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为什么要日行一善?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01 09:11:22
日行一善佛教导我们要行十种善业,其中属于身体的行为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上的行为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思想上的行为有三种: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一切诸佛说法终极的目标,十善业道是一切诸佛说法,帮助众生在一生成就最重要的手段。善恶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利益众生的事是善,利益自己的事是恶。所以佛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你的心就善;“思惟善法”,你

日行一善

佛教导我们要行十种善业,其中属于身体的行为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上的行为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思想上的行为有三种: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一切诸佛说法终极的目标,十善业道是一切诸佛说法,帮助众生在一生成就最重要的手段。善恶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利益众生的事是善,利益自己的事是恶。所以佛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你的心就善;“思惟善法”,你的思想就善;“观察善法”,你的行为就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恶去得干净,善才修得圆满。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切活动正在进行时是事,事后的结果是业。所以,做好事叫善业,不好的事叫恶业。十种善法的业道,每一条理事深广无际,从初发心至如来地都学不完,千万不可把它看轻了,以为这是老生常谈,而对自己修行造成重大的障碍;要知道十善业道修圆满,就是无上菩提,就是圆满的佛果。在这个基础上用功,决定成就。

现代社会的学佛人好高骛远,忽视基础。有些人懂得了一点佛法,认识了几个法师就骄傲起来,目中无人;有些人修学了一些佛法,念了几个咒,诵了几本经就自我膨胀起来,贡高我慢,觉得除了佛祖菩萨,谁都不如他;还有一些人一边修学佛法,一边干着恶业,自以为是方便法,不会受到果报,自欺欺人;还有一些人修学佛法,请法师加持,目的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为了升官发财;还有一些人修学佛法很精进,但是不能发起善念,对于身边的不幸,非常冷漠,没有同情;等等等等。

佛教导我们要行十善业,不行十恶业,善是做人的基础,更是学佛的基础,没有善作基础,我们修学的一切佛法都是空中楼阁,不能落到实地上。《佛说阿弥陀经》讲的很清楚: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现代社会有很多念佛人,有口无心,一边念佛求生净土,一边与常人一样,不知选择,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毫无善恶观念,善根福德几乎无有,从佛法中不能受到实益,身体有病,事业不顺利,家庭不安定,到临命终时,业障现前,平时多好的功夫,一时打散,正念无法提起,根本无法往生,随业流转,岂不可惜。

因此,我们现在修学佛法,一定要从基础学起,从行善做起,为他人着想,行菩萨道。所谓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关键在于我们要日行一善,从身口意中发起,从身边点点滴滴做起,积小善为大善,立小功为大功,天长日久,我们善功纯熟,恶业消减,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的善根福德因缘自然具足,往生必矣!

请大家珍惜机缘,重视这张日行一善表格,坚持行善,坚持填画表格,改变我们过去好高骛远,忽视基础的毛病,真正脚踏实地,认真行善学佛,我们必定在平时就会受益,如此则心行一致,善行善念与往生西方净土的切愿合一,屈升臂顷,念佛往生,这是必定可以实现的。

三时行善

三时行善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开示的行善方法。很多同修学佛之后都想行善、修行。但是一旦作起来却十分吃力。总是时有时无,一时想起,一时忘记。对于这个问题,世尊在《未曾有因缘经》中是这么开示的:王曰如世尊说。十善行法。心道三法。难得护持。当云何受。令不漏失。波斯匿王问佛说:十善业道的修行里面的心道三法很难护持,怎样才能受持不让其遗漏呢?在《未曾有因缘经》中,心道三法是指:嫉妒、嗔恚、骄慢、邪见。比平素说的贪嗔痴更详细一些。佛告王曰。世人心粗。譬如猿猴。为诸烦恼风所动转。是故欲行十善道者,不得迟久。世尊告诉波斯匿王,世人的心粗暴,如同猿猴一样难以控制,容易被种种烦恼牵缠转动,所以行善的时候不能持久。容易退失。

欲修十善。当限三时。何谓三时。从晨至食。名为上时。经一食顷。名为中时。行百步时。名为下时。所以想要修行善业,应当订立三时。什么是三时呢?从早晨到中午,名为上时。当时的人是日中一时,所以从晨到食就是我们说的上午。

