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人生无常,当知惜福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09 09:13:09
人生无常,此话不虚。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从他降生到这个世界起,生命就进入倒计时,就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只是每个人所经历的生命周期长短不一罢了。记得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有同学因故早早离开了人世。这是我记忆中最早的对一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的印记。之后几十年来,类似的各个学龄段同学中夭亡的消息时有耳闻。工作之后,发现亲戚、朋友、同事中,年纪不大就撒手人寰的也不少。我开始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生命周期的短
人生无常,此话不虚。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从他降生到这个世界起,生命就进入倒计时,就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只是每个人所经历的生命周期长短不一罢了。

记得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有同学因故早早离开了人世。这是我记忆中最早的对一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的印记。之后几十年来,类似的各个学龄段同学中夭亡的消息时有耳闻。工作之后,发现亲戚、朋友、同事中,年纪不大就撒手人寰的也不少。我开始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生命周期的短促。

就在最近,同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小学同学,虽然当年没有考上大学,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在官场上的春风得意。中年时终于干到了某市财政局领导的位置。曾经告诉他,他每天都有酒席吃,人老几辈没吃过的东西他都吃遍了,家里常年别人送的东西吃不完。世间的福他都享受到了。有次我的同事去他家,他打开冰箱,让老同学看,里面光存放的熟牛肉就有几十斤。后跟结发妻子还离了婚,又找了一个30多岁的媳妇。正当他人生得意的时候,突然被查出患上了肝癌,很快就一命呜呼了。我的同事感慨地说,人一生的福禄都有定数,提前享完,死期也就到了。

\

我也注意到,在有的家庭,男人特别能干,家里什么活全包,什么事几乎都不要女人操心。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大都以男人的早逝而悲惨结局。也有一些妻子陪丈夫苦熬了几十年,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该享福了,却又突然离世。这样的结果常常使人闻之而倍感凄凉。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的遭际都有定数,包括吃多少饭,说多少话,走多少路,干多少事,挣多少钱等等。前半生受苦,后半生享福,前半生享福,后半生就要受罪。只是个时间先后次序不同而已。因为享福和受罪的总数不变。如果某个人提前把一辈子的事都做完了,或享福或受罪,那他来到人世间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已经没有理由继续留在人世了,他也就该走了。可有的人还没有来得及享福就走了,这又如何解释呢?

\

民间也有“禄尽人亡”之说。该得的钱财都得了,该享的福都差不多享尽了,人的性命也就快到头了。即便是寿命不到,尚有余福没有消耗干净,勉强留在人世,也可能会患上老年痴呆症,以此来了却残生。

这几年,我有幸闻到佛法,对这一切才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几十年来的疑团终于解开了。佛家有“人生酬业”之说。就这句话就已经将人生的真相说的明明白白。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所为何因?就是来酬偿前世所造之善恶业报的,欠人钱财的,来还人钱财,欠人性命的,来还人性命。前世没有修福的人,这一世就只有受罪而与享福无缘了。(编者:多行功德善事,没福也会有福。)

如果是前世造福于人,那他这一生就是来接受别人报恩的,表现为钱财来的很容易,遇到的好事远远超过一般人。直到福报享尽了,前世的业就算酬偿完毕。那么来世又会依据此世的因去受报。造什么因,受什么报。一切又都从头开始,周而复始,在六道里轮回。除非当世在享福的时候,没有忘乎所以,知道惜福,又修了新的福报,那后世又有福可享。如果自以为自己得到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全是自己有本事,从而大肆挥霍,毫不珍惜,那么势必在当世造作了许多恶因,那来世连得人身的因都没有了,所能做的就只有到三恶道去受报了。

此生福禄多寡标准依何而定呢?全由前生的造作而来。前世修福大的,今世拥有的福报也大,前世修福小的,今世所得就甚少,表现为生活中的所遇所求,常常是苦多而乐少。而来世的生老病死,福禄祸福又由此生的造作为因。如此循环往复。所谓是“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佛法的智慧之处就在于承认命运的存在,但指出一个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命运的改变全在自己,也就是命运永远都操纵在自己手里。跟别人不相干。什么时候你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从因上去改,才能改变最终的结果。悲观被动地相信和接受算命先生的话,于事无补。即便是通过所谓的法术,强取豪夺,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命运。只有主动去修善因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明白早的。动手快的,当世就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明白晚的,动手迟缓的,也可以在来世享受到善的果报。

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只知道享受却不知道自己福从何来,福享尽之后会堕向何处的人,不以为然地笑话出家人,称他们为苦行僧。他们那里知道这其中蕴涵的道理和智慧啊。现代社会的人,学习圣贤学问的人已经不多了。很多人自以为是,惟我独尊,只相信金钱、权力、地位,为了获得自我的满足,不惜造作无量的罪业,不知道惜福,更不知道修福,灾祸的因已经筑成,却不知道末日就在眼前。这才真正叫可怜悯者啊。

如果只修福,不修慧,哪怕是修了很大的福报,也不究竟,也只能在六道中轮回。要想超越六道,彻底脱离苦海,那就只有修行,福慧双修才行。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成语名称以眦睚杀人成语拼音yǐ zì yá sh...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