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佛教雕塑的代表作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23 09:08:02
佛教雕塑的范围很广,主要以佛、菩萨为对象,罗汉、天龙八部、天人、飞天、金刚力士,乃至佛经里相关故事、人物、动物、花草、树木、景观等等,都是丰富的素材。中国雕塑最重要的部份是石窟艺术,许多巧夺天工的雕塑品大多在石窟中完成。如麦积山石窟,山高一四二公尺,山顶有塔,山下有寺,峰身遍布龛窟和摩崖石刻,保存自北魏、隋、唐、五代至宋以来一千尊以上的大佛像。甘肃的炳灵寺石窟,自五世纪起开凿,窟内以泥塑造像为主,

佛教雕塑的范围很广,主要以佛、菩萨为对象,罗汉、天龙八部、天人、飞天、金刚力士,乃至佛经里相关故事、人物、动物、花草、树木、景观等等,都是丰富的素材。中国雕塑最重要的部份是石窟艺术,许多巧夺天工的雕塑品大多在石窟中完成。如麦积山石窟,山高一四二公尺,山顶有塔,山下有寺,峰身遍布龛窟和摩崖石刻,保存自北魏、隋、唐、五代至宋以来一千尊以上的大佛像。

甘肃的炳灵寺石窟,自五世纪起开凿,窟内以泥塑造像为主,也有不少的摩崖石刻。甘肃泾川县的南石窟是魏初所建,窟内均为浮雕或塑像。

龙门石窟中有石刻佛像十四万余尊,工程艰钜浩大,其中唐代雕刻技巧曾影响日本飞鸟时代的佛像雕刻。卢舍那大佛刻画大佛的庄严温和及睿智的性格最为特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云冈石窟凿自五、六世纪,是我国佛教艺术三大宝库之一,以昙曜五窟规模最大,气象最雄伟,其余各窟,雕饰富丽。余如巩县石窟、河北南响堂山、河南北响堂山、四川广元千佛崖、杭州西湖石窟、山东济南千佛崖、青州云门山、驼山等石窟,均颇富盛名。此外,石柱、石经、经幢等,也都是伟大浩瀚的雕塑巨作。

印度阿育王时代,在佛陀曾经说法的地方,竖立雕头圆柱,并于柱身刻有诰文。代表作有巴克拉石柱、鹿野苑石柱、蓝毗尼石柱、王舍城石柱等,其中以鹿野苑石柱最为有名。鹿野苑是佛陀成道后,第一次说法的地方,此石柱高约十五公尺,柱身刻有禁止破和合僧的铭文,柱顶雕了四只连身狮子,分站中间的宝轮上,各朝一方,象征佛陀在此初转法轮,作狮子吼。柱头下层是钟形倒垂莲花,看起来华丽雄劲,玄奘大师形容是“石含玉润,鉴照映彻”。

这种狮子柱头成为阿育王时期传播佛法的代表,也象征着当时国家的强盛。印度

独立后,更成了印度共和国国徽的图案。

石经是指刻于岩石表面的经文。中国以儒家所刻的石经为最早,较著名的有汉代的熹平石经及唐代的开成石经。北魏时因开凿石窟,为“正法久住”,而有佛教石经的出现,现存佛教石经中,年代以北齐为最古,规模以河北房山石经为最大。其形式有:

壁面刻:刻于壁面上的,称为壁面刻。如北齐刻镂于河南北响堂山的《维摩诘经》、《胜鬘经》、《孛经》、《弥勒成佛经》等,隋代刻于河南宝山大住窟的《胜鬘经》、《法华经》及《涅槃经》的一部分等,宋代刻于河南开封府繁塔的《十善业道经要略》、江苏苏州云岩寺刻有《法华经.普门品》、浙江杭州六和塔内刻有《四十二章经》,唐代于河南龙门香山洞刻《涅槃经》。河北居庸关过街塔内壁有元代所刻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等,计有梵、汉、蒙、回纥、西藏、西夏等六种文字,可比照而观,是极为珍贵的语文史料。

摩崖刻:刻于摩崖上者,称为摩崖刻。如山东泰山经石峪的花岗岩大字《金刚经》等,年代与作者不详,或称唐邕,计九百余字,字体雄浑,为石经当中最突出者。北齐时于山东徂徕山映佛岩刻有《大般若经》的一部分,山西辽州屋騋嶝刻有《华严.成就品》等。

碑板刻:刻于碑板上者,称为碑板刻。一般多刻于石板的两面而收藏于石室中,以河北房山石经最富盛名。隋大业(西元六○五——六一六年)间,幽州智泉寺静琬大师,感于北周、北齐时的废佛,惟恐正法湮没,发愿刊造“石刻大藏经”,刻于河北房山云居寺。后人相继雕凿,历四百八十年始告完成,为一史无前例的刻经事业,也是中国现存数量最大的文字铭刻,不仅可用来校正印本佛经的错漏,更是书法史与艺术史的珍贵资料。

