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五戒的持守与违犯 五戒的持守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05 09:12:23
五戒的持守许多的在家人,因为害怕犯戒,不敢皈依持戒。若是不小心犯到,比如误杀了蚂蚁,若没动念杀它,恶业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我们须对戒有了解。明白造恶业的情况或条件,我们才知犯戒或不犯戒。若你不能明暸杀生是坏事,是造恶业,那你只要想一想,若是你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你会恐惧而想要逃命,既然你本身这样爱惜自身,那又怎么能够去伤害他人或別的众生呢?对於正念不强,常常犯戒者,应下定决心,从今以后不
五戒的持守许多的在家人,因为害怕犯戒,不敢皈依持戒。若是不小心犯到,比如误杀了蚂蚁,若没动念杀它,恶业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我们须对戒有了解。明白造恶业的情况或条件,我们才知犯戒或不犯戒。若你不能明暸杀生是坏事,是造恶业,那你只要想一想,若是你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你会恐惧而想要逃命,既然你本身这样爱惜自身,那又怎么能够去伤害他人或別的众生呢?对於正念不强,常常犯戒者,应下定决心,从今以后不再犯它。应思惟犯戒造恶的苦果。佛说:「若人已作恶,不应数重犯,莫喜于作恶,积恶乃痛苦。若人已行善,应当数重作,欢喜于行善,积善乃安乐。」(《南传法句经》117, 118偈) 善恶的果报是肯定的,行善种福者来生人中或

\

生於天上,而造恶者最终自作自受,遭受畜生,饿鬼,或地狱之苦报。佛对罗睺罗说:「罗睺罗!观照自己的身,语,意业,应如何做?」「任何未做的身业(语业,意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语业,意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语业,意业)。罗睺罗!观照一下,任何未做的身业(语业,意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语业,意业),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不善巧,未调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语业,意业),就不应做。反过来,任何未做的身业(语业,意业),欲做时,若做这身业(语业,意业),不会给自己带来苦果,不会给他人带来苦果,不会给自他皆带来苦果,善巧,调服,不会带来苦果的身业(语业,意业),就应做。」(《芒果园罗睺罗经》MN61)所以做任何事,慢一点,想一下,然后才做,以免做错。在《南传法句经》刀杖品里佛言:「众生畏刑罚,众生皆畏死,以已推及人,不杀不教杀。众生畏刑罚,众生皆爱命,以已推及人,不杀不教杀。」其它如偷盗、邪淫、妄语、恶口、绮语、两舌、喝酒、贪、瞋、痴等亦以同理来了解。若我们从佛所制的戒来看,在家五戒中,杀、盗、邪淫、妄语、饮酒几乎全是因为欲望而产生。我们若对欲望时时观察思惟,必对佛为何制戒有所省思。佛若不制戒,但说出离欲界,我们若决心要脱离轮回,也会自然而然的,为了出离欲界,为了行为与思想的清净而自己订立戒条来遵守。平常的欲念是不善的,而邪恶的欲念更是不善的。我们要断除平常的欲念,也要断除邪恶的欲念。因此对瞋恚、怨恨、怨结、悭贪、愚痴、欺诳、谀谄、无惭、无愧、我慢、最上慢、贡高、放逸、豪贵、憎诤等都要断。贪欲是不善的,执著更是不善的。我们要断贪欲,也要断执著。这才是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乐。顺着法,次第学法,得通达,得觉悟,亦得涅槃。(见《中阿含》88经,《求法经》)持戒波罗蜜是以思为主要因素,它还包括三离(离身恶行,离语恶行,离邪见),无贪,无瞋,无痴,念,慧,精进,诸心与心所。戒的相是防护人的身语业,使导向善处;它的作用是防范;它的现起是身语意之清净,当智者省察戒时,会知觉它是清净三业;它的因是惭(羞于作恶)与愧(惧怕作恶),听法是戒的远因。不杀害生命,不擅自拿走他人未经许可的东西,不邪淫(除夫妇的正淫外),这三戒是世间正业。出世间正业,是一个行者证悟涅槃时所做的身三妙行(不杀,不盗,不淫),其余身恶行也远离并加以断除,不行,不作,不去与境合,不去理会境所带来的诱惑。当一个人远离和断除妄语,恶口,两舌和绮语时,这是世间正语。当证悟涅槃时,其道智使其只说正语而不说邪语,拒绝所有不正当无义利而有害的言语。而行口妙行,说法语,发言真实,用词友善,充满意义与利益,说话照顾人、时、与地,无言时保持神圣的沉默。这是出世间正语。一位行者念苦、集、灭、道谛后,观自己所念,观察诸行及其过患,欲求涅槃,以求心能速得解脱,会依正见正思惟而舍离邪命以求正命,这是世间的正命。出世间的正命是当一个行者证悟涅槃后,

\

以其道智灭除邪命的恶不善法,而有出世间正命。以上的三种正语,正业和正命是属于戒学的范围。我们应注意不杀生的戒条,不要为了口腹之欲而去杀生,但佛方便允许持戒比丘吃三净肉;即可吃不眼见被杀的动物的肉、不耳听被杀的动物的肉、及不疑为我而被杀的动物的肉,在家人若欲吃肉可以用这个準则。在《经集》小品第二经《荤腥经》里佛说道:「世人不克制欲望,贪求美食,过混杂不凈的生活,信奉虚无,行为不正,思想顽迷;这才是荤腥而非肉食。」其他的四戒也一样。当我们依持戒来清净自己的身语业之后,自能离于贪和瞋,生起不颠倒的正见。是故佛说:「离于贪欲,不于他财他众具(物品),作己有想,而生贪着。离于瞋恚,不作是念,挝打缚杀,为作众难。正见成就,不颠倒见,有施,有说报,有福。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世阿罗汉于此世他世,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杂阿含1039经》。)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里记载﹕「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在《涅槃经》中佛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无追悔。」「有福为天人,非法受恶形(畜生,饿鬼,地狱众生),圣人明独见,常善承佛令。」(《北传法句经》737偈)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