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圣像灵异篇(下)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14 09:13:20
弥勒菩萨塑造佛像西域摩揭陀国有一金刚座上的瑞像,是弥勒菩萨所造。据说在造像之时,有一外来的客人,他对大众说:“我听说你们这里正募请工人造像,我会造作。”大众说:“你造像须用何物?”他说:“香、灯油、水料、艾料。”大众许之,但他和寺僧严订了一项规定说:“我要闭门营造,期限6个月,在此期间,切莫开门,我也不须你们送食。”说罢,取了所需之物,便闭门不出,大众感到怪异。6个月还差4天才到,大众怀疑他是有漏

弥勒菩萨塑造佛像

西域摩揭陀国有一金刚座上的瑞像,是弥勒菩萨所造。据说在造像之时,有一外来的客人,他对大众说:“我听说你们这里正募请工人造像,我会造作。”大众说:“你造像须用何物?”他说:“香、灯油、水料、艾料。”大众许之,但他和寺僧严订了一项规定说:“我要闭门营造,期限6个月,在此期间,切莫开门,我也不须你们送食。”

说罢,取了所需之物,便闭门不出,大众感到怪异。

6个月还差4天才到,大众怀疑他是有漏之人,何以累月不出?因此就开了塔门,寻之不见匠人,而佛像已经塑成,唯右乳上尚有少许未完工。这时忽听空中有声云:

“我是弥勒,像身是东西坐,身高1丈1尺5,肩阔6尺2寸,两膝相去8尺8寸,金刚座高4尺3寸,阔1丈2尺5寸。”

此塔本阿育王所造,自弥勒菩萨造像以后,一切道俗来模图像,可是此像变幻不定,没有一个图写成功的。王请高僧累日恳祷并申明来意,才能图画成功。

玄奘西域记上说:此像右乳更以众宝饰其缺,远看其像,终似不满,尚差四天未完工故也。

贫士一钱造一像

在西域记上说:健陀罗国有一幅佛像,高1丈6尺,自胸部以上,分现两身,从胸以下,合为一体。

据说,有一贫士得到一个金钱,他想造一幅佛像,去对画工说:“我只有一个钱,亟想画一尊如来的像,我知道酬功太少了,但是我因贫乏,再多也没有了。”

那位画工被他真诚感动,便不要谈价钱,许给他一幅画像就是了。

不久,又有一个人也拿了仅有一个钱来求画像,画师亦答应了他。

当佛像画成,2位贫士同礼一像,画师指着这尊像说是你(指2人)的!2人心有所疑,究竞是谁的?

画师知其疑虑所在,对2人说:“我受你们二钱,各画一像,如果不错,像必神变!”言未己,像现灵异,分身交影,光相照人,2人见之,欢喜无量。

造像地狱救双亲

张文寿,并州人,信佛甚虔,他的父母虽亦信佛念佛,可是未断杀业。

双亲去世后,张文寿知道父母在世杀生,定遭恶报,他发心要救亲脱苦,造了一尊3尺高的阿弥陀佛像安置室中,香花灯烛,供养礼拜。

有一天,张文寿在梦中见室内有光,光中有乘莲台者20余人,其中有2人走近来呼文寿之名,文寿问他是谁?答云是汝之父母,因在世时杀生食肉,堕入叫唤地狱,以在世有念佛力故,热铁融铜皆冰凉如水。昨有沙门身长3尺来同我们说法,同业者20多人闻沙门说法后皆离地狱,将生净土,以此因缘,将来告汝,在空中乘莲台的人,就是和我在地狱中的同业者。

说罢朝西而去。文寿把梦中所见所闻,告知当时的法师们,都说是他所造之佛像往地狱去救苦的。

鹦鹉化渡安息国

以前当安息国尚无佛法的时候,阿弥陀佛曾化作一个鹦鹉,能作人言,王臣人民都欢喜这只黄金色的鸟。此鸟身肥力强,有人问它:“你吃什么东西能使身肥力强?”鹦鹉说:“我念阿弥陀佛法为食,你们若欲养我,可唱念佛名。”

当时,大家为了要得此鸟,竞着大声念佛。鹦鹉飞腾空中,又落地上对大众说:“你们欲见丰饶乐土么?”有人答:“愿见。”鹦鹉说:“你们欲见可乘到我的翅翼上来。”

因此有几个人乘上鸟翅,人多鸟力不够,它说:“你们大声的念阿弥陀佛!”

