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佛教的低贪生活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23 09:07:1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这次来到贵校,跟各位进行学术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正式交流之前,我想谈谈自己的两个感觉—— 一是沉重,一是开心,之后再进入今天的主题。首先说沉重的。我虽是第一次来广西大学,不过早在15年前,就跟随上师晋美彭措法王来过南宁了,当时我担任法王的翻译和侍者。记得法王在邕江边住了几天,给有缘信众传讲佛法,又在青秀山举行了放生。15年之后,当我再次来到这

佛教的低贪生活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晚上好!这次来到贵校,跟各位进行学术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正式交流之前,我想谈谈自己的两个感觉—— 一是沉重,一是开心,之后再进入今天的主题。

首先说沉重的。我虽是第一次来广西大学,不过早在15年前,就跟随上师晋美彭措法王来过南宁了,当时我担任法王的翻译和侍者。记得法王在邕江边住了几天,给有缘信众传讲佛法,又在青秀山举行了放生。15年之后,当我再次来到这座城市,法王已离开我们好多年了。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法王的形象,尤其法王宣说的教言一直萦绕心头,想到这些,内心就有一种沉重感。

在生命的旅途中,每个人都遇到过良师益友,不过,人们往往不珍惜和师长在一起的机会,一旦师长离开了自己,才会怀念他们。

如果各位有兴趣,也可以学习法王的教言。法王的教言非常珍贵,不管任何层次的人,学了以后都会受益匪浅。

第二个感觉是开心。早在20年前,广西大学的有些老师就在研究佛法了,我和这些老师也有过交流。这次到了南宁,看到他们依然在这条路上潜心探索,我感到非常高兴,这就是对真理应有的态度。其实不仅学佛,不管研究任何课题,都要有长期钻研的精神。如果只是暂时热血沸腾,到一定时候就偃旗息鼓,这不会有什么成就。

下面进入正题:我站在佛教的观点,谈谈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座各位都是有远大志向的人,在塑造人生观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对于环保问题,大家也应有所认识。当然,环保是个大课题,我这个演讲者智慧有限,不一定讲得非常到位,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一、关注环保,人人有责

在座有些人是佛教徒,有些人则不一定是,因此,在今天这个讲台上,我不谈宗教信仰,而是谈学术问题。

有些人可能想:;出家人应该呆在寺院里念佛,为什么要和世间人交流呢?有这种想法,是不了解佛教的表现。佛教分小乘和大乘。按小乘的观点,出家人追求的是自我解脱,他们应该在深山里修行,在行为上有各种约束,甚至连钱都不能摸。大乘的观点则与之不同,作为大乘行者,不光要考虑自我解脱,还要考虑将众生从痛苦中救度出来,只要对众生有利,有些事不但可以做,而且必须去做。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因此,身为一个藏地的大乘佛教徒,我不能只顾自己念佛,我也有责任考虑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同时,作为地球人类的70亿分之一,对于环境保护,我也有一份责任。虽说在生活习惯、价值观方面,我和各位有所不同,而在环保方面,我们应该有共同的目标。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天下大事。所以,大家也要扪心自问:;将来到社会上,我是为自己而奋斗,还是为全人类而奋斗?如果是为自己奋斗,这就是;小人之心,不是;君子所为。当然,你们是受过多年教育的人,我相信,对于环保,每个人都会有一份责任心。

我个人来讲,对环保非常有兴趣,也参加过多次环保论坛,和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过交流,而且经常思考汉地和藏地的环境状况。不过,我的思维比较特殊,有些方面和你们相同,有些地方不一定相同,所以,通过今天的交流,希望彼此都能有所收获。

二、当前的环境问题

1、水污染

目前全球水污染非常严重。据资料显示,在全球的淡水资源中,大多数已经受到污染。

前段时间,我在上海看到一种;水质净化仪,将它放在盛满自来水的容器里,几分钟后,容器中30%都是沉淀物。见到这种现象,我大吃一惊,甚至有点不敢喝自来水了。大家想想:如果天天喝这种水,这么多杂质要通过肝肾排出,身体的负担会有多重!可是我们又非常无奈,不得不喝这种水,否则只有渴死。

其实,地球上的水本来不少,全球70%的面积是水域,如果从太空看,地球也是一个蓝色的星球。然而在全球水资源中,能饮用的淡水只占2.7%。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已不同程度受到了污染。以亚洲来讲,长江、黄河、恒河的水质都在急剧恶化。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2、森林储量锐减

