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在草原大漠中行禅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15 09:10:58
2007年7月26日,应清华大学企业班负责人之邀,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讲授禅宗智慧课程。我乘坐的是海航HU7621航班。飞机很小,每排3个座位,共有10排,另外在飞机的尾部一侧有几个座位。客机载客虽少,却动感十足,随着引擎的一声怒吼,飞机起跑、提速、升空,整个过程只有一两分钟,像是战斗机一样。这次在飞机上看到的云彩,也是最为壮观的一次。这次在飞机上看到的云彩,也是最为壮观的一次这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2007年7月26日,应清华大学企业班负责人之邀,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讲授禅宗智慧课程。我乘坐的是海航HU7621航班。飞机很小,每排3个座位,共有10排,另外在飞机的尾部一侧有几个座位。客机载客虽少,却动感十足,随着引擎的一声怒吼,飞机起跑、提速、升空,整个过程只有一两分钟,像是战斗机一样。

这次在飞机上看到的云彩,也是最为壮观的一次。

这次在飞机上看到的云彩,也是最为壮观的一次

这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暗示着这次内蒙之行,将是一次充满动感的旅程。

27日一天在速8酒店讲课。学员四十余人,都是来自全国煤炭企业的总裁和总经理。虽然大家是第一次听禅宗智慧课,但热情饱满,对禅宗智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一天下来,很多学员开始对禅宗智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只是可惜接触禅宗智慧的时间太短。

清华企业班学员与我的合影

课程在下午五时半结束。胡锁民院长在大厅等我。我到房间取了行李,坐胡锁民院长的汽车往包头方向进发。胡院长是清华大学国学班的学员,我本月1号在复旦大学的教室里为清华大学国学班讲禅宗智慧时,他听到我要到内蒙来讲学,就与我相约,今天特地从上海飞来呼市,要陪我在草原大漠中体验一番。

呼市到包头的跑离是一百五十分里,车程是两个小时。开车的是胡院长在呼市设计院办公室的陈主任,一个憨厚沉稳的蒙古人。陈主任的车子开得非常平稳。汽车驶出呼市,离呼市三四十公里的地方,就是历史上的敕勒川。那首著名的北朝民歌就是描写这里的景色的: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

呼市地势南低北高,北枕阴山。汽车行驶途中,在公路的北面,阴山的苍翠豁然在眼。

阴山山脉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省最北部,山脉呈东西走向,连绵1200多公里,南北宽50~10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天然分界线。从西向东分为狼山、乌拉山、大青山等。

阴山山脉在内蒙古高原上拔地而起,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在历史上是北方少数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夺取了这里,就可以以此为基地,进一步进攻中原。阴山的许多隘口是通往中原的要道。公元前三百年赵武灵王筑赵北界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经大青山、乌拉山、狼山南麓至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秦始皇万里长城,则是将秦、赵、燕北长城连接加固,增筑而成。汉代的长城,在这一段基本上沿袭了秦始皇长城,加筑塞外受降城等。王昌龄的名诗中,也有关于阴山的战争描写: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想起古代先民们在这里铁骑纵横,硝烟四起,征伐遍地,不禁令人感慨系之。

路上,胡院长谈起听禅宗智慧课程的感受,说这是自己要终身追随、体认的内容。学习了禅宗智慧,对人生的意义,有了迥然不同于以前的认识。

在阴山翠色的陪同下,一个小时之后,车到包头,往南而行。车过包头大桥,但见黄河之水,自天际而来,浩浩而东。虽然现在的水势还不大,胡院长说,每年的春季,黄河凌讯,声势威猛,掀天揭地,呼啸而来,河堤的两岸都面临着决堤的压力。

“包头黄河公路一桥”

在桥头,与包头市某区建设局的赵大山局长会合。大山的脸,轮廓分明,是一个壮实的蒙古汉子。在吉普车的引导下,夕阳西下时分,我们来到了距包头市四十公里外的窝阔台景区。这个景区刚刚开发,保持着较为原始纯朴的特色,与一般的闹哄哄的旅游区全然不同。