众人大声齐念佛号,鹦鹉即飞腾空中,往西而去!

王臣与大众见了叹道:“此阿弥陀佛化作鸟身,引摄边鄙众生,这岂不是现身往生吗?”因而,便在那地方建立精舍,名鹦鹉寺,修行念佛,自此以来,其国人民皆知念佛往生乐土。

新罗众生寺中的灵感观世音

新罗国的众生寺中,有一尊观音圣像,祈祷获应者不可胜数。

当新罗季天成年间,有正甫雀殷诚者,婚后久而无子,到众生寺中大悲像前祈求,后生一男未满三月,百济兵袭犯京师,城中大乱。殷诚怀抱幼子来到寺中大悲像前祝告道:“敌兵将至,事急万分,赤子累重,恐不能俱免,今不得已送来,若承菩萨所赐,愿慈悲之力掩护养之,令我父子后日相见……”

殷诚涕泣悲怆,再三恳祷,把赤子裹于衣物中,藏于菩萨座下,依依顾盼而去。

半月以后,百济兵退去,殷诚来寺见婴儿仍在菩萨座下,不啼不哭,肌肤如新浴,口边尚有乳香,殷诚欢喜,千感万谢顶礼菩萨后,抱儿回家。及壮,聪明过人,是为承鲁,官至正匡之位。

菩萨化缘,檀越送米

总和十年三月,寺内住持性泰法师,跪于菩萨前祷告说:“弟子久住此寺,精勤香火,昼夜不懈,然此寺没有恒产,香火与斋粮无继,弟子想移他处去,故来向菩萨告辞。”

当晚,性泰法师梦见大圣现身对他说:“安心住此,我化缘补充斋费。”性泰觉后疑之,暂止不去。

约10多天后,忽有两位檀越牵了牛马驮载的粮食而来,性泰出来问是从何而来?那人说:“我们是金州界的人,前有一位比丘,到我们住所道:‘我住在东京众生寺很久了,今因四事艰难,化缘到此’……因此,我们村上大家发心,共募得食米六石,盐四斗,载送而来。”性泰说:“我们寺中不曾有人出去化缘啊!你是否送错了?”那人说:“那位化缘的师父,刚才还给我们引路的,到了井边才对我们说:‘前面就是,我先进去等你们来。’怎么会没有呢?”

寺僧把他们引到大殿去拜菩萨,其人拜毕瞻礼大圣时,他惊讶地说:“化缘比丘在此。”一时叹毕不已,从此,每年都送米盐来寺供养。

圣像为住持作主

总和十三年,有僧名占崇者,住持此寺,他不识字,为人性很纯厚忠实,精勤寺务。另有一僧欲夺其所居,并诉于国王的一位使者道:“此寺乃国家祈恩之所,应该选一个懂得文字的来住持。今此僧连文疏都不会读……”

王使听说也有道理,就把占崇叫来当场试试。交给他一份文疏,占崇接过来披读如流,一字不差。王使相信,斥退那位“诬”告。但退回房中,再叫他读时,他哑口无言却又一宇不识了。王使说:“上人良由大圣之所护,故能在大众前朗诵。”从此终不许他人夺其住持。

敏藏寺中的观音菩萨的灵感

在新罗禺金里的贫女宝开,她有个儿子名叫长春,随从航海的商人去做生意,几年后音信全无。贫女宝开就到敏藏寺观音菩萨前,虔诚的祈求了7日。不久,她的儿子长春忽然回来了。她欣喜之余,问其出外经过,长春说:“在海上航行中遭遇了台风,船也坏了,同船的人都落难海中,我捉住一块船板,竟飘到中国的吴地,为人帮佣。今日我正在田野间耕田,忽见一异僧从乡里来,慰问勤勤,领我到了海边,其僧就掖着跳海,就这样我昏昏然不能自主,当我闻到乡音与哭泣声,睁眼看看,才知已经到家里了,那位僧人也不见了。”

