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佛法与哲学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8-28 09:10:44
一 佛法(略)  此题本不易讲,以哲学范围包含至广,材料亦极丰富,如分门别类以言,亦不免许多凌乱纷杂之事状。若单就各个人之学说以叙述而批评之,纵说多年,犹恐难尽;今如何於一期讲演欲泄其秘耶?又如佛法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浩瀚宏博,集我中华及印度、日本、朝鲜、南洋群岛诸大法藏,统计两三万卷。即在佛学院中专究三载,有五六教授剖晰明解,使之一贯於佛法融通之宗旨而见诸施用,但仍是一点纲领而已。今以此小小时

一 佛法(略)

  此题本不易讲,以哲学范围包含至广,材料亦极丰富,如分门别类以言,亦不免许多凌乱纷杂之事状。若单就各个人之学说以叙述而批评之,纵说多年,犹恐难尽;今如何於一期讲演欲泄其秘耶?又如佛法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浩瀚宏博,集我中华及印度、日本、朝鲜、南洋群岛诸大法藏,统计两三万卷。即在佛学院中专究三载,有五六教授剖晰明解,使之一贯於佛法融通之宗旨而见诸施用,但仍是一点纲领而已。今以此小小时间,连讲“佛法与哲学”,岂不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天下事固有析而别之则渧涔虽悉,会而通之则天地可泯者。佛经亦谓:破一微尘能出三千大千经典。若善得其解,精义入神,则短期内亦非无提纲挈领之余地。令欲不虚此会,略为探讨,想亦诸君之所同愿也。兹题内容,虽有一、佛法,二、哲学,三、佛法与哲学。佛法一端,经两次讲过,暂不深谈,只讲二、三两则:

二 哲学

  甲 名义  哲学一词,原於西文而译自日本。日本从文部省令,提倡研究西洋学说後,遂有兹称。究哲学意义,原同於中国“明哲”“圣哲”之例,不过、严几道氏谓:直译西文之义,应曰“爱智学”。爱智云者,言只为爱此足以了达於“宇宙万有的本体真相”之智识而事斯学,绝非为谋生计、求安宁也。欧洲哲学,本於希腊,在希腊初究哲学时代,原为渴望真理,得偿所欲。累日穷年,孜孜不倦,益加以承平之际,生活问题 已经宽裕,人民又达其充满和爱之境,处处都资以乐趣与团结,遂流为一种专究学理者之哲学派。此雅典诸国所由群居诸哲学者,荟萃一堂,日本寻於宇宙如何解析,万物若何起源,以成其为哲学上之爱智阶级,与寻常谋衣食住三端之徒回然不同也。第就中国之周秦诸子,与六朝所称三玄──易老庄──,及宋明理学、道学等,并与兹哲学相类。印度之数、胜、尼牙耶、吠檀陀诸论,及五明之内明学,外道六十二见、九十六见之见学,与西洋所究之哲学,亦大体相仿。故会以方言,哲学一名,得有爱智、玄、理、道、明、见等种种异称云。

\

  乙 历史  就历史以言,当分为三大支派:一、印度的哲学,二、中国的哲学,三、西洋的哲学。此三不是一源递派所成,故并列以为三。若深究各派之理致及归结二端,则学说歧异,造诣有别。中印暂不讲,试以语西洋哲学之历史,有古、近、今、等三段。分述如下:  古代 希腊古代哲学之发源,先是希哲观察宇宙之状态,有谓水能结冰及化气等,以为万物之本体者。後有人以火之运用更大,而认火为宇宙之本体。继此又有以风、以地、并水火称为万有或散或合之真正本体者。历时既久,又一派出,黜水火等於形下,谓“唯数量”能贯澈一切,即举此为宇宙之本体者;与上述“唯质”学派,适成对峙。诤论不定,遂有推翻一切之诡辩派兴,谓个人是实,余为我之感觉;若眼识能感觉长短方圆,耳识能感觉声音大小等,皆不能外於我之感觉,故惟认个人感觉为宙宇之实在。於此希求舒适,愿望已足,而国家之秩序,社会之安宁,尽可置之不谈。因之、宇宙本体,亦遂有渐弃不讲之势。而西方圣人梭格拉底,乃应时出世,一反糅杂学派、诡辩派及从前哲学派之纷杂,而注意於融通统一。故一面乃精究宇宙之本体,一面又於人事上贯注伦常之道而为之调剂运用,以达其企图之目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继之,师资相承,至亚里斯多德氏集其大成,拓新理境,其哲学之说实兼括一切科学而无遗也。今列其哲学之纲要如下:

     ┌第一因       ┌伦理        ┌诗  玄想的┤物理     实用的┤经济     美术的┤修辞     │论理        └政治等其他     └塑雕等其他     └心理等其他

