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明向大和尚: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一个菩萨吗?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29 09:13:05
明向大和尚: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一个菩萨吗? “观自在”是我们“因”中修行的一个方法。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在“因”中自利,以这种方式来命名的。那么,观自在菩萨跟观世音菩萨实际上是一个人。 观世音菩萨是“果”上利他,实际上与观自在菩萨是同一个的菩萨。在《法华经普门品》中讲到:“若有

明向大和尚: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一个菩萨吗?

“观自在”是我们“因”中修行的一个方法。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在“因”中自利,以这种方式来命名的。那么,观自在菩萨跟观世音菩萨实际上是一个人。

观世音菩萨是“果”上利他,实际上与观自在菩萨是同一个的菩萨。在《法华经普门品》中讲到:“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是因为这种因缘,法界无量的众生受种种的苦,如果能够称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够听到这些受苦众生的音声,帮助这些众生得到解脱。所以,观世音菩萨是代表了大悲心,他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寻声救苦、无求不应、无苦不拔。所以,世间的人称之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

观自在和观世音菩萨这两个圣号是同一个菩萨,是根据因中自利和果上利他而分别命名的。大家对此要有个了解。

那么“观自在”,这个“观”,就是能观之智,在因中、果上都是一样的,但所观之境就有所不同了。

在因中自利,“观自在”是“反闻闻自性”;在果上是利他,是“观”那些受苦受难众生发出的痛苦声音。

前面的“观自在”的“观”即是“闻”,“反闻闻自性”,是观照这个“闻性”;后面果上利他的观世音,是观察世间一切痛苦众生发出的痛苦声音,是观照这些痛苦的众生。所以,虽然“观”是一样,但是“所缘的境”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要讲名号的原因,观自在和观世音菩萨所“观”的缘有不同的实际意义,能指导我们的修行。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