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智随法师:也说‘易往而无人’_1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02 09:11:07
《大经》言:「易往而无人」,乍闻之下,不免生疑:既易往何以无人?既无人,何谈易往?二者似极矛盾,佛意何在?欲明其义,应先分而观之:何以易往?何以无人?何以易往,因有本愿故,如善导大师云:「以佛愿力,易得往生。」。何以无人,此法难信故,所谓「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本师彻见二义,故合二为一,叹言:「易往而无人!」私案其意,或有三义:    1、赞叹意:  为显本愿不虚,法门殊胜,赞为「易往」。如《大经
《大经》言:「易往而无人」,乍闻之下,不免生疑:既易往何以无人?既无人,何谈易往?二者似极矛盾,佛意何在?欲明其义,应先分而观之:何以易往?何以无人?何以易往,因有本愿故,如善导大师云:「以佛愿力,易得往生。」。何以无人,此法难信故,所谓「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本师彻见二义,故合二为一,叹言:「易往而无人!」私案其意,或有三义:    1、赞叹意:  为显本愿不虚,法门殊胜,赞为「易往」。如《大经》云:「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往生安乐国。」  十方佛土,殊难进入,凡夫绝份。唯弥陀大悲,摄取不舍,乃至十念,皆得往生。有此易往之大道,故佛佛赞叹。  2、悲叹意:  弥陀愿力,最胜无比,随意所愿,皆可得度。但能闻遇此法、信受奉行者少,如《大经》言:「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又言:「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佛见众生不闻此法,不信此法,不行此法,悲从心生,故叹言:「易往而无人」。  所谓「无人」,只是比较而言,意显轮回者多,往生者少,并非绝无一人。《大经》最后言往生者甚多:「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诸小行菩萨,及修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他方佛土,十方世界,当往生者,甚多无数。」能如是前后通观,知「无人」正是佛对不思往生、不信此法者的一种悲愍之流露,犹如父母对不思归家的浪子之叹息。若人人愿往,人人得生,则佛无如是叹矣。  3、归劝意:  弥陀成佛已十劫,悲心招唤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奈何众生,甘处苦海,不思出离。故释迦本师殷切劝言:「汝等众生,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诸佛亦舒舌证诚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如是大悲等同,唯一正意,欲摄众机,归于此法。「易往而无人」,即隐显此劝归之一大悲深心也。以告十方众生:如此易往之净土,何不兹兹以求生。若有众生未得度,

\

我佛终宵有泪痕。佛之大悲,流露

\

无遗。  佛之悲心能触动我们吗?若未能,佛将深深地叹息:「易往而无人!易往而无人!……」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去蛾...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

以火止沸...

1997年4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4月2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4月25日...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