时值中国天宝四年四月八日,景德王闻之,因施田地给敏臧寺,并赏财物给寺中诸僧。

新罗柏栗寺中观音的灵异

柏栗寺中的大悲像,不知始于何时,颇著灵异,有人说是中国的神匠所塑,与众生寺的观音像同时铸造,又传说此像曾上忉利天,回来入法堂时,所履过的石头上,足迹至今仍在。又有说是菩萨为救夫礼郎回来时所现的足迹。

天授三年九月七日,孝昭王奉大玄萨食的儿子夫礼郎为国仙。国仙是全国最高尚的封号,也享有特权,为全国青年的模范,追随他的子徒有干人之多,其中以亲安常为最忠实。

有一次,夫礼郎领了门客去游金兰,行到北冥之境,被狄贼虏掠而去。门客皆失散而逃,独有安常追随不舍。

消息传来,国王闻听震惊的说:“国王三宝,就是神笛,玄琴和国仙,先王得神笛传于朕,今与玄琴藏在内库,因何国仙忽然为贼虏去?”

正在此时,忽又闻报有云盖覆于内库上!王使人检查神笛和玄琴二宝,亦已失去所在。国王闻听不禁大哭起来:“昨失国仙。今又亡琴笛,朕何不幸呢?”

国王把守库吏囚禁起来,又下令国内:如有人得琴笛者,赏赐国家一岁的租金。

从四月起到五月十五那一天。国仙的父母,到柏栗寺大悲像前上香祷告了一昼夜,天明,忽然在香棹上得琴笛二宝,国仙及安常二人也到了大悲像后,骨肉相见,欢欣欲狂,问起经过,国仙说:我自被狄贼掠回彼国,被送到大都仇罗家为牧子,今天正在大乌罗尼之野放牧,忽见一僧手携琴笛而来,他对我说:“你还想念自己的家乡吗?”我就跪下来求救道:“我时刻都在想念君亲,务请大师救我!”他说:“你随我来!”我随他到了海边,遇见了安常,大师就劈笛为两,给我二人各乘一只,他自己乘琴,一同泛海归来。俄然之间,不觉到了这里,得与双亲相见……

国仙遣人驰报国王,国王又惊又喜,赶快派使臣去迎,国仙随使臣并琴笛二宝同入宫见驾。国王喜不自胜,赐田一万顷给柏栗寺,以答大悲菩萨慈恩,并大赦国内,全国欢腾!

新罗洛伽山的传奇

西域有宝陀洛伽山,中国有普陀洛伽山,在新罗也有个海崛洛伽山。

唐朝时候,新罗有位高僧名叫义湘的,到中国来留学。回去时,闻听观音菩萨曾在海崛现身,他便斋诚了7天,乘浮座入海去求见菩萨的真容,时有天龙八部的侍从引导义湘法师进人崛山中参礼大士。没有看到观音,只见空中现出水晶念珠一串赐给义湘,他领受顶礼而退,东海龙王也献如意宝珠一颗。义湘捧出,更竭诚斋戒精进了七日,再去求见大士真容,不但见到了,而且还对他说:“在此山顶上有双竹涌出,那地方可以建立佛殿。”

义湘法师出崛依言向山上寻觅,果见两棵青竹,便在那里建立殿堂塑造圣像,不久,两棵青竹不见了。义湘法师因取名此地叫洛伽山,寺名洛山寺,把菩萨所赐之宝珠及龙王所赠之宝珠,安镇于圣殿之上而去。

元晓法师不久也踵迹而来,欲求瞻礼大士真容。初在南郊水田之中,见有一个穿白衣的女人,在那里刈稻,但刹那之间便不见了。又走过一座桥上,见桥下有一白衣女子在河边洗污秽衣物,元晓法师正疑闷间,那白衣女子酌了一盆秽水献给他吃,他把秽水覆弃到河里,自己跑到河里舀净水吃。此时,忽闻松树上有一只青鸟叫道:“醍醐不饮吃秽水的和尚!”元晓回身不见白衣女子,树上青鸟也失其所在,但见松树下面遗留一只拖鞋。

元晓去到洛山寺内,见观音菩萨座下也有一只拖鞋?与松树下所见正是一双,心知菩萨现身无疑。从此,那一棵松树便被呼为观音松。元晓又想到圣崛中去瞻礼,因风浪太大不得入而退回。

