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文殊智慧赋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27 09:11:04
编辑:小月

\

文殊者,梵意“妙吉祥”,大乘佛教七佛之师、菩萨之母也。本为三世果上如来,后不舍世间,乘愿回向,再做菩萨,协佛弘化。乃般若之表征、智慧之导师。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其智微妙而不可思议。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菩萨行践履有加;悲智双运、福慧同修之大乘道彰显无遗。与维摩、诸贤开启不二法门,揭出莲华出污泥不染之妙喻;同毗佛、普贤合称华严三圣,指点善财童子南行五十三参。无心相而入三昧,溯为中国禅宗之法本;即烦恼而成菩提,直取人间佛教之精髓。以般若无我之利剑,断烦恼之魔扰;以慈悲济世之愿行,导众生之欲迷。若如理悟入、如法修行,即可以心转物,以心挽劫。证其智慧者,大而圆之,圆而通之。与空相应,与真相冥,与外相通,与内相融,与人相和,与物相谐。直如火宅之上骤得清凉,淤泥之中遍绽莲花。常叹世人只闻智慧文殊之名,而昧于文殊智慧之实;仅睹五台山之形,而未得五台山之神。今可谓之:五台山者,文殊智慧之“形”;文殊智慧者,五台山之“神”。形神兼得者,斯为真得;身心俱游者,乃为真游。冀在迷信中祈求护佑,终非正道;期于智慧中获得感悟,方成正果。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安乐净土,以道相通。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天下安,心平则世界平。文殊道场本诸智慧而接引善根;佛教圣地凭此一心而摄化有缘。

或闻无著禅师曾问文殊:此山如何住持?文殊云: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又问:此山多少众?文殊云:前三三后三三。无著惑,遂成千古公案。索之今人,或能以本具之智慧德相、一念之妙觉灵心而参此禅机乎?(信息来源:摘自《五台山赋》)

\

编辑:小月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8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8日...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2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6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

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古诗原文[挑错/完...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

悲哉,秋之为气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先秦宋...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