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接受佛菩萨的教诲?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21 09:13:04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接受佛菩萨的教诲?  他首先告诉我们,不能执着言说相,叫“离言说相”。听他的言说不能执着,这就对了。  第二个,“离名字相”。就是这些术语、这些名词,“阿弥陀佛”、“大日如来”,这都是名字相。人的名字相、菩萨的名字相、万物的名字相,这都不重要,无关紧要,随便什么说法,只要对方能领悟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来接受佛菩萨的教诲?

\

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我们要用什么样态度来接受佛菩萨教诲?

\

  他首先告诉我们,不能执着言说相,叫“离言说相”。听他的言说不能执着,这就对了。

  第二个,“离名字相”。就是这些术语、这些名词,“阿弥陀佛”、“大日如来”,这都是名字相。人的名字相、菩萨的名字相、万物的名字相,这都不重要,无关紧要,随便什么说法,只要对方能领悟,就是最高明的方法,最适合的方法。要叫对方能够感悟,不是说听懂听不懂。有悟处,触动他的悟处,这是最高明的。

  第三个,不执着心缘相。绝不能我看到这个文字就想到意思,这个意思不是真的,不是如来所说的真实义,那是我们自己的意思,应该怎么样?自己没有意思来接受,如来真实义就能够体会到,这个妙极了。

  众生修行功夫不得力,毛病出在哪里?出在分别、执着名字相、言说相、心缘相。

  分别执着这些,错了,所以逼着释迦牟尼佛没法子,他才说了一句,我这一生四十九年没说一句话,谁要说我说法,叫“谤佛”。是不是真的?真的,真的没有说过一句话,那话怎么说出来的?是众生有感,佛菩萨从自性当中自然流出来的,不像我们。我们说话先要想一想这要怎么说法,这叫“有说”;佛菩萨从来没想过。这个要记住。

  佛决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做到了不起心、不动念,他没有意思;菩萨虽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连阿罗汉,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他能契入。阿罗汉契入少分,菩萨入了多分,法身菩萨全部都得到了,彻底觉悟了。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守住这个原则,对于经教里头这些东西就没有关系了,但是我们也解释给别人听,要把它讲清楚、讲明白。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古诗原...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