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怎样才能入三摩地,入三摩地的境界如何区分和把持?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16 09:05:41
问题十四、“三摩地的境界如何区分?”这个问题呢,你入三摩地的人,他自然就在这种境界里。如果你要想事先知道什么境界,你反而会产生一种幻觉。今天“我是不是三摩地啊?”明天“是不是三摩地?”它就没有意义了,往往我们的幻想还会越来越多。我们越是把它的境界描写得很真实,反而没一个能进去的。有的人哪,他稀里糊涂的。你比如说,他也不知道什么是三摩地,甚至呢,也不知道怎么念佛。师父就告诉他:“你去念佛去。”他就老

问题十四、

\

怎样才能入三摩地,入三摩地的境界如何区分和把持?

这个问题呀,我的看法:你只管去做,别管入不入三摩地。你要想:怎么入三摩地?那你很难入三摩地。你想入三摩地就有了执著、有了幻想、有了追求。有了追求就有了念头,有了念头就有了障碍,所以说反而不能达到。我们要想入三摩地,你只管往前走,就是类似三摩地我也不理它。不管它有功德、没功德我也不理它,我就往前走一直到成佛为止,永无休止,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去入三摩地。所以说入三摩地而不知道三摩地,才为“入三摩地”。

\

“三摩地的境界如何区分?”这个问题呢,你入三摩地的人,他自然就在这种境界里。如果你要想事先知道什么境界,你反而会产生一种幻觉。今天“我是不是三摩地啊?”明天“是不是三摩地?”它就没有意义了,往往我们的幻想还会越来越多。我们越是把它的境界描写得很真实,反而没一个能进去的。有的人哪,他稀里糊涂的。你比如说,他也不知道什么是三摩地,甚至呢,也不知道怎么念佛。师父就告诉他:“你去念佛去。”他就老老实实去做,这样的人很容易入三摩地,因为他心里没有法执。一旦有了法执,反而不能入三摩地了。这也是很重要的。

当然有一些特殊的人也知道三摩地的境界,但是他能把他的法执放下,那是又一回事了。但大部分人在知见上一旦知道了什么是三摩地,就很难放下。所以说不修还好,一修就容易起心动念,就往那去考虑了。我看对这个三摩地的境界呢,不必讲。过去禅宗大德也是这样,入了三摩地,别人一问境界,他从来不跟你讲,就知道也不跟你讲。最后那人开悟了,他很感谢那个师父,他说:“你不给我讲,太好了!如果你跟我讲了,我今生就不一定开悟了。”所以这个不要去考虑。

“如何区分和把持?”这个就得靠戒律。如果你戒律清净了,你入三摩地它也清净,你的境界就清净。如果你戒律不清净,你入的所谓的境界就不一定是真的,就是有点境界,恐怕也是虚妄的多。所以说你戒律不清净也把持不住的。就像这个杯似的,你底下有个眼,装了水,当时是满的,一会儿就漏光了,没有用的事。如果你戒律清净了,那你这儿没有眼,自然就把持住了。功夫不是在那时候,入三摩地后如何去把持,是在平时做。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人眼里出西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人眼里出西...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往似赠...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悬衡而...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