还有一位崛山祖师名叫梵日者,太和年间到了中国明州的开国寺。见有一截了左耳的沙弥,在众大僧的后面,听说梵日法师是从新罗来的,那位沙弥便来和他交谈说:“我们是同乡人,我家住在溟州界翼岭县德耆坊,大师如果他日回到本国时请到我家受供……” 梵日遍游各地丛林后,于会昌七年方回到新罗,先创堀山寺而后大弘法化。

大中十二年二月十五夜,梵日法师梦见以前所见的沙弥,来到他的窗下对他说:“过去在明州开国寺中与师有约,为何不来呢?”梵日法师醒悟后,带了弟子去到翼岭境内,寻访沙弥所住的地方,见有一个女人,因问德耆沙弥住在哪一家?那女人说:“我们这里并无此人,倒是常听我那8岁的儿子说,他常常到村南石头桥边去玩,说有一个金色童子陪他玩耍,此事一直未曾证实……”

梵日法师因请其子带路去看。到了村南桥旁,不见金色童子在那里。梵日法师寻到桥下细察,见水中有一尊石佛,捞出水来一看,与所见的沙弥相貌一样,左耳已截不见。因抬回寺中,在洛山上建一座佛殿以安奉其像。一百年后,有一次大火烧山,余皆烬燃,唯独此二宝殿安然无殃。

愚僧求像思少艾

新罗有一位出家沙门,名调信者,他是世逵寺的庄房知庄师,那庄房就在洛山寺附近。

悦太守金昕公有位千金小姐,被这位知庄师凋信看见了,从此他便成了单相思,天天在思念着这位小姐。痴念日深,他说经常到洛山寺的大悲像前求祷,希望菩萨能够保佑他成就好事。

如此的拜祷了数年之久,这种不正当的祈求,菩萨哪里能够遂其所求呢?不久,金昕公之女已许配了人家,他不但没有求到,而且连希望也没有了。因此到大悲像前又怨恨起菩萨来,自怨自泣的悲哀不已,从日中到日暮,精神倦怠,便昏然入睡了。

会见爱人 结婿生子

愚痴的凋信,睡梦中见金氏女如天仙一般走进门来,到他面前嫣然启齿说:“我早就认识你了,心中爱念未尝暂忘,我早有心相从,可是迫于父母之命,将我强配他人,今天愿为同穴之友,不顾一切而来相就。”

调信闻听大喜,也对此女颂吐思慕之忱,二人同归乡里,结为夫妇,过着美满的生活。

转瞬间,已度过了10春秋,生了5个儿子,一家7口,乐极生悲,家徒四壁,弄得藜藿不继,夫妻落魄为丐,奔走四方求乞过日,如此生活又过了10年,一家大小已是衣不蔽体惨不忍睹了。

子亡妻散 穷饿殆死

当他们流亡到溟州蟹县岭时,15岁的大儿子病饿而死,夫妻2人痛哭了一场,收葬路旁后,领着4个儿子到了羽曲县,于路边搭了一间茅草屋住下,真是贫贱夫妻百事怨,既老且病,饥饿无力乞讨,10岁的小女去乞化,被村中的狗子咬伤,哭号的痛卧在他们面前,他们夫妇俩更是泣不成声!

金女拭泪而叹道:“当我们初见面时,你我皆是年轻人,彼此相爱,苦乐相共,50年来,此情未已,而老病已至,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现今已是傍舍壶浆,人不容乞,千门之耻,重似山岳,眼看见儿饥病危,无以为救,抚今追昔,红颜巧笑,草上之露。花芬芝兰,柳絮飘风,君有我为累赘,我见君而心爱,与其相对而毙,不如备自寻食活命吧?”

调信亦喟嗟悔叹!还有什么好说的?因此,每人分了两个儿子,一南一北,各奔前程了。

一夜头发白 荒唐梦亦醒

调信的梦到此,已是更残漏尽,五更天明时分了。及至醒来,揽镜自照,头鬓尽白,惘惘然无意于人世,贪染之心亦息,于是匍匐在大悲像前,忏涤不已。

回到蟹县,忆起梦中埋儿的地方,用手拨视,竟见一尊石雕弥勒像,欢欣的取出涤洗洁净,奉安于邻寺之中,回到京师辞去知庄师之职,倾其所有资财,创建了一座净土寺,勤修净业,临终安然往生!

