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慧律法师《安住心性》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19 09:06:26
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修行无量阿僧祗劫也不会成佛。没有悟的人,怎么讲都不对;悟的人,怎么讲都对,都能事理圆融。法的东西就是如此,除非自己尝到法的喜悦,悟到空性、无生的道理,否则,是无法彻底了解。如果,在每一个事相的动点上,都能与理体相应,那么,一切都化成自性清净心。安住心性,理体与事相必须配合,所以,佛门最重视;悟的工作,不悟就会落入自性是;常或;无常的逻辑思辨之中

佛法最重视;悟,不悟的人就像经典所讲的;煮沙成饭,那么修行无量阿僧祗劫也不会成佛。

没有悟的人,怎么讲都不对;悟的人,怎么讲都对,都能事理圆融。法的东西就是如此,除非自己尝到法的喜悦,悟到空性、无生的道理,否则,是无法彻底了解。如果,在每一个事相的动点上,都能与理体相应,那么,一切都化成自性清净心。

\

简单来讲,悟道的人,在每一个动点上,都会觉得很有意义,不管洗厕所、捡菜,或者别人批评他、赞叹他。因为他用的是真心,不是生灭的意识心,所以,面对一切境界,都能如如不动,安住在无量的喜悦与安祥当中,对生命有了主宰,我们就成为最会享受生命的人。

;不懂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众生就是这样,因为无法透视世间无常,追求五欲时,感觉很快乐;可是快乐一过,就是更大的空虚。不懂得无常,当然更不懂得空。整天颠颠倒倒、反反复复、烦烦恼恼,如果讲他,他还会编织一大堆理由,所以佛说众生是;可怜悯者。

还有的人认为;生命是无常,佛性是常,这是很严重的错误;这是所谓的;自性见。佛性是常,就成了一潭死水,没办法转凡成圣、转烦恼为菩提。佛性如果是无常,则又成了生灭的世间法,无法进入大般涅槃的境界。

\

安住心性,理体与事相必须配合,所以,佛门最重视;悟的工作,不悟就会落入自性是;常或;无常的逻辑思辨之中,而成为知见,这些东西与自性是了不相干的,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_1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_1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魏晋...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