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佛教里最安全和最危险的修行分别是什么?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23 09:12:53
佛教里最安全和最危险的修行分别是什么?意思是说,在所有动物的足迹中,大象的足迹是最安全的。因为大象的身体很沉重,性格也很谨慎,所以,有大象足迹的道路,我们就可以放心的行走。同样,所有修行中,观修死亡无常是最安全的,可以引领我们断除对此生的贪著,解脱世间八法的束缚,并逐步引发空性的证悟。 那么,什么是最危险的修行方法?那就是修持禅定,也叫做禅修。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禅修不像磕头或念咒等等方法

佛教里最安全和最危险的修行分别是什么?

\

佛陀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器、不同因缘,宣说了八万四千种修行法门。那么,在所有修行方法之中,哪一个是最安全的?哪一个又是最危险的?

最安全的修行方法就是观修死亡无常。即使没有善知识的引导,观修死亡无常也没有任何危险性。对无常的思维越多越好、越深入越好、越持久越好。佛陀在《大般涅槃经》中说:

诸迹中象迹为上。

诸想中无常与死想为最。

\

意思是说,在所有动物的足迹中,大象的足迹是最安全的。因为大象的身体很沉重,性格也很谨慎,所以,有大象足迹的道路,我们就可以放心的行走。同样,所有修行中,观修死亡无常是最安全的,可以引领我们断除对此生的贪著,解脱世间八法的束缚,并逐步引发空性的证悟。

那么,什么是最危险的修行方法?那就是修持禅定,也叫做禅修。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禅修不像磕头或念咒等等方法,而是直接跟我们的心相连接的修持。这种方法,如果修持的正确,进步很快。如果方法错误,则会导致气脉的错误运行,引发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问题,甚至会导致精神失常。因禅修而精神失常的修行人时有所见。

其次,在禅修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感受,这些感受往往会超出我们的生活经验。这时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就会导致我们的修行步入歧途。禅修的感受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乐”的觉受,“明”的觉受,“无念”的觉受。

在禅修中,我们有时能感受到身体或精神方面诸多难以形容的快乐,这属于“乐”的觉受;第二是“明”的觉受,这时,哪怕我们坐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也会感觉到光明,甚至能感觉整个山河大地都被光明普照;第三种是“无念”的觉受,有些人禅修久了,好像觉得任何杂念都没有了,进入类似空性的状态。

这三种觉受都属于禅修的过程,虽然是禅修所带来的境界,但如果缺乏引导、发心不纯、盲修瞎练,就会导致禅修者的修行失败。

比如说,如果产生了“乐”的觉受,禅修者往往会产生贪执,为了追求这些感受,非常喜欢禅修,甚至痴迷禅修,这会导致他们来世投胎到轮回中的欲界天。

如果产生“明”的觉受,禅修者会觉得自己有神通了,比别人强了,因而产生我慢,从此以后,他们不是为了解脱,也不是为了成佛、度众生,而是为了达到这样的觉受而坚持禅修。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这些人来世就会投生到轮回中的色界天。

如果产生了“无念”的觉受,禅修者会觉得什么杂念都没有,很轻松、很舒适,一切好坏、善恶、你我他的分别念都没有,这时他们往往会误认为自己已经成佛了,导致来生投生于轮回中的无色界天。

如果禅修有了这三种觉受,在世间往往会被称为“禅修大师”。实际上,很多这样所谓的大师,往往会被三种觉受所迷惑,来世生于三界之中,依然在轮回里流转。等于把殊胜的禅修变成了流转轮回的因。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禅修的危险性呢?

在藏传佛教中,对禅修的修习非常注重,但对于禅修的引导也极为谨慎——非常讲究次第,非常看重修行者的根器,非常重视闻法和思维的基础。所以,我们如果想进行禅修,必须要极其小心,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禅修的传承要清净。

第二,指导我们禅修的上师要如法、具德。

第三,自己的发心要清净,也要正确认识上师所教授的方法,同时在禅修过程中非常谨慎。所谓谨慎是指什么?简单说就是:上师教我们的要依教奉行,没教的绝对不做。现在很多人禅修时出了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按照上师的教导去做,反而按照从其他途径学到的方法,或者根据自己的觉受而禅修,这都是非常危险的。

只要能把握以上三个原则,就能避免禅修的危险性,让禅修成为一种殊胜的修行方法,如噶举传承的大成就者所说:禅修不仅能训练自心的专注,教导我们如何放松,更能彻底转变我们的生命,塑造我们迈向未来觉醒的道路。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