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和而不同:瑜伽和茶的共通之处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07 09:12:45
和而不同:瑜伽和茶的共通之处 中国人传统习俗里通常以茶待客,在千年积累中慢慢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饮茶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着品茶者的气质和自身的素养。因此无论在任何场所,敬茶礼仪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那么如何在品茶过程中体现出“敬”呢?遵循以下步骤,您就可以成功一大半啦!  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手指不能触及杯

和而不同:瑜伽和茶的共通之处.jpg

和而不同:瑜伽和茶的共通之处

中国人传统习俗里通常以茶待客,在千年积累中慢慢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饮茶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着品茶者的气质和自身的素养。因此无论在任何场所,敬茶礼仪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那么如何在品茶过程中体现出“敬”呢?遵循以下步骤,您就可以成功一大半啦!

\

  (1)备茶具

  所准备用来泡茶的茶具一定要洁净,包括茶杯、茶壶、托盘及装茶叶的罐、盒。待客户坐定以后,主动询问客户是否对所饮的茶有特殊的要求。

(2)取茶

  取茶叶要用专用的器皿——竹制或木制的茶勺,也可用不锈钢或陶制的勺代替,不能用手抓,以免手气或杂味混淆影响茶叶的品质。用茶匙向空壶内装入茶叶,通常按照茶叶的品种决定投放量。

  (3)敬茶

\

  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手指不能触及杯沿。当宾客边谈边饮时,要及时添加热水,体现对宾客的敬重。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不能作“牛饮”姿态。第一杯茶要敬给来宾中的年长者,如果是同辈人,应当先请女士用茶。

  (4)续茶

  俗话说给客人斟酒要倒满,敬茶只需七八分满。往高杯中续茶水时,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双腿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体现举止的文雅。

  敬茶礼仪有着一定的讲究,需结合平时生活而不断地练习,加上品茶者对茶的深刻理解,才能自然地表达出其中对客人的尊敬之意,同时也体现出敬茶人的修养。

NO4

  中国茶道的精神吸收了儒家的“和敬”,道家的“清静”,中国禅宗的“寂灭”,融合而为“和敬清寂”――和,即和谐雅逸,人们通过沟通思想,共同创造和谐宁静;敬,即互相敬重,奉茶以礼,增进彼此友谊;清,即丢弃尘劳烦恼,安逸宁静,清雅自在;寂,即寂然默照,通过静中苦思人生,深入定境,达到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这些精神不仅在茶道中得到体现,他们同样也体现在瑜伽的精神之中。

  瑜伽的精神,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和谐、奉爱、宁静、超脱。这四个方面,既体现在《薄伽梵歌》中倡导的奉爱瑜伽之中,也体现在《瑜伽经》的八支瑜伽中:

  (1)和谐,相当于茶道精神之“和”。瑜伽行者的修习场所力求贴近和谐宁谧的大自然,避免物欲与功利的侵扰。

  (2)奉爱,相当于茶道精神之“敬”,《薄伽梵歌》中所说的“弃绝”,就是断除功利性的活动动机,化解私欲与功利,以一颗包容博大的情怀面对人和事,本着这种精神,必然是无私而平和的,必然与人为敬、与人为善。而《瑜伽经》则倡导“非暴力”,认为“只要确定非暴力,敌意便会消除”,这同样是肯定了尊敬、善待别人的重要意义。

(3)宁静,相当于茶道精神之“静”,是瑜伽修行的重要原则。瑜伽的宁静是由静坐来实现的,《瑜伽经》将静坐分调身、调息、摄心三部分,并指出调身“姿势必须稳固舒适,控制不安”;“掌握了姿势以后,便要控制呼吸,控制吸气和呼气便是调息”;摄心便是“精神脱离了知觉,而知觉亦不与感官混合起来,注意力便与自己合一,于是达对感官的最高控制”。对感官的最高控制,是心真正宁静的开始。

  (4)超脱,相当于茶道精神的“寂”,即超然解脱,这在瑜伽中是通过冥想——即静中起观来实现的。《瑜伽经》将这种冥想作为达到禅定解脱的手段,由此可以达至“无种子”的无为境界,与佛门所说的“寂静涅盘”相通。

  由上可知,茶道与瑜伽,在精神境界方面的理想与追求是相通的,尽管方式手段有别,但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基本一致。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成语名称以眦睚杀人成语拼音yǐ zì yá sh...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