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中国佛教史话 首译《华严》的佛驮跋陀罗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7-30 09:10:08
中国佛教史话 首译《华严》的佛驮跋陀罗

  中国佛教史话 首译《华严》的佛驮跋陀罗

\


  首译《华严》的佛驮跋陀罗——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九
  
  方之
  《华严经》,全称应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此经在中国先后有三个译本,即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其中六十《华严》是东晋时代佛驮跋陀罗首先翻译的。
  佛驮跋陀罗,华言觉贤或佛贤,公元四至五世纪之间的人。他俗姓释迦,原籍毗罗卫,与佛陀同姓同国籍,是佛陀之父净饭王的兄弟甘露饭王的后裔。他三岁丧父,五岁丧母,成为孤儿,由舅氏家族收养。有从祖怜其孤苦,听说他聪慧过人,就将他接回度为沙弥。十七岁时,他上学读书,同学们的一月课程,他一天就可学完。因此他的聪明才智,受到了老师的称赞。年二十受戒之后,他勤奋修业,博览群籍,青年时代,他即以修禅持律著称。后到罽宾游化,其时有中国僧人释智严亦到罽宾,目睹法众清胜,乃慨叹说:“我诸同辈,斯有道志,而不遇真匠,发悟莫由”①。于是他就向罽宾人打听有谁适合去中国弘化。人们都说“有佛驮跋陀罗者,出生天竺那呵利城,族姓相承,世遵道学。其童龀②出家,已解经论,受业于大禅师佛大先”③。其时佛大先也在罽宾,他对智严说:“可以振维僧徒、宣受(授)禅法者,佛驮跋陀罗其人也”④。
  智严在罽宾人和佛大先的提示下,就苦求佛驮跋陀罗来中国弘化。佛驮跋陀罗见他言辞恳切,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如是他就舍众辞师,整理行装,准备东行。他与智严原拟东度葱岭,从陆路来中国,后改从海路来。经过三年的艰苦行程,终于到达青州的东莱郡(今山东掖县)。
  佛驮跋陀罗来到中国之后,听说鸠摩罗什在长安,他亦前往长安追随。罗什对他的到来,亦很欢喜,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经教的奥义。但是罗什门下,由于秦主姚兴的支持,他们出人宫廷,极盛一时。而佛驮跋陀罗则安贫乐道,领众数百,修习禅观。两家的道风不同,不免产生矛盾,以致于佛驮跋陀罗最后被驱拼出长安。他离开长安后,到了江南的庐山,受到慧远的热情接待。并应慧远之请,曾翻译经典。住了一年多,他又转到江陵(今属湖北)。不久又与太尉刘裕回杨都(今江苏南京),住道场寺。晋义熙十四年(418),开始译经多部。宋永嘉六年(429)卒,终年七十一岁。
  关于佛驮跋陀罗被驱拼的事,其起因有二:一是说他曾预言天竺将有五船来中国,二是说他的弟子中有人自称得阿那含果,他未及时制止。关中旧僧认为他的预言是“显异惑众”;不制止弟子的诳言是默认。所以罗什门下的道恒、僧 对佛驮跋陀罗下逐客令时说:“佛尚不听说己所得法。先言五舶将至,虚而无实;又门徒诳惑,互起同异,既于律有违,理不同止,宜可时去,勿得停留”⑤。佛驮跋陀罗答复说:“我身若流萍,去留甚易,但恨怀抱未申,以为慨然耳”⑥。此事发生后,佛驮跋陀罗门下数百弟子在半日内,即星散殆尽,而他自己也与慧观等四十余人离开长安。粱《高僧传》卷二说他离开时,“神志从容,初无异色”。为他送行的缁素有一千多人。秦主姚兴知道之后,感到怅恨。他对道恒说:“佛贤沙门协道来游,欲宣遗教,缄言未吐,良用深慨,岂可以一言之咎,令万夫无导?”⑦于是他就派人追赶挽留。佛驮跋陀罗对来人说:“诚知恩旨,无预闻命”⑧。说罢,他就与弟子们直奔庐山去了。这件事的真正原因是两家道风不同,罗什门下某些人仗势欺人,排除异己。
  关于佛驮跋陀罗的译经,各说不一。他住道场寺时,曾与法显共同译经六部,各《经录》都有记载。此外,《出三藏记集》卷二说佛驮跋陀罗自己还译经十一部六十七卷。其中最重要的是六十卷《华严经》。这部经的梵本,原是西晋沙门支法领从于阗取回的,共三万六千偈。粱《高僧传》卷二说:“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吴郡内史孟 、右卫将军诸叔度,即请贤为译匠。乃手执梵文,共沙门法业、慧严等百有余人于道场(寺)译出”。这是大乘佛教中一部重要的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此经的译出,“在中国佛教史上来说,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⑨。到了唐代的武周时期,实叉难陀的八十《华严》和般若的四十《华严》相继译出后,法藏集华严之大成,建立起汉传佛教的“华严宗”。他立宗之前,首先研究的是六十《华严》,这是不言而喻的。
  佛驮跋陀罗除了译经之外,还十分重视禅观。近代学者吕澂说他在杨都道场寺住时,使该寺一时成了“禅窟”。这说明跟他学禅的人也很多。不过他的禅法,仍是继承其师佛大先的渐修法门,亦即汉代安世高所传译的“安般守意”等禅观之学。他既译经,又习禅,这就充分证明他是一位禅教并重的学者。
  注释:
  ①③④⑤⑥⑦⑧梁《高僧传》卷二。
  ②幼儿换牙齿臼龀。童龀,意为幼儿。
  ⑨郭明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页二六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