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佛教八圣道之我见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20 09:05:15
佛陀曾这样叙述过自己的觉悟过程:“如果按照我的办法修行,必须防止两个极端。其一是沉迷于贪欲、寻欢作乐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低级的,不光彩的,无价值的,它是通向毁灭的道路。其二是自我施加的苦行、折磨。这种生活是抑郁的,不实际的、无意义的,它不会带来什么收获。但是大家好好听着,我已经发现这两种极端之间的一条中道,它有盘旋直上的八个阶梯,沿着它就可以达到涅槃之境。”下面我们从人体场势能的分析来看佛陀八圣道的

佛陀曾这样叙述过自己的觉悟过程:“如果按照我的办法修行,必须防止两个极端。其一是沉迷于贪欲、寻欢作乐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低级的,不光彩的,无价值的,它是通向毁灭的道路。其二是自我施加的苦行、折磨。这种生活是抑郁的,不实际的、无意义的,它不会带来什么收获。但是大家好好听着,我已经发现这两种极端之间的一条中道,它有盘旋直上的八个阶梯,沿着它就可以达到涅槃之境。”

\

佛陀说的中道就是我们共知的八圣道。八圣道又名八正道,它如阶梯一般均按顺序而设。首先是正见,必须将怀疑、误解或成见统统置之不顾;只有这样,才能够觉察出永恒与无常之间的差别,才能看到假象背后的真相。接受真谛的态度应该认识到对它的需要。这就是第一阶梯。其次是正思惟,它的基础是自我修行,以及觉察出达到大悟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欲达大悟的意志、决心,是第二阶梯。再次是正语,这是修行的第二步,就是不允许使用不慎之语,诽谤之语,辱骂之语和刻薄之语等;而只允许用友善、纯洁和有意义的语言。这是第三阶梯。第四阶梯是正业,就是行为举动必须无可指责,高尚而清净,这是不可不做到的。具体地说,就是从现在开始,将所有想得到好处、利益的念头全部灭除,因为动机和行动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每一行动都必须由身体内部的佛法来导引,它不论对谁都是公平一致的。其最高的表现就是爱与怜。第五阶梯即正命,也就是要有正当的营生。由于谋生有道往往与保持一个人的节操和道德存在矛盾,因而欲保持正当的营生即正命,就必须时刻警惕避免沦入这种危险的境况,而且,如果他已经走过前四个阶梯的话,他自己的心会告诉他怎样去做。第六个阶梯就是正精进,到达这一阶梯的人,他便充满慈善心,睿智、大彻大悟。此时,他致全力于神圣的事业,完全理解他自己所作所为的目的。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休息,醒来或睡下,都能按照佛法而保持奋勉不息的精神。他完全忠顺于佛法,他能够达到至善至美之境,佛法就是他的生命,就如健康的人无须去数自己的脉搏一样,对佛法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第七个阶梯是正念,这是禅定中正确的思惟。行到了这个阶梯时,他只考虑真谛,完全抛弃了“我”的念头,他的观照十分清晰,虚幻已经不再出现在他的眼前,那里只有真相,就如同两个交谈中的朋友一般,此时他就是真谛的化身,因而也就彻底了悟真谛。最后,也就是第八个阶梯——正定,这是禅定中的心境,即涅槃境界。到此境界,再没有任何伤心悲痛的事出现,怀疑、恐惧、麻烦和混乱完全消声匿迹,无根据的信仰及妄想都被抛却在脑后。涅槃之境是不可思议的,到达这一阶梯的人绝不会再失足后退。人生为什么要践行八圣道呢?因为八圣道是导引人们走向涅槃的大桥。涅槃之境,消灭了无明、情欲以及它们所有的派生物,消灭了受条件限制的生存和所有束缚人们的虚幻;拆掉了遮掩光明的屏障;停止了那跋涉于自我虚构、自欺欺人的梦境中的车轮;结束了痛苦和自欺,使人们从生命的梦幻中觉醒,从“自我”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得到了大自在。

\

下面我们从人体场势能的分析来看佛陀八圣道的殊胜性。

八圣道是使得人体场势与宇宙场势达到相应、合一的大桥。人要彻悟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首先就必须做到人的心态同宇宙大自然的本体相应,亦即必须有一个安祥的心态。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说,可近似地认为:安祥的心态就是人体场势——包括身体场势和意识场势处于中和虚静之状态。心态安祥的程度取决于人体场势与宇宙大自然场势相应、合一的程度愈高,则心态的安祥度也就愈高。心态的安祥度愈高,则了悟人生、宇宙真理从而达到完全把握自己的可能性也就愈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心态的安祥度呢?亦即怎样使自己的人体场势能够最大程度地与宇宙大自然的场势相应、合一呢?下面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体功能态都是亚稳态的,是可以调节的。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调节呢?大致说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调节。其一,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象药物、饮食、呼吸、高压氧等都可以用来调节身体或治病。总之,物质交换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其二,不是物质交换,而是信