夕阳西下时分,我们来到了距包头市四十公里外的窝阔台景区

车到窝阔台景区的外沿,在一个蒙古包前停下来,我与锁民乘坐大山的越野车,前往中心地带。因为锁民带来的别克底盘太低,不能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就让陈主任和大山的司机先回包头去了。

越野车颠簸了二十分钟之后,来到窝阔台景区。熟悉的草原之夜的歌声在空中回荡。长风猎猎,使人陡生寒意。

窝阔台景区以窝阔台祭祀而得名。我们首先前往窝阔台祭坛。路的两边有一丛丛看似纤弱的红花,在风中点头致意。大山告诉我,这种植物叫杨柴。别看她枝茎纤,细弱不经风,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对固沙大有好处。柔弱者胜刚强,庄禅的妙理,在大漠小草的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美丽而坚强的杨柴

说话间,来到了窝阔台祭坛。窝阔台(1186年—1241年)是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前,窝阔台被确定为大汗继承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他在继承父亲的遗愿,扩张领土,一方面继续西征,一方面南下中原。他在位期成功完全征服了中亚和华北。1230年,窝阔台亲自伐金。1234年冬联合南宋攻蔡州,哀宗自缢,金亡。但与此同时,由于与南宋接壤,使双方的冲突日渐加剧,也拉开了双方往后四十五年不断争战的序幕。

窝阔台性喜奢豪,挥霍无度,嗜酒。1241年,窝阔台因为酗酒而暴毙。按照蒙古人的习俗,皇帝驾崩后,必须召开大会另选皇帝。当时蒙古大军正朝往欧洲的维也纳推进,这样一来,西征进程被逼中止。撤军之后,蒙古大军再也没有踏上这片土地。后来,追上庙号为太宗。在位期间,在漠北建设城市,在缺水处凿井,都对草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窝阔台是忽必烈的伯父。窝阔台在位13年,继位的大可汗为窝阔台的儿子贵由。贵由在位3年,后继的大可汗是忽必烈的长兄蒙哥。蒙哥为大可汗时,即有将南方领域整个支解的企图。先后与忽必烈分路进进南方。1259年军中疫疾流行,蒙哥死于合州(四川合江)城下,蒙古军将整个攻势放弃,宋朝才延长寿命十多年。 按照蒙哥原先的布置,以幼弟阿里不哥在国都镇摄。此人与皇室诸王权臣接近,也有西部汗国的支持。忽必烈则多年在华北主持民政,信用中国儒臣,与蒙古主流相去至远,不算能得人心。所以蒙古人推阿里不哥为大可汗,忽必烈当时正在开平,听了这个消息,就自立为帝,并且以阿里不哥“反”来诏谕天下。阿里不哥于1264年兵败被擒,忽必烈免除了幼弟一死。

窝阔台景区虽以窝阔台得名,窝阔台在今天的遭际却很一般,他的位置是在一座平平常常的蒙古中。蒙古包内无人值守,只是每天更换一次蜡烛。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只留下如此淡淡的一抹痕迹。

窝阔台祭处

拜谒窝阔台祭坛之后,我们返回到蒙古大厅。大厅是一个巨型的蒙古包。大厅的装饰风格,富丽堂皇。顶部饰以蓝天白云,使人置身其中,神游八极。

大厅顶部饰以蓝天白云,使人置身其中,神游八极

大厅东侧在路的两边,整整齐齐排列着蒙古包。当地人把它叫窝阔台大营。我们看了看里面的情况,发现这些蒙古包是砖石水泥结构,里面是一味的白色涂料。帐篷有的两两相连,配有电视、卫生间,现代气息较重,与宾馆的标准间并无不同,不免心生失望。

