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唐密祖师不空所译佛典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07 09:12:03
关于不空的思想和学说,可以注意的是,他自幼来华能够通晓中国的语文和文化,这个优越条件是历代来华的译师所少要的。当时佛教中各宗竞立,密法渐行,有一种要求抉择统一的趋势。不空长期住在中国,对於这种情况有很深的认识,所以从他的译述中可以看出他正是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这种努力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虽然他在後代人的心目中是一位密宗的祖师,但他的译述并没有独尊密法抵抑显教的意思,不过认为真言门的修行证果比显教为速

关于不空的思想和学说,可以注意的是,他自幼来华能够通晓中国的语文和文化,这个优越条件是历代来华的译师所少要的。当时佛教中各宗竞立,密法渐行,有一种要求抉择统一的趋势。不空长期住在中国,对於这种情况有很深的认识,所以从他的译述中可以看出他正是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这种努力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虽然他在後代人的心目中是一位密宗的祖师,但他的译述并没有独尊密法抵抑显教的意思,不过认为真言门的修行证果比显教为速而已。

不空的译籍可以分为五类∶

一、显教类

「般若」、「华严」、「大集」三部大经包含了大乘佛教的主要内容,其「译汉」工作在不空以前基本上已经完毕。不空特改译「仁王般若经」二卷以发明般若馀蕴;又重译「密严经」三卷以沟通「华严」、「胜 」等经;又重译「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八卷以抉择大集法门。又佛教的显密经典以及历代中印传说,都认为中国汉地是文殊菩萨应化之域,不空因此重译「文殊师利佛刹功德庄严经」二卷,以加强这一信仰。此外,还译有「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廿干) 喻经」一卷、圣者郁楞伽造「大乘缘生论」一卷、「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正论经」一卷、「大方广如来藏经」一卷、「大圣文殊师利赞佛法身礼」一卷、「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一卷。这几部经论的译出,对於当时佛教中流行的几个重要句义(范畴),像缘生、正法正理、如来藏、法身等都提供了经典性的根据和解释。

二、杂密类

所谓杂密,一般是指金刚界和胎藏界两部法以外的密部经轨,但这是在金、胎两部法特别受到推崇以後所立的名称,不空时代还没有确定这一说法。对於杂密法门,不空不但非常重视,而且为提高它们的位置作了很大的努力。他在返唐之初(西元七五四年),曾特别提出「金刚大道场经」一系里「一字佛顶法」的各种经轨加以译述。其中观想由日轮出生本尊,这和胎藏界的观想莲华上月轮以及金刚界的观想月轮中莲华的意义都有不同。事实上,日轮观在佛教显密经典中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传统,而月轮观则是在金、胎两部法兴起以後才普遍的。不空在「三十七尊出生义」中,以为从释迦(能仁)的普贤金刚性海中流出三十七尊,而以顶轮法为「胜绝唯一法」,可见他对於这一系法的推崇。另外,可以归入本类法的文殊咒藏各法,不空也广事翻译,如焰 德迦法、金翅鸟法、摩利支法等。

三、金刚界类

金刚界法是不空早岁从金刚智研学的重心,也是他後来发展所学的基础。据不空所译「金刚顶十八会指归」,金刚界法只是初会中一部分的内容。不空曾选译初会一分为「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其全经四千颂到宋代施护才完全译出为三十卷。不空另有「三十七尊出生义」、「不空心要」和「金刚顶经义诀」(残)等述作,都属这一类。从印度佛教密宗发展的经过看,金刚界法的观想组织是後来流行的各种秘密瑜伽法门的重要依据。但自金刚智於西元七○一年学得本法起,以後百馀年间其内容一再的变化。如不空所译经文就和金刚智所传不同,而西元七七四年前後到乌荼国王寺从灌顶师达摩枳栗底(法称)受瑜伽教法的 宾人般若,来华後所译的「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又和不空所传有别。

\

四、大乐类

以「般若理趣经」为本源的大乐系密法,在不空的译述中也特别值得注意。他所译关于本类的经、释、仪轨共有十多种。当时代宗也从不空受学此法,其受到重视可想而知。「般若理趣经」的翻译虽从玄奘开始,但经末咒文早由波颇密多罗(六二六来华)传与玄模(见「法苑珠林·咒术篇」)。又「理趣经」末的咒也已收入阿地瞿多的「金刚大道场经」抄译本「陀罗尼集经」中。「金刚大道场经」十万颂本在西元五三五年以前成立,所以「理趣经」咒的传世是很早的。「理趣经」的义理是「大般若经」中实相般若一分的略要,所以菩提流支的重译本即题名「实相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实相就是法界,所以本系法中以表示周遍於器世间和有情世间的法界身普贤金刚萨 为本尊,同以他受用身的毗卢遮那或持金刚和自受用身(智法身)的四面毗卢遮那或金轮佛顶为本尊的法门相比,意义上更深入一层。大乐系的法门和西元八世纪中到我国西藏地区的莲华生、无垢友等所传授的大圆满,以及印度超岩寺後出的大手印法门在理论和修法上都一脉相通。而且大圆满和大手印都别称实相般若,而大乐金刚萨 的修法也别称大印法门,足见它们在义理上有共同的渊源。

五、杂撰类

不空译述一百一十部共一百四十三卷(依「贞元录」)的显密经轨中,有他和当时天文家杨景风共译的「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二卷,为後代密宗所常用,其中具见印度当时的一般天文星历的知识。

此外还有「金刚顶经义诀」一种(残),据说是他赴印以前的著述,也为後世密教所诵习,他还遗有奏表若干篇,由圆照集为「表制集」六卷(兼收不空弟子表文)。从这些遗表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文学的修养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圆照并称赞他「冠绝古今,首出僧伦」。(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