后人诗诫之曰:

快适须臾意已闲,暗中愁里老苍颜;

\

不须更待黄粱熟,方悟劳生一梦间。

\

治身臧否先诚意,鳏梦蛾眉贼梦藏;

何似秋来清夜梦,时时合眼到清凉。

大贤与法海二禅师

大贤禅师,韩国人,他住于南山茸长寺,寺中有一尊丈六弥勒石像,贤师常常绕佛,奇怪的是石像亦随着贤师而旋转。

大贤禅师精通唯识法相,亦是一位三韩不可多得的瑜伽之祖。

景德王天宝十二年夏,天旱不雨,时贤师正于宫中讲金光明经。一天,吃罢晚饭,展钵很久,而净水迟迟而至,监吏责问供水者:为什么这么慢?供者说宫井枯涸了,要从远地汲水,故此来迟。贤师听说后道:“你们何不早说?”到了开讲时,贤师捧炉而祷。不久?宫井水涌,有7尺多高,见者无不惊讶不已,因而更名为“金光明井”。贤师自号青丘沙门。后人赞曰:

绕佛南山佛逐旋,青丘佛日再中悬:

解教宫中清波涌,唯识金炉一炷烟。

第二年的夏天,景德王又请法海禅师在皇龙寺讲华严经,大王驾国的慈藏法师,要礼见中国五台山的文殊菩萨,于唐贞观十年来到中国。初来时,在太和池边石文殊像前,虔诚的祈求了7天。梦中,见文殊菩萨授给他四句偈,醒后还记得分明,只是都是梵语,他自己却罔然不解其意。第二天,有一位沙门带来了一件绯罗金点袈裟及佛钵一具,佛头骨一片,来到慈藏法师身边问:“你有什么疑问吗?”藏师将夜间梦中所见及四句梵语告诉他。那位沙门问:“梵语如何说?”慈藏法师把梵偈说出来:

呵啰婆佐曩,德肄 怯呀;

曩伽哂伽曩,迭 庐舍那。

那个沙门将这四句偈译成中文说:

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

如是解法性,即见庐舍那。

沙门将所带来的袈裟及衣钵赠给慈臧法师说:“此乃本师释迦世尊之道具,汝善珍重护持。”又说:“你本国溟州界也有五台山,一万文殊常住在那里,你可以回去往见。”说罢,沙门忽然不见”

慈藏法师遍礼各地圣迹后,将欲东归时,太和池的龙神现身请师吃斋,供养了7日。临别,龙神对他说:“昔日,说偈的老僧,即是文殊菩萨也。”

慈藏法师于贞观十七年回到新罗,到溟州界五台山上欲见文殊菩萨真身,在山上住了3天,天气晦阴,不果而回,于元宁寺中见到文殊菩萨。

按新罗有净神大王的太子宝叱徒和他弟弟孝明太子,兄弟二人于太和元年一同隐入五台山中,见中台南下的山麓有青莲花开放,宝叱徒就在其地结草庵而住;其弟孝明太子到北台的山麓也见到青莲花开,也结草庵而住,兄弟二人,礼念修行,他俩在五台山曾见到五万真身:

——在东台满月山有观音真身一万常住。南台麓麟山有八大菩萨为首,一万地藏菩萨常住。西台长岭山无量寿如来为首,—万大势至菩萨常住。中台的风炉山毗炉遮那佛为首,一万文殊菩萨常住。北台相王山释迦如来为首,五百大阿罗汉常住。

文殊菩萨每日早晨现36形,两位太子见了礼拜后,并煎茶供养一万真身文殊菩萨。

净神大王驾崩,国人派了4位将军到五台山请他们兄弟回去,但是哥哥宝叱徒不肯回去。4位将军到孝明太子前三呼万岁,当时即现五色祥云,自五台山一直贯穿至新罗,7日7夜不息。国人循着光明到五台山来,迎接孝明太子归国即位,于神龙元年三月八日,在现万身文殊的地方,建了一所真如院。

