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印光大师:《〈物犹如此〉序》(文白对照)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09-29 09:12:04
〈物犹如此〉序原文 过去未来无量无边的所有众生,都有圆满的佛性,都能够于未来成就佛果。佛看待所有的众生都如同佛是一样的。所以佛祖在《梵网经》中说:“我是已经成就的佛,你们是未来成就的佛。如果能这样信受,持戒的品格已经圆满具足。”而能够相信自己是未来成就的佛,必定要改恶修善,发起利益自他的大菩提心,以此期望断除烦恼惑业,亲身实证自己凡夫心中本来具足的真如佛性。既

〈物犹如此〉序

原文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故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以能信自己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改恶修善,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以期断尽烦惑,亲证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能信一切六道众生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极力劝导,互相维持于同类,决无相争相杀之恶作。必定要戒杀护生,大设方便于异类,决无食彼益我之惨心。人由不知自己,与一切众生,皆是未成之佛,故不惜杀人盈城盈野以相争,与杀彼之身,以期悦我之口腹也。世人杀生,习以为常,大小事体,皆须行杀。祭神祀祖,养亲待客,无肉则不能为礼。以极苦极惨之事加诸物,用表我之诚恳孝敬。在迷情边论,则尚有可取。在实际上论,则大为可怜也。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互为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互生。互为怨家对头,循环报复,互杀。佛于诸大乘经中,屡为劝诫,而见闻者少。即得见闻,而信受奉行者更少。于是佛以大悲,现诸异类,供人杀食。既杀之后,现诸异相,俾一切人,知是佛现,冀弭杀劫,以安众生。如蛤蜊、蚌壳,牛腰、羊蹄,猪齿、鳖腹,皆有佛栖。惊人耳目,息世杀机,载籍所记,何能备述。未杀之前,均谓是畜,既杀之后,方知是佛。是知杀生,不异杀佛,即非佛现,亦未来佛。杀而食之,罪逾海岳,急宜痛戒,庶可解脱。须知人物虽异,灵蠢互形,蠢人识暗,灵物智明。五伦八德,固不让人,其诚挚处,比人更深。敢以我强,杀食其肉,致令未来,常受人食。历观史籍,自古及今,凡利人利物者,子孙必定贤善发达。凡害人害物者,子孙必定庸劣灭绝。故孔子之赞周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庆余殃者,正庆正殃之盈余也。正庆正殃,乃积善积不善之本人,受于来生后世,比余庆余殃,当超过百千万亿倍焉。人若知此,断不肯以一时之小快愉,致永受大祸害于无穷也。清嘉道间,江西广丰,徐太史谦,字白舫,隐居著书,以期觉世牖民。志切戒杀,博览群书,凡物类之懿德懿行,辑为一书。分孝友,忠义,贞烈,慈爱,恤孤,眷旧,践信,守廉,翼善,救难,酬德,雪冤,知几,通慧,十四鉴,而名其书为物犹如此。盖欲见者闻者,咸皆发起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体天地好生之德,不戕异类。推吾儒胞与之怀,普庇群生。念彼物类,尚有如此种种懿行,而吾人以六尺之身,与天地并立为三,称为三才,又复受圣贤之经书教诲。若不以继往开来,赞天地之化育,仁民爱物,慰天地之慈心。则不但有负于天地圣贤教育之深恩,且大有愧于飞走潜泳之异类也。兴言及此,宜如何孝亲,敬兄,忠主,尽义,以敦五伦而行八德也。宜如何博爱普济,以实行一视同仁之大道也。宜如何克已修持,以期无忝所生,不为天地鬼神所怜悯,不为天地鬼神所鄙弃,不为一切物类所轻藐也。徐公人品极淳,学问极博。惜宿世善根种得不清,现生亦未亲近明眼善知识,致于佛法外道,邪正真伪,不能分别。故所著海南一勺,中以外道伪造之心经中卷下卷,下卷有二种,此三种伪造之经,与真正佛说之心经,并收同列,一体同尊,无所轩轾。此种处,有令不知佛法之人,以邪为正,以伪为真。令诸外道,以正为邪,以真为伪之弊。此书前十三鉴,唯论伦常,故无不当。第十四通慧鉴中之批,难免有邪正不分之失,阅者幸详察焉。福建永春李俊承,法名慧觉,多年经商南洋星洲。以次子宜宗之病,汇洋一千六百圆,祈光印送挽回劫运,纠正世道人心,戒杀护生等经书。光以世道人心,愈趋愈下者,由于宋儒破斥因果轮回,谓为佛以此骗愚夫妇奉彼教耳,实无其事。由是善无以劝,恶无以惩,以驯至于废经废伦,争城争地,互相残杀,莫之能止。欲挽杀劫,宜从戒杀生起。戒杀之书甚多,其感人心而息杀机者,此书可推第一。以物类尚能有此各种懿行,有人心者,何敢恣意杀食乎。序中又为发明吾与物类,皆是未成之佛。佛欲弭世杀劫,不惜现身异类,亦受人杀,既杀而知为佛现。知好歹者,当不敢仍旧恣意杀食,以自贻伊戚也。此书虽不言戒杀,实为戒杀之冠。以其振聋发瞆,令人观感兴起。各自思曰,物犹如此,人何让彼,极力敦行,期无愧耻。自兹勉尽天职,生不为行肉走尸。力修净行,死则直往极乐世界。将见礼让兴而兵戈息,天下太平。正智开而邪执消,佛化广布。因令重排,尽彼之款以印送之,俾见闻者,悉得作人作佛之轨范焉。(民二十五年)—— 《印光法师文钞》之《〈物犹如此〉序》 印光大师 著述