  第一因、系柏拉图师传之说,基督教徒即采取其义,谓之曰“神学”。究之柏、亚等所称之第一因,不过举以为发生万物第一引动之因,非因之而执为实有之主宰造物者。此关於玄想、实用、美术、各方面所具之论理、心理、政治、经济、诗歌、雕塑等,其哲学间之范围内容,并极深广,可一览而知。从前惟个人感觉为实在的,及取水或火等一物或数物为宇宙本体等,因皆在破斥之例。而第一因之定义,盖原本其师柏氏所称之概念,谓概念之为物,实超过感觉之上,集种种感觉间之冲动和表现,贯彻於此一念中而概括知之者。在东土儒家称曰“理性”──东方有圣人焉,其心同,其理同;西方有圣人焉,其心同,其理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说,几无人不闻。此希腊哲学为西洋之古代哲学者,实以兹三氏称中坚人物。而後此罗马之伦理、政治等殿阁,亦因此为基而得建筑,焕然一新也!其兼容并蓄,不惟著称一时,且为後世之所不逮!  近代 自希腊哲学说入罗马後,此其最盛时代,旋为基督教代之而兴。由其教会专制之力,希腊哲学乃失其独立资格,降为基督教之附属品。与汉武帝尊孔,周秦诸子学说,皆成为儒家之附属品者然。至近世十六七世纪文艺复兴时代,一变其神学方法,知用圣经教典无以通其旨而发其秘,且使哲学转致隐没,遗恨终古,乃宣告哲学独立,与耶教脱离,专志於新哲学之研究。但各树一帜,约分派别为三:一、大陆派,法哲笛卡尔;二、经验派,英哲倍根;三、理想派,德哲康德。笛卡尔之大陆派,用思考以究真实,因谓宇宙有二:曰物与我,然物非真而我为实。何者?我在故思在,思在则我在故。即为由怀疑入手之唯我的理性哲学。倍根之经验派,依旧在感觉方面,侧重研究自然界之对象,即称此对於自然界之经验为实在,,流成一种“唯物”的经验哲学。康德之理想派,此派乃综合上唯物及我之二派,而注重於知识本身之研究。在彼“认识论”中所称之“十二范畴”,就时空两间方法差别同异等,推究其真义,以明“能认识之知识本身究是何物”?结果、则以“本体真相为不能知,而可知者,惟思想上对现之象”而已。故称兹理想派亦谓之认识哲学。合上以观,唯我、唯物,固独标一说,第三说融洽两派,成海西一般学者之通义。但哲学本欲发明“宇宙真相,万有本体”,乃历经推究,失之转远。非但希腊诸先哲始愿所不及,抑亦令後之希踪追寻者有不能承续之憾。中谚:“人各一太极,人各一宇宙”,此辈实彷佛各别生活於己所理想之宇宙万有中,局外人徒悲其笼罩性灵,莫知所出,卒如缥缈蓬山难以亲历也! 今代 迨夫斯宾塞出,综合诸科学而成立综合哲学,以“知识论”为出发点,谓宇宙间有可知者之现象,有不可知者之本体。现象之可知者,则皆定为科学公例,而本体则当置诸不可知之列。自斯氏分配二说有其限度後,至杜威氏“实用哲学”,更变本加厉,放弃本体,置之不辨。如谓:“我等所讲真理,只求应用於一切之人事上。国有乱,则思御乱之法,社会有不良分子、则思除去其暴而安其良者。一经试用有效,即为真捚。而此真理亦犹工具,随用随弃,何以研究宇宙本体为”?进一步解:“无论宇宙本体讲不明白,即讲明白亦属无用”。此派学说,即以其推翻哲学上惟一要知之本体者称之曰哲学,故所崇仰之哲学,舍此而外别无“明哲”、“圣哲”等精深学理之可言;而哲学之路,至此遂尽,惟有科学而已。然法国柏格森氏,独标一新说,则谓本体若不可知,哲学将完全不讲。但本体实非不能知,而能知者即为“直觉”,直觉乃直接觉知之称,中间并不必经过“思考经验”等之步骤而直有所觉。以此物我一观,不起判断,即足为宇宙之本体。反之、若从思考上、经验上、所组织集合之出产品,顾经一二度之组合,於直觉也转远,於本有实体也亦转违背。柏氏系依据生物学、心理学,从科学而重辟其哲学之新途径者。罗素氏则以数学为出发点,注重分析,有“心的分析”、“物的分析”诸说。析到极点,宇宙间惟有活动的事情,无呆定不动之固结体,而依以自成其宇宙观及其宇宙观中之人生观也。西洋哲学至此,举古、近、今三种时代,贤哲明达,数虽甚多,兹抉择以谈,更有此三时代范围之判定,本体知识等之考察,试表列之而获睹其枢要焉:

      ┌摄科於哲┐      ┌古代亚里斯多德等……大成派┤    ├本体究而未明      │             └范围最大┘      │  笛卡尔┐   ┌大陆派┐科哲渐离┐  一、范围┤近代倍 根├等……┤经验派├    ├本体究而难明      │  康 德┘   └理想派┘范围渐小┘      │  杜 威┐   ┌实用派─哲尽科存──悉弃本体不讲      └今代罗 素├等……┤析观派┐由科而哲──重辟新路以         柏格森┘   └直觉派┘明本体但仍究而未明耳      ┌多元……许多原质等糅杂结合者      │二元……即主张心物二元者  二、本体┤一元……即主张或唯物或唯心或唯实之一元者      │    英国经验派之吼模氏及近代实用学派近是。除现象感觉外,      └无元……无所谓本体,而罗素氏析观之结果亦近之。      ┌感觉派……诡辩派、经验派重感觉      │概念派……理性派重概念  三、知识┤理智派……综合经验理性之理想派、析观派重理智      └直觉派……心境冥合直接觉知、柏格森氏独主张乎是

  审此种种表解,互相对勘,得归纳一语,则所谓“宇宙本体”者,哲学家实各有一所执之物。今更与佛教比较观之。

\

三 佛法与哲学

  佛、无上正遍觉者即遍觉此宇宙万有之真实性相之谓也。在哲学所不能明,及求之不得而舍弃者,皆佛之亲切证明者也。盖昔哲执一概余,迭兴诤辩,今者或拨置不谈,或另辟新路,要未能有何成就也。在哲学上,要知宇宙真相本体之出发点,与佛学之求正觉法界不无相同;但哲学家卒难确知宇宙之真相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1997年5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3日...

1997年5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9日...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