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执著是众苦之源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22 09:08:48
佛典“中论”是西元二、三世纪,南印度的龙树论师承集前代大乘学者成果,加以发扬、奠定大乘佛教的著作;其中一首“三是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这是“中论”里非常纲要性的一首偈,如果能明白、掌握它的涵义,就能破除执著。执著是众苦之源。报纸上的财杀、情杀、仇杀,无一不是祸起对欲爱的极端执著。就是寻常日子,人们分分秒秒总在各种执著中翻滚,“我偏要..你老是..你根本就..你从来

佛典“中论”是西元二、三世纪,南印度的龙树论师承集前代大乘学者成果,加以发扬、奠定大乘佛教的著作;其中一首“三是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这是“中论”里非常纲要性的一首偈,如果能明白、掌握它的涵义,就能破除执著。

执著是众苦之源。报纸上的财杀、情杀、仇杀,无一不是祸起对欲爱的极端执著。就是寻常日子,人们分分秒秒总在各种执著中翻滚,“我偏要..你老是..你根本就..你从来..”我们挂在嘴边的开口语,像污染的空气,不经不觉将白墙染成灰黑,不经不觉把人际间的成见固筑为怨憎壁垒。

三是偈指“因缘”是“空”,它说明一切现象的成就,都来自无限因缘的凑泊,缘生缘灭,一切现象随因缘牵动而产生变异,由于因缘瓦解而消散,因此,没有一法可以永远存在,没有一法不仗他缘而独自存在,这就是“空”性。

\

空性智慧是佛法所称“般若”,般若坚如金刚,为透达现象界因缘生灭“无实自性”的智慧,以此智运行于常识经验,从中寻找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对应之道——中道。

“中道”是终身学习妙道。行近一步中道,消泯一分执著。条条大路通中道,例如有人说你一句刻薄话,你去体会因缘生法,说话刻薄者必是心中怨苦,一念何苦来哉,心平气和放掉争怼,这就是很了不起的修养和智慧。(文:刘晓梅<香港>)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

悲商叩林,白云依山。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魏晋...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往似赠...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悬衡而...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

情共天涯秋黯,朱桥锁深巷。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