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06 09:06:20
他确实是很快乐,但是他受这种快乐没有贪恋、执著、污染之想,他心清净。这个心清净,受乐而没有乐想,也没有苦乐对待的那种念头,如果你说有一个乐,还有一个苦跟他对待,这个乐都不是真乐。超越苦乐对待的那个乐,绝待的乐才叫真乐,或者就叫极乐,这里就有着法性和般若的要素在里面了。漏尽比丘就不再有任何的烦恼了,一切流注、贪爱、五盖、缠缚,都全都断尽了,这叫心得好解脱——断爱染;慧得好解脱

极乐世界的漏尽比丘

\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当然也没有;我所有的观念了。

如果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有一个;我和;我所有的观念,那可了不得了,一看七宝为地,那眼睛都发亮了,发红了,赶紧取回来,最好有保险柜更好,他就想:我要拥有!

但极乐世界没有这个概念,他没有我和我拥有的概念,他有空性的智慧,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所以极乐世界不是说这是我的房子,这是我的宫殿,他门牌号码都没有的,所以他没有私有制,没有货币,没有商业的。但是他很快乐,他快乐在心能转物,什么时候需要,一切资生用具应念现前。

\

他确实是很快乐,但是他受这种快乐没有贪恋、执著、污染之想,他心清净。

这个心清净,受乐而没有乐想,也没有苦乐对待的那种念头,如果你说有一个乐,还有一个苦跟他对待,这个乐都不是真乐。超越苦乐对待的那个乐,绝待的乐才叫真乐,或者就叫极乐,这里就有着法性和般若的要素在里面了。

漏尽比丘就不再有任何的烦恼了,一切流注、贪爱、五盖、缠缚,都全都断尽了,这叫心得好解脱——断爱染;慧得好解脱——断见惑。

所以我们看大乘经典常常会看到一些阿罗汉与会,就会赞叹他们:;心得调柔,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这些赞叹的语言。

这些漏尽的比丘就是阿罗汉,但极乐世界他还不是一般的阿罗汉,他是具有大乘般若空慧的,只是从断烦恼的层次,断见思惑、证人我空这个层次谈他是漏尽比丘,实际上他就是大乘菩萨的根性。如果仅仅是一个声闻类的,他还不一定能够自在解脱。

你看《维摩诘经》里面就有一个场面——天女散华。天女散华就出现一个现象:这个天华散在菩萨身上,就自然地落在地下,但这个华散在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叶这些人身上,就粘在身上,不能掉在地下。

那些菩萨,心无分别,就不著身上。所以当一个阿罗汉很害怕这个华粘在身上的时候,所以华就粘在他身上,就下不来。说明他还没有做到一种平等的、无分别的、清净的状态,还有分别。

所以这里我们讲,极乐世界的往生者受这个快乐,而没有快乐之想,没有染著,没有分别,这就具有着大乘菩萨的法性般若之乐在里面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成语名称以简驭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成语名称以瞽引瞽成语拼音yǐ gǔ yǐn gǔ成语...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