一顿饭的功夫名为中时,大约可以算一个小时行走百步的时间名为下时,大约可以算五分钟。受十善法。随其所堪。于一时中。将护其心。坚持三戒。无令漏失。是则名为修行十善。

要修行善业,随其所能承受的,在上时、中时、下时中挑选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中,护持其心,坚守三戒。不要漏失,则是名为修行十善。

释迦牟尼佛在这里为我们开示了修行善业的方法。从这里知道,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培养行善的习气。在选定的时间中,五分钟也好,一小时也好,一个上午也好,守护自己的心念,不犯贪嗔痴,不犯嫉妒骄慢邪见,更不用说有这样的行为和言语了。每天我们都要这样作,而且要达到这个固定长的时间。这样才能逐渐养成行善的习惯。

还要注意的是,这个期间只能专心于十善,专心于护持自己的心念。不能用其他的方法来代替。不能持咒,不能念佛。有人会很不理解,会问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学佛的次序搞倒了。方法没有弄明白。要知道经典中什么样的人念佛?善男子,善女人念佛。如果还没有养成善的习惯,念佛的效用是不会很大的,不会立即得到经典中所述的种种利益。只能算种下了殊胜的种子,什么时间能够开花结果就不一定了。但是如果您已经有了十善的习惯,即使仅仅念一声佛,也会如同在肥沃的良田中种下种子一样,种子会马上开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所以,学佛之后首先要作的就是用忏悔改变自己的习气,然后培养行善的习惯。之后才谈得到用什么方法修行。如果我们每一天都念佛持咒,但是佛号一停,十恶依旧的话,是不可能得到佛法的殊胜利益的。所以练习十善是学佛的开始,学佛的入门,如果这个没有做好,那么就算是天天念佛持咒,天天烧香供养也不能算是佛的弟子。同样的道理,十恶的习气还没有改变,我们念佛持咒,每一句都会掺入贪嗔痴的杂质。所得到的也不会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所以在这里要专心于善,专习护持心念。养成十善的习惯。这里唯一可以作的是忏悔,哪一点没有做好,分析出来加以改进。

\

那么,如果五分钟的时间,我们比较纯熟了,可以延长时间,或者增加次数,比如我增加早中晚各五分钟。这个看自己的具体情况。时间要逐渐延长,延长到一个小时,比较纯熟,我们就会喜欢上行善,因为为善最乐。等到时间延长到半天的时候,它已经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了。另外的半天会不自觉的也护持十善,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

万事开头难,因为我们没有认真护持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已经很长时间了,所以不知道善行的快乐,不知道善行的幸福。但是只要开始,不用多长时间,我们就能体会到为善最乐的感觉。修行就是快乐的事情。因为释迦 牟尼佛讲,因果的道理是:行苦苦报。行乐乐报。故此修行不是找苦吃,是寻觅幸福。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行善,功德福德可能会很少吧?波斯匿王也有这样的担心,所以为我们向佛问了这个问题。

王曰如世尊说。限三时持十善行者。其功盖微。云何生福。佛告王曰。人修十善。时节虽促。功报弥广。何以故。心道三戒。难守护故。虽少时持。果报无量。譬如有人于百年中积聚薪草。以火焚之。须臾灭尽。是故当知。少时修善。能灭无量恶业重罪。又如攒火。加勤用力。须臾得火。火之功力。能烧天下草木丛林。须尽乃息。大王当知。人修十善。亦复如是。须臾之功。能灭无量恶业重罪。能令行者。起菩提芽。萌芽成故。渐渐增长。至成佛果。

释迦牟尼说,因为心道三戒难于持久,所以虽然行持的时间短,但是所得的果报无量无边,如同有人用百年时间积存的柴木,一把火可以烧尽。行善少时能够灭除无量的恶业。无上菩提的萌芽才能发出,逐渐生长。最后得至佛果。

世尊为我们讲的很清楚,十善是无上菩提的起始,是成佛之基础。所谓一灯能灭千年暗。想学佛,真学佛,先从十善学起。而且方法简单可行,能够立即行动。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