻思,运用在起心动念处。

  因为累世的轮回流转,造业无数,此生虽终得暇满人身,但也是被业力所转而投生。生命当中源于前世业因,果报成熟之时,与恶缘相聚会际,也是理所当然,在所难免。此时应清醒了知,眼前的一切都是自身往昔业力显现,即刻生起深深悔意,感恩众生给予净化恶业的机缘。

  当明了因果,深知忏悔的重要时,如能针对各自需要修正或断除的恶习,猛力忏悔,这样对于自身的修持会极大的助益。但无明众生能忆起自己所做错事的时候太少了,忏悔也变得有口无心。此时有众生为我们指明忏悔的方向,让自己了知前世所造恶因的根源,警示我们当即断除恶缘,未来纵遇命难,永不播种来世得到恶报的种子,重堕痛苦的轮回。

  《入菩萨行论》安忍品“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罪恶莫过瞋,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当今浊世,人们普遍为了短暂的表面得失,力争一时之高下,强逞一时之快。却把忍辱负重,贴上懦弱者的标签,短视的认为这是无能和失败的表现。但纵观古今中外,大至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小到邻里、家庭内部的不和,所有一切世间的乱象,多由一件小事或一言不和而引发。没有忍住一时的情绪,后患无穷,伤及无数,皆因小不忍而乱大谋。

\

  佛陀曾在五百世中为忍辱仙人,佛祖慈悲忍辱行宜,为现代修行人做了典范。更教导后人,修持忍辱会获得生命中最强大的力量。佛陀亦因为修持忍辱累积无量无边的功德,获得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可见忍辱的功德如此之大。没有一种功德比修持忍辱更大,亦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持。

  真正的修行人,目的不是战胜别人,而应举起智慧之剑断除自我的骄慢,战胜我执。真正的修行人,最强大的时候,正是面对疯狂自我时的淡定对治。真正的修行人,应常将逆境善加利用,努力修持,定力正是在遭遇逆境时才会清晰显现。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