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中国佛教戒律考:戒律的初衷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7-29 09:15:44
佛教戒律是佛教道德规范,是调控佛教信众之间、信众与社会大众、统治阶层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要旨是“诸恶中逐渐形成的。佛陀涅架时,教诲僧众以戒为师,众僧尊其生前所说戒律,总结出了《十诵律》、《四分律》、《五分律》等,亦称小乘戒。后来,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大乘菩萨戒。  大小乘戒律是有区别的,但都遵守“诸戒之本”的“五戒”:&ldq
佛教戒律是佛教道德规范,是调控佛教信众之间、信众与社会大众、统治阶层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要旨是“诸恶

\

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佛教戒律基于反对破坏社会正常生活的杀、盗、欺、淫的行为,进而根治恶的心念和培养善的意识,既认同世俗的道德规范,又特别强调对自己思想的净化,以道德自觉性为持戒之本,以期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架,亦即伦理意义上的终极善。  中国佛教戒律上承印度佛教戒律,又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的内涵。“有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大乘义章一云:言毗尼者,名别有四:一曰毗尼,二曰木叉,三曰尸罗,四曰律。……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所言律者,是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为律”。  佛教将众生的思想行为分为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意识)三业,“业”是“造作”之意。不善的“业”如火焚身。“戒”用以防非止恶,故其性为“清凉”。“律”是佛教为维持僧团秩序而规定的种种规律条项,犯禁的行为以“律”判断其性质的轻重和进行处罚,故“律”能调伏诸恶。佛教之初,“戒”指以自律之心遵守规则,“律”指以他律的形式规范行为。后来,戒律泛指佛教为所有信众制定的行为规范。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传道之初,信奉者道德自觉性较高,佛陀教示僧众的只是如何从正面修养身心。后来因信众增加,良莠混杂,行为失范。佛陀就开始制定一些禁条,以确保僧团的秩序,使修行者有正确的行为规范,即“如来制戒,本在摄僧”,所有戒律是佛陀在“随犯而制”的过程

\

中逐渐形成的。佛陀涅架时,教诲僧众以戒为师,众僧尊其生前所说戒律,总结出了《十诵律》、《四分律》、《五分律》等,亦称小乘戒。后来,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大乘菩萨戒。  大小乘戒律是有区别的,但都遵守“诸戒之本”的“五戒”:“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四戒是所有信众都必须遵守的,是佛教中最重的戒条,破之本身即罪,称“性戒”。第五戒不饮酒则为“遮戒”,本身非罪,是佛教为防止因酒乱性而定其为戒。这五戒是佛教其它各种戒律的基础:“五戒法是三世诸佛之父。”  五戒是佛教徒恒常所持的戒条,之上还有“八关斋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著香华鬟、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妓、不故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此外,在五戒和八戒的基础上,戒律又细化为远离十种恶行的“十善业”,是佛教在家信众所应遵守的规范。  出家修行者所持的戒律称具足戒,通常比丘戒有250戒,比丘尼戒有348戒。这是把“五戒”、“十善”具体落实到细微的行为中,贯彻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层次的戒条十分完备,具足了全面的佛教道德规范,对受持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是佛教独具的行为规范。以上诸戒一般称为小乘的“声闻戒”。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