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大悲咒功德网
初识佛法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主页/ 初识佛法须知/ 文章正文

钟茂森博士:落实父母责须顺承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导读:钟茂森博士:落实父母责须顺承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父母责,须顺承。”字面上的解释,就是父母对我责备,我要能够忍受,能够好好的反省自己,承认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用这种态度对待父母的批评、责...
钟茂森博士:落实父母责须顺承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嘉勉 “父母责,须顺承。”字面上的解释,就是父母对我责备,我要能够忍受,能够好好的反省自己,承认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用这种态度对待父母的批评、责备,那就是一种孝心的体现。假如说父母对我们的责备,心里有不服,甚至还要对父母有怀恨之心,这就跟孝完全是背道而驰了。我们要知道,父母对我们的责备假如是对的,当然更应该顺承,应该自己反省改过。因为父母年长我们几十年,人生阅历非常多,他们的责备一定是有道理的,所以一定要虚心的接受。如果说父母的责备有偏差,不正确,我们还是要顺承。因为如果是父母讲得不对,我们知道父母讲错了,我们心里明白就行了,以后要注意防范,不能够犯这种过失。既然我自己没有错误,怎么能够反倒对父母不服,甚至怨恨父母?

我母亲常常跟我讲,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这样真心的来对你批评、指正,真的父母爱儿女之心,才会对你严厉的要求。所以我的母亲非常有智慧,她就知道教导我不可以用溺爱。不仅她对我严格要求,而且大凡有老师,甚至是外人对我有批评,有严格的要求,我母亲不但是心里不会有任何的不服气,反而会随顺,赞成他们的意见。我长大以后我母亲就告诉我说,当我小的时候在幼儿园里,我在幼儿园是全托的,一个礼拜在幼儿园住六天,礼拜天才回家住。每个周末我妈妈去幼儿园接我回家的时候,我的老师往往会跟我母亲抱怨,说你这个小孩很调皮、捣蛋,经常不守纪律。因为我小时候是爱玩、好动,所以老师们都非常伤脑筋。我妈妈就对这位老师说,如果是茂森违反纪律,请您就对他认真、严厉的要求,你甚至骂他、打他都没有关系。你看我妈妈已经授予老师的这分权力,以后老师严格的要求,我也就没有办法了,因为后路已给我妈妈断绝了。

不像现在有些家长,自己的子弟在学校如果不听话,老师稍微严厉批评一下,这个学生回到家里跟他父母一讲,父母甚至会到学校里去跟老师论理,还甚至说要告老师,还听说有威胁老师。这样子老师怎么可能认真教这个学生?所以我母亲对我的这种教导就很有智慧,尽管我是独生子,但是她却从来不会溺爱我。因此我有今天,一般同辈人看来好像还颇有成绩,在大学里面当教授,三十多岁好像看起来是很不错了。之所以有今天,确实离不开父母那种智慧的教育。要知道,人即使是受了冤枉,受了错误的批评,如果能够顺承,能够接受,还能够心平气和,这种人我们说能够消业障,能够增福报。我母亲常常告诉我一句话,“福是逆着加的”,当我们遇到批评、责难,遇到这些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一些人对我们非常严厉,很不客气,我们如果能够逆来顺受,这样子福报就能够增加。

我妈妈经常提醒我,她告诉我,每个人一生中难免会有些磨难,不可能一生都会一帆风顺。她说“你想想你的祖辈”,像我母亲的父母,外公外婆,“他们就经历过土改”,因为他们解放前是资本家,当时因为土改,受了不少苦难。我母亲这一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本来我母亲学习成绩很优秀,但是不能够读书,被逼着上山下乡,这些都是前辈在这一生中经历的坎坷。所以我母亲告诫我说,你这一生到现在,三十年来都是一帆风顺,要常常想到你能不能够经历挫折?假如有困境、坎坷的时候,你还能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还能够充满希望的面对未来?所以,我们常常要反思,我们年轻这一代很大的福报,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一切都好像一帆风顺,而且像我母亲说的,我们的努力都会有结果。像我们读书努力刻苦,你就能够拿到博士学位,你所追求的目标都能够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但是像我们父母那一辈人,我们的前辈,即使是你努力,也未必能够达到你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经常要反思,我们到底享的福多还是修的福多?

怎么样修福?能够有人给我们逆境,给我们责备,给我们苦吃,这是我们修福的时候,因为福是逆着来的,顺着来的那不是福。正如了凡先生,这是明朝的一位进士袁了凡,他对他的儿子写了一篇训子文,《了凡四训》。他教导孩子说,“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实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常常有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即使你现在很荣显、很富贵,要想想万一我贫困的时候怎么办?即使今天做事事事顺心如意,也要想想万一我事事不如意的时候,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不如意面前,我会不会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会不会自暴自弃?即使现在吃得饱穿得暖,也要想想我如果遇到了贫穷,甚至吃不上饭的时候,还能够挨下去吗?即使是人家对我们尊敬、很爱护,别人恭敬,要想到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德行,能不能值得人家恭敬?应该谦卑、卑下。

常常这么样想就是生福,这种思惟往往是在“父母责,须顺承”当中养成的心态。所以不要怕吃亏,不要怕被人家责备,甚至打骂,要知道吃亏是福,要学会恒顺。在一切的境缘当中都懂得顺承,这种人就有福了,因为他有德,有德者就有福。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