译文

\

过去未来无量无边的所有众生,都有圆满的佛性,都能够于未来成就佛果。佛看待所有的众生都如同佛是一样的。所以佛祖在《梵网经》中说:“我是已经成就的佛,你们是未来成就的佛。如果能这样信受,持戒的品格已经圆满具足。”而能够相信自己是未来成就的佛,必定要改恶修善,发起利益自他的大菩提心,以此期望断除烦恼惑业,亲身实证自己凡夫心中本来具足的真如佛性。既然能相信所有的六道众生都是还未成就的佛,必定要极力劝导有缘人,互相维系、护持同类,决没有互相竞争、互相杀害的残忍行径;必定要戒杀护生,广大施行权巧方便于不同类别的众生,决没有吃它的肉以有益于我的残忍之心。 人由于不了解自己和所有的众生都是还未成就的佛,所以不惜杀人遍满城郭和荒野以互相争战,和杀害众生的身体,以此期望满足我的口腹之欲。世间人把杀生的行为,看作是习以为常,无论大小红白事体,都要杀害生命。祭祀神灵、拜祭祖先、孝养双亲、招待宾客,没有肉食便认为没有礼数。把极其痛苦极其惨烈的事情横加于各种动物身上,用来表示我的诚恳孝敬之心。这种心行,从凡夫迷惑转倒的情念上来说,则还情有可原。而从真如实际的理性上来说,则大为可怜。因为所有的众生,从无始劫以来,轮回于六道之中,互相都曾做过彼此的父母、妻子、眷属,互相生育教养;互相都曾做过彼此的怨家对头,周而复始地循环报复,互相杀戮残害。 佛祖在许多大乘经典中,屡屡为之劝勉、警告,而众生业重,能够见闻佛祖诚言的人很少。即使得以见闻,而信受奉行的人更是少而又少。于是佛以大慈悲心,示现于种种众生类别之中,供给人们杀害、食啖。既而杀害之后,在这些众生的形体之中,佛示现各种奇异的形象,使得所有的人,都知道原来是佛的示现,希望借此消除杀生的浩大劫难,以使得众生能够长久享受安乐。比如蛤蜊、蚌壳、牛腰、羊蹄、猪齿、鳖腹,这些动物的身体器官里,都曾发现过有佛像,都曾有佛住栖。以此警觉世间人杀生的心行,平息世间人杀生的心念。而典籍中所记载的,不过极少部分而已,哪里能够详尽叙说。还未杀害之前,都以为是畜生,既而杀害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佛。所以说杀生不异于杀佛,即使不是佛示现的众生,也是未来的佛。杀它的身命吃它的肉,罪过超过了山岳和大海一般的深广,应当急切地痛下决心戒除,才能有解脱的希望。 要知道人和动物虽然有所不同,而如果把人和动物的智慧互相对比来看,愚蠢的人智慧浅陋,灵妙的动物智慧明朗。它们的五种伦常、八种德行,固然不亚于人,它们真诚恳切的情怀,往往比人更加的深厚。怎么敢以我暂时的强大,杀害它们的生命吃它们的肉体?致使未来世,常常被他人所杀所吃。逐一地看史书典籍中的记载,凡是利益他人、利益动物的人,子孙必定贤善发达。凡是伤害他人、伤害动物的人,孙子必定愚昧低劣乃至于灭绝干净。所以孔子在《周易》中说:“修积善福的人家,必定有盈余的丰足和福庆;造作恶业的人家,必定有盈余的祸殃和困苦。”所谓盈余的福庆和祸殃,就是此生修积的福庆和祸殃的盈余。此生修积的福庆和祸殃,就是修善和造恶的本人享受于来生后世的业因果报,比之于当生盈余的福庆和祸殃,要超过百千万亿倍。人如果懂得这个道理,绝不会因为一时的小小欢悦,做出伤害众生的事情,致使遭受深重的祸害于无穷的未来。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江西省广丰县,太史官徐谦,字白舫,隐居著书,以此期望唤醒世人、度化迷津。他志诚恳切的戒除杀生,博览群书。把凡是动物之中美好的德行、行持的事实,辑录成为一本书。分门别类为孝友、忠义、贞烈、慈爱、恤孤、眷旧、践信、守廉、翼善、救难、酬德、雪冤、知几、通慧,共分为十四辑,而把这本书的书名叫做《物犹如此》。