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佛为什么让弟子以戒为师?戒律到底殊胜在哪里?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16 09:13:48
佛为什么让弟子以戒为师?戒律到底殊胜在哪里?大家都知道,戒律是五乘之共法,人、天、声闻、缘觉、菩萨都要通过受持戒律而到达究竟彼岸。我们常常把戒律比喻为“舟航”,就是因为戒律如同舟船,能够有运载的能力,运载三宝,使佛法得以长久住世。《善见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于个人而言,持戒是修行之轨导;于佛教而言,持戒是教法的命脉。

佛为什么让弟子以戒为师?戒律到底殊胜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戒律是五乘之共法,人、天、声闻、缘觉、菩萨都要通过受持戒律而到达究竟彼岸。我们常常把戒律比喻为“舟航”,就是因为戒律如同舟船,能够有运载的能力,运载三宝,使佛法得以长久住世。《善见律》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藏住,佛法方住。”于个人而言,持戒是修行之轨导;于佛教而言,持戒是教法的命脉。

戒律是佛陀所制定,虽然位于整体佛法之中,但其本身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

第一,戒律只能由佛来制定。而经、论二藏,凡是有所证量的圣者,皆可宣说。以经典为例,不论是天人、诸仙,乃至于声闻、菩萨,都可以宣说,只要是佛陀印许的,都可以称之为“经”。只有戒律,唯佛能制,不为一切凡圣所遥夺。

第二,戒律有内外两众之别。而其余经、论二藏,则是在家出家通阅。以出家人所受持的比丘戒、比丘尼戒等戒律来说,在家人不可翻阅学习,更无法受持。佛陀在这些戒律之中,无所避讳地直接宣说种种奥旨,对于出家众来说,是至真之宝。与此同时,佛陀也制定了许多在家居士受持的戒律,诸如:五戒、八戒、六重二十八轻戒等戒律。佛陀一代时教,契理契机地确立了内外两众所分别受持的戒律种类,从而圆满众生菩提之路。

第三,戒律有顿渐受持之别。以“八戒”为例,哪怕是没有受持过五戒的人,同样可以直接求受八戒。《梵网经》菩萨戒同样如此,只要是能听懂菩萨戒法师言语的,都可以得戒,这些属于顿立戒。其余七众戒律,如比丘戒之前,务必受沙弥戒;六重二十八轻戒之前,应当受五戒。这些属于渐次戒。佛陀以各种戒律之功用利益而制定,分顿渐两类如法授受,这是有别于其他言教的独特体系。

第四,唯有戒律反复宣说。佛陀宣说经教,一般只宣说一次,不重复(当年,佛陀为度化阿难尊者出家而满足其祈愿,单独为其宣说第二次,此为极特殊之例)。而戒律则不然,佛陀制戒以后,半月半月宣说,乃至有些戒律由于诸因缘条件而不圆满者,佛陀曾多次反复修订,开遮持犯逐一说明。即便是到了临涅槃之时,佛陀依旧在强调戒律之重要,如《佛遗教经》中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持戒清净 得成佛果

应知戒律如大地,能生万物,是一切善行之根本。在“三学”之中,戒律为首要之根,因戒生定,由定发慧。凡欲学佛而得解脱者,学戒、持戒当为第一要务,如《大般涅槃经》所云,此为“大方等大涅槃因。”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1997年5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3日...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