此外,朝鲜与日本也有石经,前者以全罗南道求礼邵智异山华严寺的《华严经》为代表;后者,以大和宇智川摩崖刻出的《涅槃经》碑为最古。另外,在福冈县宗像神社的《阿弥陀经》石刻,是模刻我国湖北襄阳龙兴寺的碑而成,因比一般的《阿弥陀经》多了二十一字而著称于世,据传是在我国宋朝时传入,现为日本国宝。

\

经幢也属佛教石刻的一种,具弘传和纪念价值,分为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份;经文主要刻在幢身上,其他则雕有佛、菩萨、花卉、云纹。

印度的经幢大多以刻在佛教建筑物周垣上的浮雕呈现,或在塔前树立碑石,刻以法轮、飞天、人物、动物等。

中国以石雕经幢盛行于唐代至辽宋期间,或为立功德而铸,如陀罗尼经幢;或为纪念高僧建立墓幢。代表作有:

河北赵州陀罗尼经幢:位河北赵县内,北宋时,全部以石料叠砌而成,高约十八公尺,是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座石经幢。其佛教人物、动物、花卉等图雕手法,展现了宋朝造型设计的高度成就。

云南昆明地藏寺经幢:大理国时期中建造,共七层,第一层刻有四金刚及梵文,其他则刻以佛像,雕工极精致,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雕刻艺术的重要史料。

另外,韩国在十一世纪期间,为抵抗契丹大军,发愿雕刻大藏经,此即有名的《高丽藏》。后遭蒙古入侵而毁,西元一二五一年重雕完成,共有六五二九卷八一二五八版,至今仍收藏于“法宝寺”——海印寺。西元一八七一年,缅甸国王敏东召集二千四百位僧人,举行第五次三藏结集,并将结集的经文以巴利文字镌刻于七二九块的方形大理石上,竖立在曼德勒山拘他陀塔寺,工程相当浩大。素有“造佛之国”美称的日本,以奈良东大寺铸于八世纪左右的青铜大佛最为著称,高十七公尺,重达四五○吨,具一二○○年历史,堪称日本,也是全世界历史最为悠久的大佛。位于香港大屿山木鱼峰宝莲禅寺的“天坛大佛”,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竣工,总高度有三三.九五公尺,也是目前世界第一的铜塑大佛,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以苏东坡的诗题以:“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可见他的沉稳雄健。这些雕塑作品的完成,集合种种殊胜因缘、愿力,令人叹赏不已。

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乃至俄国、德国、美国、日本等诸大博物馆,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佛教雕塑,其中以中国作品居多。有时不免痛心这些国宝流落他乡异地,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它们受当地国家保护,视为珍宝,继续绵延无价的艺术内涵及跨时空的宗教生命,让更多人欣赏到它的美,也颇令人安慰。

心的雕塑

\

从上述几件雕塑的代表作来看,每一个作品的完成,无不投注巨大的时间、心血,超越人力与物力的极限。唯有崇高的宗教情操才能激发生命的内在力量。从前的佛教雕塑家在创作时,有所谓的“一刀三拜”,在艺术创作的同时,更可说是对心灵的雕塑。

学佛如同雕塑。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不禁称叹:“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华严经》也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众生本具佛性,只待我们去自我雕凿,发掘这颗佛心本性。

例如用佛法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把自己雕塑成同佛陀的“三十二相,百好庄严”。雕塑双手时,发愿:“愿将双手常垂下,抚得人心一样平。”作个世间的慈悲人;雕塑颜面时,愿众生“皆如普贤,庄严相好”;塑一双菩萨的眼,“慈眼视众生”;如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的双耳,能善听、谛听、兼听,乃至全听,“寻声救苦”,济度众生;塑一双踏实的足,愿众生得“如意神足”,老实修行;塑一张能安慰、鼓励他人的口,出广长舌,令法音宣流遍天下;雕塑这一身威仪端正、勤劳服务,行礼拜恭敬,现高雅气质;塑一颗与诸佛菩萨相应的心,慈悲、喜舍、惜福、包容、灵巧、接受、诚意待人、和平公正,修得心净,则国土净,圆满现世的一生。

佛教扩大了雕塑的领域,而雕塑也展现佛教的内涵,两者相得益彰,为人类宗教、历史、文化、教育等等,留下灿烂的一页。由雕塑作品中,人们欣赏艺术之美,进而激发内心宗教情操,长养善根,佛教由此也继续绵延弘传。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彩色。”以佛陀的教法,一如雕塑般,塑一颗善美的心,凿去无明、习气与烦恼,提升人格品德的涵养,建立一个净化的社会与健康幸福的人生,才是真正雕塑之道。

雕塑的美,不仅在于惊叹它的鬼斧神工或是艺术价值而已,一尊尊佛像、菩萨、罗汉、天人,乃至一幅幅经文浮雕,千余年来,在滚滚流转的世事中,以无声说法;作品透出的沉定庄严,蕴含无限诸佛菩萨的悲心愿力,无形中让每个瞻仰、欣赏的人升华人格,净化心灵。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成语名称以眦睚杀人成语拼音yǐ zì yá sh...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