息交换。如声波、电磁波等。其三,就是通过意识,意识是人体最高层次的活动,它可以返回来作用较低层次的活动。正如曾获得诺贝尔奖的斯派瑞所提出:人的最高层次的意识活动,可以影响低层次的活动。

由上所述可知,人体与外界物质交换的主要作用在于身体场势的调节,而人体与信息的交换以及意识的作用既可对身体场势进行调节,也可对意识场势进行调节,三者对人体场势的调节结果,使得人体处于某种程度的安祥状态,此安祥状态又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产生了新的更高的智慧,而新的更高的智慧又必然会提高原有意识的作用,因而在人体与物质及信息交换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人体场势的调节。如此循环不已,则心态的安祥度也就不断的提高,同时智慧也随之不断升华,直至彻悟本来面目。由上述分析可知,对安祥度不断的提高,其基础是人体与物质的交换,亦即在提高人体安祥度的过程中,必须有不断的能量来源供给,这些能量一方面用于升华人体场势,另一方面则为调节人体功能态所消耗。而众所周知,沉迷于贪欲,寻欢作乐的生活以及自我施加的苦行、折磨,都是大量消耗能量的过程,而升华人体场势、保持或提高人的安祥度也就没有了物质基础,提高智慧、彻悟本来面目也就成为梦幻泡影。而佛陀离开此二极端的中道即八圣道,如上所述,恰是一方面节约能量,如不邪语,不邪业等,另一方面则高度集中能量用于八正道的践行中,即集中能量于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的修行上。因而只有践行佛陀的八圣道,才能取得最大程度的安祥,才能真正的“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也才能真正的达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态之中。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通过佛陀八圣道的践行,对人体巨系统施行彻底的最有效的净化,使得人体系统不再受外界的干扰,同时,也不存在对外界的干扰,此时,人体系统与宇宙系统真正的相应而同一,从而使人彻底了悟人生宇宙的本业面目——绝对真理或终极存在。

下面,我们再从现代的智慧环境来看佛陀八圣道的殊胜性。

八圣道是人们达到生命圆满的光明大道,是获得心态秒秒安祥的真实法门。只要种过蔬菜的人就都会知道,开垦杂草丛生的菜地,首先必须把杂草除去,然后再挖翻泥土,同时把较为大丛的草根弃去;反之,若不除草就挖翻泥土,甚至还直接种菜的话,那么其结果会怎样呢?且不说事倍功半这一层(这是必然的),我看菜种下去不久,人们远远望去,恐怕还以为是“种草”呢!记得小时候,我自作聪明,认为除草一节费时费工,就直接在杂草丛生的菜地上挖翻,然后再捡弃杂草,结果更加费劲,而且由于泥土的覆盖,只能捡弃部分杂草而已。我们修行又何曾不是如此呢?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工业高度发达以及世界各地近若比邻的今天,人类何其匆匆,与此相应而形成的人类的智慧环境与自然环境和千年前已大不相同,要找到一块独善其身的场所,恐怕是难上加难的,因此在过去为出世的修行法在现代便纷纷“入世”,而人们在修行时,却由于没有对“法”完全消化,更不能做到“理事无碍”,于是乎,各地出现弊端可真不少,包括气功界也常出现“偏差”现象,“走火入魔”一词已是路人皆知,甚至你说我入魔,我说你入魔的现象,也时不时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明其理,不知修行有程序阶梯之分别!有的修行者急于求成,有的贪求功能,有的对法一知半解又无人指导,有的只知修“定学”却不知修“定”是有条件的。……比如有的人只知“打坐”时要清心静虑,而其他时间甚至还沉迷于贪欲、无度的寻欢作乐之中,这是只知“定”而不知“戒、慧”;只知种菜却不知除草、挖翻菜地的重要性,所以“走火入魔”也就不足为奇了。按着佛陀所说的八圣道去修行才是正修行,也最稳当、最圆满。八圣道的具体内容和修行阶梯之别在前面已经详述过了,按此八圣道去修行,就如同下地种菜,经过认真的除草、翻作、平整而后种菜,再经过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种种护理,所种的菜也就必然茁壮成长。同样道理,我们由正见而发菩提心,由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对生命体的身、口、意三业充分净化,而后结出正精进,正念乃至正定之果,也就成为势所必然。因此说,佛陀的八正道是最稳当、最圆满的修行之道,是获安祥心态的殊胜法门。(信息来源:摘自《禅刊》)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成语名称以简驭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成语名称以瞽引瞽成语拼音yǐ gǔ yǐn gǔ成语...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