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未来之弥陀见现在之弥陀,岂不理直气壮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04 09:07:14
编辑:小勇

常如: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由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zf:   请问如何灭心?兄所引的颂中有“心灭罪亡”之说,请问,此处“心”为何义?应如何“灭心”??  常如:   敬答如下;此心义甚深妙,非言可解;若强言之,此心含摄万法,本无生灭,似华严一真法界所可比拟。只因众生颠倒,妄见心生心灭,见相而执,故生死流转,罪福相生。罪由相生,相由心起;心生则诸法生,心灭则诸法灭,所以可以说:心本无生灭,罪福亦空亡。  虽然学人从经典的学习上可以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实际心地又能奈生死如何,若拿个“空”字,挡来挡去,恐怕只能挡住自己的眼睛,生死关头,徒唤奈何!  学人若能从这个道理出发,进一步生起佛法真实不虚的信心,老实修行,一句弥陀,亦可受用不尽,时节到时,自然莲开见佛,岂不快哉。  zf:   常如兄;本人提问并无考兄之意,只想给兄提个醒,泼洗澡水莫连孩子一起泼了。其实答案就在兄所引的前一偈中。造诸恶业之心即是贪嗔痴,此三毒若灭则罪亦灭。而欲求无上菩提之心、缘诸法空性之心不但不能灭除,反应使其坚如金刚。  兄于净土一门有大信心,令人敬佩。给兄提个建议供兄参考。  兄以净土为归,执持名号固为正行,但同时若能以弥陀之本愿为自己之金刚誓愿,则更易与弥陀心心相印。试想,弥陀之所以成为今日之弥陀,原因即在于因地发起四十八愿,并依愿修行。兄若以弥陀之愿为己愿,则兄便是未来之弥陀,无量众生将因兄得度。临命终时,不待弥陀接引,此金刚誓愿之力和弥陀名号之功德力将兄引至极乐,易如反掌。试想,未来之弥陀见现在之弥陀,岂不理直气壮!届时兄若想不去恐怕还不容易呢!

\

编辑:小勇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成语名称以瞽引瞽成语拼音yǐ gǔ yǐn gǔ成语...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