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星云大师《日常修行》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01 09:11:20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有殊胜的功德,因为佛号可以驱逐我们虚假分别的安心。尤其当心烦意躁时,一心一意称念佛号,念到心无染着,自然就能放下身心挂碍的世界。念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念到自己佛性出来,那就达到念佛的目的了。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要对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

日常中怎么修行呢?以下提出四点: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念佛有殊胜的功德,因为佛号可以驱逐我们虚假分别的安心。尤其当心烦意躁时,一心一意称念佛号,念到心无染着,自然就能放下身心挂碍的世界。念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念到自己佛性出来,那就达到念佛的目的了。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要对治妄念,可以用念佛

\

法门;对治散乱,

\

则可用数息的方式。 《六妙法门》云:“于数息中,证空静定,以觉身心,寂然无所缘念。”数息就是数自己的息,呼气、吸气,这一呼一吸称做一息。呼吸要长短出入皆分明,缓慢的一进一出。调至呼吸平稳,气息不粗喘,慢慢的,平常生活、诗人处事中,也就能不慌不忙,气定神闲了。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常怀感恩心,是做人处事重要的修行。感恩是美德,感恩是富有。因为感恩,所以能懂得惜福爱物,不致浪费。匮乏的人,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富有的人,却是心存感谢,寸寸想要施与别人。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东西要能与人共有共享,才能共荣共存。能够懂得感恩、惜福爱物,分享布施的人,就是人生最大的富有者。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好比陷入错误的泥潭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或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愈陷愈深,终致灭顶。

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当无明烦恼生起现行时,只要察觉并懂得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个人常常忏悔,言行就会进步;人人都有惭愧忏悔的心,人我之间就没有争执,这个社会就会“共生吉祥”。  

修行是实践的功夫,是从身心行仪里流露出来的道德、涵养。有修行才有福德,人生也才会圆满。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修行?  

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  

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  

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  

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