如今,世界森林储量也在锐减。众所周知,一粒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至少需要几十年时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山上有许多小树,直到现在,这些树才长到一层楼高。一棵树成材需要这么长时间,但砍伐一棵树往往只要几分钟,成材与砍伐的不平衡,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供不应求。

森林的锐减,也导致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最近,云南省发生大旱灾,官方资料显示,全省共230万人受灾,其他有些资料则说,有500万人受灾。专家认为,这次的云南大旱,和印尼的造纸厂在该省砍伐森林有关。

在非洲,由于砍伐森林导致的气候反常,也造成了习惯性的旱灾。目前非洲有1400万人面临饥荒,100万儿童营养不良

或许是杞人忧天吧,我经常想:假如人类对于森林资源,仍肆无忌惮地继续破坏,那在我们这一代离开人间前,会不会出现更严重的灾害?

3、臭氧层空洞

地球表面有一层臭氧层,这对地球上的生物有保护作用。可是科学家指出,因为大气污染,现在这个臭氧层已;漏洞百出。特别是在南极、北极上方,臭氧层出现了巨大的空洞,紫外线直接照射地表,严重危害到地球的生物。

4、其他环境问题

此外,人类还大量开采煤、铁等矿产,不仅耗尽了宝贵的资源,还导致了对土壤、草原、森林的破坏。

如今有些人只关心自己的家庭、工作、收入,从不在乎国家和世界的大事,这种习惯不太好。虽然我们做不了很多,但心里还是应该装着全世界。倘若没有这种胸怀,做什么都以自私自利为出发点,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所以,大家应该尽量关心我们的环境。

三、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

造成现在的环境问题,原因固然有很多,但究其根源,主要是人类的贪欲膨胀,尤其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人们不知节约,损耗得特别可怕。

前段时间,我到某个城市时,正好赶上你们过年。听到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声,当时就想:;二次世界大战的枪炮声,可能也不过如此吧。按理来讲,过年是为了快乐,可身处在那种刺耳的环境中,却有非常不舒服的感觉。试想:短短几天的放鞭炮、看烟花,要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给环卫工作增加多少压力?

另外,中国人有点爱面子,许多人认为,餐桌上剩饭菜是有面子的事,所以,浪费的饭菜比吃的多。现在这种状况已经稍有改变了,不过某些领导和老板还是特别浪费,一顿饭动辄几千元、几万元,真正吃的不过几百元,剩下的都倒掉了。

再看穿衣服。现在很多人认为,衣服是身份的象征,对品牌要求很高,而且不断地换新衣服。我认识一些有钱人,他们一个人就有几百件衣服,因为衣服多得穿不完,许多衣服只穿一两个月就扔了。请大家想一想:这么多衣服要耗费多少资源?如此暴殄天物应不应该?

古人穿衣服非常节省。以前在藏地,衣服穿坏了,人们把它当作坐垫;坐垫用烂了,又把它切成小片,跟泥土糅在一起,然后用来砌墙。在修行人当中,至今还保存着这种优良传统。喇荣五明佛学院有一位老法师,他一件衣服从1987年穿到现在;有一位堪布,一个茶壶从1982年用到现在。

但现在的人以浪费为荣,节约为耻。如果谁生活节约,别人就会看不起他,要么觉得他脑子有问题,要么认为他特别穷。

有些大学生在这方面也不太好,该学的知识不学,不该竞争的方面却拼命竞争:别人穿一件名牌,自己也要穿;别人买一个手机,自己也要买;别人有一辆轿车,自己也想要一个学期下来,要花掉好多钱。

尤其是有些学生家境不宽裕,父母给他们寄一点钱非常不容易,这些钱可以说是父母的血汗,如果为了毫无意义的攀比,不断地向父母索取,自己还算人吗?