窝阔台大营:宾馆式渡假蒙古包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我们失望之余,纵目远眺,却惊喜地发现,在草地沙土上,零零星星地支着几个蒙古包。问了问服务生,她们说那里正在建造,还没有住过人。其中有一座已经在地上铺上了席子。我们立即前往查看,发现这是一个比较有原生态味道的蒙古包,就决定晚上在这里留宿。

这才是我们要找的蒙古包

驱车返回窝阔台景外没的蒙古包,已有一桌颇具蒙古风味的晚餐在等着我们了。

蒙古包的正中悬挂着成吉思汗的像,这是蒙古人的习惯。桌上,是牧民自制的酸奶;羊油做的馓子;土豆伴沙葱;香喷喷的炒米;金灿灿的黄油,清脆爽口的水萝卜,酸味纯正的奶酪,洁白柔软的奶皮,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大山说,蒙古人待客,必然有有酒,有歌,才算是尽兴。朋友来了,一定要痛饮一番。而饮酒之前,应先饮几碗奶茶,这样胃里形成厚厚的一层粘膜,不容易醉。

羊油做的馓子

奶茶是蒙古人自制,散发着透鼻的清香。上面撒上一层炒米,饮用起来芳香扑鼻而又清脆可口。奶茶不但可以帮助饮酒,还可以帮助消化。茶为碱性,肉为酸性,酸碱中和,可以互补。

面前摆的是九峰烧坊,是典型的蒙古粮食酒。见我看着面前的酒面露为难之色,锁民说:“这是你在课堂上说的‘般若汤’,喝了是可以增长智慧的啊。”既然如此,我也就端起酒杯,向两位表示感谢。看来,入了蒙古帐篷,不饮智慧汤,情理上是说不过去的了。

我们所在的地方叫展旦召,展旦的意思是木梁,是一种名贵的木头做成的木梁,而“召”,在蒙语中则是指“寺院”。蒙古的寺院很多,佛教与蒙古民族的生活水乳交融地化为了一体。大山说,自己从小就在草原上放牛。一个人要照看九十头牛。当年的条件非常艰苦,放牛时带一袋炒米,腰间再拴一只瓷缸,人随牛走,一走就是一天。饿了,就吃炒米;渴了,就喝泉水。如果没有泉水,就挤牛奶喝。牛奶喝不上,就在沙漠中随手拔一根草,把草根放在嘴里嚼,就能顺顺当当地度过一天。放牛时,整天和喇嘛们生活在一起。平常与自己谈的,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从那个时候起,自己对佛教就有基本的了解了。

这些喇嘛们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医生,熟知天文地理,草药品性。喇嘛们在吃饭时,平常只吃七八分饱。一个月中,有一次吃不饱,主要是为了排除体内的毒素;有一次则尽量吃撑,狼吞虎咽,把胃撑得膨胀、扩张到极限,以锻炼他们的生存能力。

谈起人种的遗传,大山说,小孩子屁股上如果有一块紫色的胎斑,那么就很可能有蒙古血统;脚趾的小趾上如果有像分开的纹理,有六指之像,则是满族人的血统。除了与汉族的渊源之外,蒙古人与日本人还有很大的血缘关系。蒙古人的一支即现在的日本人的祖先,从蒙古高原向东走,一直走到了日本海峡。蒙古语的元音有七个,与日本语的五个元音很是相近。从语言学的趣同性上,可以看出这两个民族血源上的关系。

我为在蒙古包里能感受如此纯正的民族风味,向锁民表示感谢。

我为能在蒙古包里感受如此纯正的蒙古风味,向锁民表示感谢

大山的朋友,三位蒙古族歌手,进来向我们敬酒。我早就听说过,到了蒙古包,蒙古人唱起一首劝酒歌,你要想不喝都不行了。因为我坐中桌子的正上方,第一个献酒的对象自然非我莫属。三位豪爽的蒙古人,在马头琴的伴秦下,唱得豪气冲天。虽然是用蒙语在唱,我照样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唱歌的人一边放声歌唱,一边双手捧上一只银碗,碗里盛满了酒。我接过酒来,按照蒙古人的习惯,用无名指醮着洒,敬天,敬地,敬父母,一饮而尽。大家都被我的豪爽感染了。

