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人生佛教真义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07 09:14:38
编辑:明蓝

\

(甲)

人生佛举中心在槟城成立于一九七五年三月十六日,宗旨明载在章程第三条:“远承释迦牟尼佛无上正觉之教法,近师太虚大师之人生佛教原理,以研究,实践及发扬现代人类生活之进化,群众化及科学化,并由菩萨道直趋佛道为宗旨。”此中重点分说如次:

(一)我们坚决信奉二千六百年前出生在人间,亦成得在人间,说法在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我们信仰的教主即是它。太虚大师在全书中已明言之。此点无须详谈,但有声明必要,故宗旨条文首言“远承释迦牟尼无上正觉之教法。”

(二)为要适应世界现代文化,重人生、重组织、重科学之新潮流,以便善运用之以宣扬大慈悲大智慧的佛教教义,故乃着重人生之进化,组织化奥科学化。对个人如此,对社会国家亦如此。否则二千多年来尽管留下宝贵经典,也只留在文字上,广大人群将不能获得实惠。以下郎分别从人类生活之进化,组织化及科学化各点分别说明之。

(三)从人类生活进化需要说起——人生就是人的生命,生存与生活,但既已有生命而生存,则问题重点即在如何生活得好得乐。而个人的“得好”和“得乐”不可能不作生活。也不能离开人群的共活,人类生活有物质舆精神两方面,所以物质方面衣食住行之需要是应有的,也应采取积极看法,只是精神方面能加以控制,知足便好。因此必须改正旧习误以为佛教只是为自己死时打算或死后打算的看法和作法。不管是想逃避现实也好,或真的想个人“了生脱死”也好,都有违反种好因才得好果,能好生才有好死的道理。佛教对此,例如五戒之主张“不残杀而仁爱,不俭盗而义利,不邪淫而礼节,不欺诳而诚信,不服乱性情物品而谓善身心。这就是太虚大师依据佛教五戒教义而提出的,每一句上半是止恶,下半即行善。假如人人都能如此,则人间怎会还有今日世界那样邪恶变乱?又“因缘果报”,“自作自受”的道理,是佛教最基本亦包活一切的真理,如能使到人人了解,依理实行,试问世界人心如何不能改善?

(四)人类社会在现代之组织化的需要-由于交通工具,及传达方法之发达,空间无形缩小,时间无形缩短,人与人间,国与国间,关系已铰前日益密切。以致各种团体亦日增多。佛教已能救人济世,自不应散沙一盘,而应密切团结,亦应透过其他各种合法团体发挥佛教的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应采用佛示的六和敬的僧团规范。六和敬是:大家礼敬相处而“身和”,大家真心实语而“语和”,志同情悦而“意和”,同守规律而“戒和”,思想正直同解而“见和”,财物分配均衡而“利和”。 (五)推广佛教之运用科学化的需要- -普通人,特别是现代具有科学智识者,极易示责宗教为迷信。但佛教是理信的,例如佛说一杯水中有无数微虫,科举固已证实;宇宙有无穷星球,其他星球还有“众生”,太空科学亦已快要完成证明。但科学发达结果引导人类趋向物质享受,权力斗争而不知所止,使到人类越自私,越贪多,越要邪欺正,

强凌弱,如非佛法之智慧超凡外的大慈大悲,人人平等的精神教义以救之,则人类世界前途之危险,实属堪受。而此大慈大悲精神可从人们实行教义而证明其有效,最低限度由人生止恶行善之道德开始陆续进化,又可一如科学成就之二表现出实际的证明。

(乙)

(一)以上几点假如我们切实进行,则个人的德行无亏,再能处处顾及社会国家以自利利人自度度人,则佛放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实已尽在其中,虽然上达佛道尚远,但初基实已建立。继续进修,何愁佛道不成,惟上说的宗旨之达成须赖几大力量。

(二)人生佛学中心宗旨,大意如此,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并望这样推行。我们知道兹凡事体大,非短期可成,但宗教事业是百年千年万年的。我们也知道须靠集体力量才能有成。人生佛学中心即由此动机组织。“人生佛教真义”一书是大师此一思想系统之结晶,我们现先翻印出版,就是要使“中心”学友都能彻底了解,然后超行不致错路,同时亦便利广大有心世道人士阅读起行。

(三)但是事情是人做的,为要此事成功,须有“智力”、“毅力”、“活力”与“和力”。佛教是理智的宗教,佛陀所以被称“觉者”便是他有最高最大的智慧。“毅力”是恒常永不动摇的意志力,菩萨这中的不退转力,无此则事将半途而废。“活力”就是活动的力量。学佛者如只会空谈而无活动,则只是“纸上谈兵”。但各个人或强于此而弱于彼,或强于彼而弱于此。就一股言,青年人较多活力,中年人铰多毅力,老年人较多智力,但也不是人人如此。又正如佛说末法时期之“斗争坚固”,很可能发生许多困难。因此上所说的六和之力就非常需要了。相信各位对此已很明白,如果各位同意本人以上所说明的各点,我相信人生佛教真义会很快的宣扬起来。

直至现在,我还不曾将人生佛教倡导者太虚大师的佛教地位与影响说出,很对不起,大师出生于八十八年前的中国浙江省,少孤贫,十六岁出家,五十九岁圆寂,遗下全书七百五十万字,生身舍利三百余粒。东初法师近著「中国佛教近代史”两厚本,总评这世纪佛教杰出人才的几句话,现在介绍出来,作为此次讲话的结束。 “以学术渊博而言,以佛学折中世学,以佛学弹斥科学,以佛学接引时贤,启发之大,收效之矩,则惟太虚大师一人而已。若以影响而言,诸多太德其影响于佛教者,仅属一宗一派或一地一域,远不及太虚大师悠久。只有太虚大师仍然在每个学佛青年心坎里活跃着,鼓励着青年向前奋发前进。”

各位!我也是受到太虚大师启发着,鼓励着向前奋发前进中的一人。但我既非中年,更非青年,而是七十八岁的老年人。因此,我敢于期望所有向佛信佛的青年、中年、老年人,都一致起来协和心力、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发扬人生佛教,建立和乐的人间净土而努力!敬祝各位身心康乐,福慧无量!(信息来源:《无尽灯》)

\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成语名称以瞽引瞽成语拼音yǐ gǔ yǐn gǔ成语...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