佛国大金像

当泰国素可泰皇朝的时候,在曼谷北约70里的路远的地方,有一座亚裕塔亚城,城中有一尊五吨半重大金佛。

素可泰皇朝距今已100多年。那时北方毗邻的缅甸,突然大举入侵,泰军抵当不住,节节败退。当缅军南下将达亚裕塔亚城时,城中所有宝物,轻易的都运往别处,笨重的则埋藏于地下。可是,对这尊五吨半重的大金佛却难以处理,有人设法把它伪装起来:用三合土将佛像全身涂罩,外表看来,便成了一座泥塑的佛像。佛像伪装好了,便移置到湄南河边的一所破陋的小庙中。

不久,缅军来了,连曼谷都陷落了。这尊大金像由于泥土掩护,竞没有被识破,所以未沦入缅军之手,幸而度过一场劫运。

后来,华侨郑昭于泰北兴师复国,把缅人赶走后,建都吞武里,称郑王。郑王传位于其婿,今已9世。十多年前,那尊历尽沧桑无人过问的大金佛,才恢复了它本来面目。起初,佛像独处湄南河的一所破庙中,庙宇越来越破,年深月久,金佛频遭风吹雨打,住在附近的民众于心不忍,因此便把佛像移置到一家商店的仓库里暂行安置。这家商店也许受了金佛的护佑,生意一天天的兴隆起来,一方面仓库货物堆积日多,一方面也感到把这么大的“泥”佛像放置在仓库里不大妥当。于是,便用起重机把“泥”佛搬运到一座庙宇里。当起重机运的时候,起运人员不当心,竟把像跌了一跤,因而佛身脱落了一大块泥土。刹时,金光闪闪,原来竟是一尊大金像。

这尊大金佛后来被供奉于三友寺。该寺最初由三个中国人同心发愿建造,故名。

三友寺自从有了这尊大金佛,消息传闻远近,泰政府立刻派军警保护,大家化缘为金佛重建一所佛堂供养,如今已成为外人争来“观光”的目的地之一了。

水上漂来不沉的铜佛像

公元1949年,我在普陀山,亲目所见一尊佛像。是海上飘来的不沉佛像。那是太平轮失事后,有多少诲上渔人捞到不少沉没的黄金美钞,有两个渔船忽然远远看见很大的东西,随着海水波浪起伏着,隐隐而来。他们聚精会神看住那个东西浮水飘来,两个船合力来把那沉重的东西捞上来后,原来是用布包得很紧的,他们以为一定是黄金,这一下可以发财了。

这些渔翁打开包裹来一看以后,这一下把两家渔夫呆住了,因为既不是什么黄金美钞,更不是奇珍宝物,原来是一尊很庄严的廿几斤重的西藏式的铜佛像。他们真是大失其所望,只有自叹命运不佳,无福发财。不过还好,他们都是信仰佛教的人,虽然不是黄金美钞,得到这一尊很庄严的铜佛像,也算是很不容易。尤其是二十几斤重的铜像,不沉入海底,反而浮在水面上,随波飘流,从很远的地方浮到岱山,也是我们佛缘不小,能够捞到这尊佛像。因此两家现在也不想分黄金,互相争着要供养这尊佛像。两家互不相让,结果没有办法解决,由地方上转送定海县政府。因此轰动全县的军民,因为这又是科学家无法解答的问题。每天有数千老百姓前往焚香顶礼膜拜,弄得县政府的人员啼笑皆非。最后为了减少麻烦,把这尊铜佛像,送到普陀山供养,这是最合理的处置。当时县府派员送这尊铜佛像来山,最初是送到普陀山房屋最好的地方——文昌阁。那时江苏省政府就设在文昌阁,丁治磐主席和建设厅长钱召如居士等,皆亲自所睹。后经会议决定,这尊佛像应该送到前寺(普济寺)大殿供奉,因为前寺是祖庭之故。当佛像到前寺大殿时还特别热闹一场。笔者与一位研究科学的工程师许复成先生看过这尊佛像,因他不相信有此奇说。他说:“一定佛像上有什么可以浮水的东西,哪里有廿几斤重的铜像,能够浮水不沉下去的奇事”。结果详细的审察查看,那位迷信科学万能的先生,这时科学也失去作用,他这才知道佛法是不能解释的,更不能以凡情来测圣境。佛法是不可思议的,只好说他不可思议,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说明这尊佛像,为什么会浮起来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成语名称以眦睚杀人成语拼音yǐ zì yá sh...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