藏地有句俗话:;母心如水,子心如石。意思是,母亲的心像水一样柔,子女的心却像石头一样硬。这句话非常恰当。现在子女的心非常硬,对父母的感恩心非常淡,只有当他们为人父母后,掏空积蓄养自己的孩子时,才体会到父母的恩德,然而那时父母已离开人间,想报答他们却没有机会了。

说到人类的欲望膨胀导致环境恶化,我想起了原美国副总统戈尔的一番话,他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中说:;最近几百年以来,人类文明和地球生态系统冲突的三个主要原因是:人口爆炸、科学技术革命、自然观的改变。我觉得他讲得非常有道理,尤其他指出人类的自然观出了问题,确实是讲到点子上了。

当然,大家不要误解,我并不是完全排斥物质。我们需不需要吃饭、穿衣?需不需要使用现代的交通、通讯工具?当然需要。如果没有这些,肯定不太方便。不过,在享用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也应该有所节制。

佛经中说,如果一个人欲望过大,就算拥有了全世界的财富,内心还是不会满足。举个例子,一百万元够不够花?对欲望大的人来讲,这只是个小数目,买一辆高级轿车都不够。一千万元够不够花?许多人觉得,如果有一千万元,肯定够花了。可是当他们真有一千万元时,又感觉不够了。一亿元够不够花?还是不够

在我家乡一带,以前人们有一辆自行车,就特别高兴。如果某人买了自行车,别人都会借来,骑在车上照相。后来,有了摩托车,人们就觉得自行车没什么了。再后来,有了长安车,人们又感觉摩托车没什么了所以,欲望的黑洞是永远填不满的。

圣雄甘地曾说:;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有科学家也指出,假如全世界都达到美国的生活水平,20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所以,人类若再不节制贪欲,终会毁掉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

\

过去,中国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随处可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后来,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中国不断进行开发,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不少地方,碧蓝的天空变成了灰色,肥沃的良田变成了荒漠

古时候,人的贪欲不大,所以对环境破坏不严重。拿捕鱼来讲,古人要么钓鱼,要么人工撒网。而现在的捕鱼,是用几十公里长的拖网,将整片海域的鱼类一网打尽。由于人类不加节制的掠夺,地球上平均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平均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

大家想一想:假如世界上所有的水源、土地都污染了,海里游的、空中飞的、森林里栖息的动物都灭绝了,我们还能生存下去吗?

而且,人类肆无忌惮地捕食动物,这也是不道德的行为。前段时候,个别中国人去国外,他们无视当地习俗,随意捕食野生动物,最后引起了全世界的非议。

有人认为:人类有权占有地球上的一切。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人。据科学家估算,目前地球的年龄有46亿年,而人类的出现,只是最近几百万年的事。因此,人类自认为是地球的主人,就可以为所欲为,这绝对是说不过去的!

四、;低贪才能;低碳

1、树立低贪的理念

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低碳生活,那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方法各种各样,不少环保组织也在为此努力。而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调伏自心,如果做到了;低贪,不仅能实现;低碳,生活也会非常快乐。

佛经中讲过:;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像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吃的一般,几年穿一件衣服,住的也是普通平房,但因为没有太多欲望,所以生活得无忧无虑。从电视中也可以看到,这些人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他们的歌声经常回荡在山谷中。

2、串习低贪的理念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低贪呢?并不是想想就可以做到了,必须经过反复训练。而要进行这种训练,最好首先了解佛教的道理。

听我这么一讲,有些人可能会想:;这个人是不是来宣传佛教的?是不是想让我们学佛?这种顾虑是多余的。只要是真理,不管在哪里都有价值,所以,佛法并不需要我来向你们推荐。只不过通过多年学习,我对佛法的价值有所了解,我也希望各位得到佛法的利益,所以才向各位稍加介绍。

当然,佛教并非如有些人想的那么简单。在佛教中,有现代人无法领会的许多高深道理。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以无上的智慧宣说了天文学、物理学、环保方面的真理,直到今天,人类才对这些道理有所发现。以天文学来说,佛陀在印度南方的米积塔宣说了《时轮金刚续》,按其中的方法,不依靠任何仪器,就可以准确地推算出每年日食、月食的发生时间。如果看了《毗奈耶经》、《阿含经》、《楼炭经》中的道理,相信大家一定会对佛陀的智慧生起信心。

我经常想,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能了解一些佛法,对自己百分之百是有利的。但可惜的是,现在的人对真理没有希求心,每天只是以看电视、上网打发时间,在一些媒体的引导下,内心的贪欲不断增长,最终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痛苦。

\

其实,人类应该知足少欲,不要太贪了。如果每天打妄想:;我有钱该多好!有豪宅该多好!有名车该多好!不仅白天想,甚至做梦也在想,这不会有什么利益。与其成天打这种妄想,还不如做点实际的事,想想如何促进环保、如何帮助弱势群体。

今天的主题是环境保护,实际上相比之下,心灵环保更为重要。由于受西方思想影响,不少年轻人的心受到染污,整天处于贪、嗔、痴、嫉妒、傲慢的状态。这些烦恼非常可怕,如果过于严重,人就无法控制自己,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所以,大家除了关注外在的环保,更要重视心灵的环保。在短短一节课中,我不可能把许多道理讲圆满。但听了这堂课,大家至少要知道:贪欲有什么过患?知足少欲有哪些功德?自己应当怎样调伏贪欲?

