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六度般若,修行最基本的方法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9-16 09:05:52
六度般若,修行最基本的方法  今天跟大家分享修行最基本的方法。叫六般若,我们修行是修正平时不良的行为,行为过程必须有六度。  南怀谨老居士年轻的时候,从小家里条件好,一直布施。布施衣服、布施钱财、一直帮助别人。所以他年轻的时候,一直有傲慢心,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后来到了四十几岁,有一天突然开悟了。他说:我的福报这么好,都是布施出来了。如果他没有慈悲心,没有布施的心,不可能修行那么好,福报那么大。
六度般若,修行最基本的方法

戒宝法师:六度般若,修行最基本的方法

  今天跟大家分享修行最基本的方法。叫六般若,我们修行是修正平时不良的行为,行为过程必须有六度。

\

持戒

  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我们都要有戒律;比如:三皈五戒。

  ①不杀生。我们在寺院吃素,到了家想吃鱼杀鱼,想吃鸡杀鸡,这是不行的,不爱惜生命,没有慈悲心,我们就没有福报。所以,五戒里的第一戒就是不杀生。

  ②不偷盗,我们见到人家好的东西,不要起贪念,不要去想拿。意念偷盗也是偷盗,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也是属于偷盗。

  ③不邪淫,大乘佛教四众弟子,在家者就是戒邪淫。

  ④不妄语,就是不要搬弄是非,我们一定要善言善语,多说好话。多赞叹别人,不要搬弄是非。

  ⑤不饮酒,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饮酒虽然不是犯罪,但是容易使人去犯罪。三皈五戒很多人都比较清楚,所以我们一要持戒。

布施

  布施不仅仅代表我到寺院捐点什么、做点什么。见到一个穷苦人,我们去帮助他,也是布施。但布施里面还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给穷苦的人、给寺院、或者做赞助,以财物布施。法施就是我们学到佛法以后,经常把好的理念发扬光大,叫一切供养法供养最大,一切功德推广正法功德最大,我们推广正法功德以后,会把别人的法身慧明度化起来,还有什么比这个功德更大的。

\

  南怀谨老居士年轻的时候,从小家里条件好,一直布施。布施衣服、布施钱财、一直帮助别人。所以他年轻的时候,一直有傲慢心,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一等。后来到了四十几岁,有一天突然开悟了。他说:我的福报这么好,都是布施出来了。如果他没有慈悲心,没有布施的心,不可能修行那么好,福报那么大。

  所以布施主要是把我们自己喜欢的东西布施给别人,说明我们学会了放下。如果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菩萨来接引你了,你还舍不得走,西方极乐世界还去的了吗?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放下的前提就是我们要学会布施,懂得布施不是布施给别人,而是修炼我们自己的内心。懂得舍、学会舍、才会有得。

忍辱心

  如果人家说你句不中听的话,你就暴跳如雷,你说你怎么修行,怎么去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啊,因为你脾气太大,所以我们要懂得忍辱。忍辱有大有小,大的以大局为重,小的我们可以看淡些,所以叫修忍辱心。

禅定

  禅定是让我们内心慢慢安静下来,能够静下心,才会有清净的心。一天到晚很忙碌的,一刻都停不下来,风风火火的,这样修行是不行的。我们要有禅定,经常打打坐,把心修好,心静下来才会有悟性。没有禅定很难开悟,你天天都在忙碌中,一天到晚脑子很乱,就悟不了人生的真理,所以我们要修习禅定。

精进

  精进就是精进修行、精进念佛,不要偷懒可做可不做。我们要发心发愿,让自己有上进心,叫精进念佛、精进佛七。我们打个佛七,有些人打上半期,有些人打普通七。如果你用心了,在这场佛七里面,你就是打个精进佛七。因为你内心安住了平静的心,你比较用功,这就是精进的佛七。

般若

  般若智慧,学佛最终的结果就是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忙修瞎练,就会满脑子都是妄想。我们要多听经、多闻法、多看经书。按照实修去练,叫有般若智慧,佛法说大般若智慧。有了智慧,有了以上五点,再加上你的智慧修行,这就是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如果这六般若修不成的话,是很难往生西方的。就算你精进念佛,一句佛号,往生西方了,那你到了西方也会觉得很累。为什么会很累?因为你与众不同,不习惯。

  比如:我们到了极乐世界都是善知识,你没法交流,就会觉得很累。西方极乐世界很多菩萨都在打坐,你打坐打不住,也会很累。我们现在修学的所有习惯,都是为了到西方极乐世界打基础的。你们发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能直接做佛吗?也可能会做菩萨对吧。什么是菩萨?什么是佛?大家清楚吗?修到什么程度是佛?修到什么程度是菩萨?因为修到菩萨的时候,就是把自己修好了,还没有把有缘人度化好。与你有缘人还没度好,这时候你只能称为菩萨,不能称为佛。所以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得下来度化一切有缘众生。

  所以,我们一定要多结善缘,有了善缘,你没有去西方极乐世界,那别人也会来度化你。你没有缘的话,堕落了都没有人来度化你,没有人来帮助你。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同修,我们要广结善缘,亲近善知识,学佛才能学的更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了《六度般若》,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修行有启发。

  原文标题:修六度般若念佛到极乐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