以此希望看到和听到的人,共同都能发起敦守伦常、恪尽职分之心,远离邪非、保持诚敬,种种坏事不要做、种种善举要力行;共同都能体贴天地父母爱护苍生的德行,不戕杀异类众生;共同都能推及我们儒家万民百姓同是同胞兄弟的仁爱胸怀,普遍庇护所有的生命。细想那些动物类别的有情众生,尚且能有如此各种美好的行持,而我们人以六尺的身躯,能和天地并列为三,称之为三才,又接受圣贤经书的教化。如果不能继承往圣前贤的心法传承于未来,和宣赞天地教化培育的恩德,以及对人亲善关爱动物,以此来安慰天地父母广远的慈悲之心。那么不但辜负于天地圣贤教育的深厚恩德,而且大有愧于飞禽走兽这些异类众生。兴起感言至此,读者诸君自然不难懂得,应当怎样去孝养双亲、尊敬兄长、忠于君主、恪尽道义,以此敦守五伦而实行八德;应当怎样仁慈博爱、普遍济度众生,以此实行一视同仁的平等大道;应当怎样克除自己的私欲修持佛法。以此期望不玷辱生养我的父母,不被天地鬼神所怜悯,不被天地鬼神所鄙视、嫌弃,和不被所有的动物所轻蔑、藐视。 徐公人品极其淳厚,学问极其渊博。可惜过去世善根种得不清楚,现生也未能亲近明白的善知识,致使对于佛法和外道,邪正真伪不能分辨。所以他所著作的《海南一勺》这本书中,把外道伪造的《心经》中卷和下卷,(下卷有二种,)这三种伪造的经典,和佛祖所宣说的真正的《心经》,并列收录,把它们一样的尊崇,不分高下。这种做法,致使不懂佛法的人,有把邪看作正、把伪看作真的过失;使得种种外道,有把正看作邪、把真看作伪的弊病。这本书前面十三辑,只论述伦常道德,所以也没有不恰当的地方。而第十四辑中的批注,难免有邪正不分的过失,希望读者在该处慧心详察。 福建咏春人李俊承居士,法名慧觉,在新加坡经商多年。因为次子宜宗的疾病,而想要修积广大的功德,为次子消除业障。因此汇款一千六百圆大洋,请印光印行、施送能够挽回劫难中的运数、纠正世道人心、戒杀护生等等的经书。印光因为感念世间人的道德心行,越来越趋于卑下的原因,根源都是由于宋朝的儒学家破除、排斥因果轮回造成的,说不过都是佛的骗人的理论,不过是想要普通男女信奉他的教法而已,其实根本没有这种事。由此善行没有办法劝化、发扬,恶业没有办法惩治、规劝,以至于造成今天废除经教、废除伦常,争城夺地,互相残杀的局面,而没有办法挽救。 要想挽回战争杀戮中的劫难,应当从戒杀开始。戒杀的书很多,至于能感动人心而熄灭杀机的书,这本书推为第一。因为动物还能有各种美好的行持,有良心的人,如何敢纵情恣意地杀害而吃它们呢?印光撰写的《序言》中又为之提倡阐发人和动物都是还未成就的佛,和佛想要消除世间战争杀戮的劫难,而不惜现身于动物之中,也让人杀害让人吃,既而杀后才知道原来是佛示现的等等真理。知道好歹的人,应当不敢仍旧恣意杀生吃肉,以此给自己招来祸患于无尽的未来。 这本书虽然没有说戒杀,实在是戒杀之书的魁首。因为该书具有振聋发瞆的感染力,使人阅读后因感动而奋起戒杀护生的慈悲心。读者每个人都会去思索:动物居然能有这样美好的德行,我们人怎能甘心居于异类众生之下,因此必定要极力保持笃厚的心行,以此期望不会做出给自己带来羞愧和耻辱的行持。从此以后勉力恪尽天职本份,生的时候不做行尸走肉,努力修持净土法门,死的时候便直接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将会看到谦恭礼让的习俗崇兴而战争平息,天下得以太平;正知正见的风气开启而邪谬执著消散,如来的教化广远弘传。因此重新排印《物犹如此》这本书,尽李俊承居士的善款来印行施送有缘人,使得见闻的人,都能够从该书中学习到做人、做佛的法则和轨范。——佛弟子 敬译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