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常清静经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07 09:07:38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 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之者,常清静矣。(信息来源:陇源佛学网)编辑:明蓝

\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 长养万物。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男清女浊; 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 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 真常得性, 常应常静, 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 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 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 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即生贪求。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之者,常清静矣。(信息来源:陇源佛学网)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5日...

1997年5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8日...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8日...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