串习低贪理念,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佛教提倡;日行一善,如果能以这种理念行持,一定会有成效。

以前有一位滴水禅师,一次他给师父倒洗脚水时,随手把多余的水倒掉了。师父不悦地说:;一滴水虽然微少,却可以拯救生灵,可以滋润干渴,你怎么能随便浪费呢?听了师父的教言,他非常震撼,为了牢记这个教言,后来他改名为;滴水。

在我们看来,一滴水算不上什么,虽然也知道应该节约,可是每天照样在浪费水,这种状况发展下去,最终会造成可怕的后果。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青蛙放进滚烫的开水里,它马上跳了出来;把青蛙放进冷水中慢慢煮,直到被煮死,它始终没有跳出来。所以,人类如果不尽快克制贪欲,不尽快改变生活观,一直得过且过,久而久之,地球就无可挽救了。当然,大家也不要误会,我所谓的克制贪欲,并不要求所有人都剃光头,到寺院去出家当和尚。

如果稍加思维,我们不难明白:人只要有中等的物质条件,就足以快乐地生活下去。拿住房来讲,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一间小小的土房子,修行人可以住上二十多年。而过多的奢侈和浪费,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总之,要做到知足少欲,就需要不断地训练。否则,今天听我讲了一节课,各位非常有感觉,下课后马上忘得一干二净,这样意义就不大了。其实人很需要训练,有了训练,就没什么做不到的事情。运动员经过千百次训练,可以自如地运用身体;马戏团的猴子、老虎、马,经过反复训练,也能表演各种节目。同样,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只要长期训练,很多恶劣的习惯就会改变过来。

结 语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大家应该反省:我们有必要纵容贪欲吗?如果没必要,那是沿着错误的路继续走下去,还是另换一条路?我们若在这方面没思考过,不管有多少物质享受,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看过一篇文章:在一个风光旖旎的美国海滨城市,生活着一位富裕的华裔女士,她在当地有一栋豪华别墅。有一次,一个同学打电话给她,说要去美国出差,想顺便看望她。得知老同学要来,她非常高兴,开着宝马车把同学接到自己家。

到了她家,映入同学眼帘的,是一幅惬意的场景:碧绿的游泳池,宽敞的网球场,郁郁葱葱的花园,花园中是漂亮的别墅,别墅前停着几辆高档轿车。进入别墅以后,是十几间宽敞的房间,墙上挂着世界著名画家的作品,她让同学随便选一间住。

看到这么多空着的房间,羡慕之余,同学又有一些不解:;你的家人呢?他们不和你一起住吗?她无奈地说:;丈夫几年前有了外遇,已经离开了我;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理想,也搬出去住了。现在我非常穷,除了钱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说着说着,她就哭了起来。

可见,假如自心没有调伏,哪怕拥有世间的一切,也不会拥有幸福。这样的人生非常可悲!希望各位努力调伏自心,过知足少欲的生活,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他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其实,在佛教的经论中,有许多调伏自心的理论和修法,短短的一堂演讲中,我也不可能一一宣说。以后,各位要善加观察,看这个世界是什么状况?身边的人是什么心态?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贪欲会带来什么后果?这样观察之后,你就会明白:生活不能太贫穷,也不必太富裕,只要有基本保障就可以了。

也许跟信仰有关吧,我总是觉得,现代人非常需要学习佛法,如果学习了佛教的经论,对自己只会有利益,不会有任何害处。现在有人说:;不要学佛,否则容易出家。这是一种偏颇之辞。事实上,在学佛者当中,大多数是在家人,只有个别人出家。而且,出家也不是入于邪道,如果是真正的出家人,对自己和社会都是有利益的。

最后,我再次提醒各位:若想保护环境,必须从心入手。如果没有降伏贪欲,再怎么谈论低碳生活,也没有实际意义。只有抓住问题的根本,调伏内心的贪欲,懂得知足少欲,才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