蒙古族朋友献歌

乘着酒兴,大山继续谈蒙古人的性格和历史。大山说,蒙古人崇拜原始骠駻的气性。苍狼、雄鹰、俊马都是蒙古人的图腾。蒙古人认为,男人就该像狼、鹰、马一样,雄健英武。以狼为例,狼分工负责,尽职尽责。在围猎时,有侦察的狼,有放哨的狼,有与猎物厮杀的狼。当年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狼的气质和精神。蒙古人称呼自己的祖先,把男的叫“苍狼”,把女的叫“鹿”。蒙古人认为,男人应该像狼一样,狼吞虎咽,耐饥耐苦;女人就应该像鹿一样,温柔胆小,要受到男人的保护和怜爱。

\

年长的蒙古汉子,拉起马头琴为我们助兴。他首先拉了一个曲子,辽阔悠远的音调中,隐隐地有一丝丝低徊惆惘,听了令人意随神往,似乎置身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有满天清丽如水的月色从空泻下。原来,他演奏的是蒙古的长调。随意抒发,了无节拍。必须用心灵感应,这是蒙古族的一个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后,嗄达梅林、蒙古宴歌,乃至于汉族的名曲梁祝,也在这位蒙古汉子的马头琴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第二轮劝酒歌又开唱了,这次用的是汉语,大意是:

草原在哪里?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你的目光里。

草原在哪里?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我的心里。

草原在哪里?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你的生命里。

草原在哪里?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我的梦里。

草原儿女相聚在一起,草原就在我们的歌声里。

今天在一起,明天有别离,草原草原祝福你,祝福你!

又是满满的一碗酒,我一饮而尽。等到其他人饮酒时,已是不胜酒力了。看到这个情况,我说:“既来草原,既然坐在蒙古包里,有如此妙歌,有如此美酒,怎能不痛饮尽兴?我要再听一首歌,再饮一碗酒!”

饮罢满满的第三碗酒献上来时,我自己也奇怪今天怎么这么喜欢喝智慧汤。三位蒙古族朋友与我合影时,我已经是满面生春的了。

三位蒙古族朋友与我合影时,我已经是满面生春的了

三杯白酒之后,开始饮红酒。满饮一盅,分明可以感受到葡萄的甘醇,便乘兴又饮了两盅。  我对大家说:“今天的欢乐,虽然只是一宵,但我会用十年、几十年的时光来回味它。”

十一点整,乘着夜色,驱车前往中心区的蒙古包。这里一片静悄悄,蒙古包里的游客,都已经熟睡了。

这里一片静悄悄,蒙古包里的游客,都已经熟睡了

摸着黑,每人抱一床被子,到了草丛沙地中的蒙古包。这个蒙古包还没有装修完工,没有电灯,大山拿来了蜡烛。我们将被子往地上一铺,就看见一轮明月,端端地挂在帐篷的门外。我们都感到没有必要再点烛照明了,就信步在外面走动。

草原的夜晚,风清月白,微风轻轻吹拂,每一寸肌肤都感到凉爽和惬意。白杨树、竹机、杨柴等树木,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草叶的芬香。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犬吠。各种虫儿,在草丛里清清亮亮地鸣叫,组成了一个天籁般的合唱。沙子分外的柔软,踩上去像是走在厚厚的绒毯上。

一轮明月,静静地贴在天穹上。我们坐在洁净柔软细沙上,静静地品味、享受着这草原之夜。

我们坐在洁净柔软细沙上,静静地品味、享受着这草原之夜

良辰美景,风月无边。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这是纷纷扰扰的城市中人,是作梦也想像不到的。

我们静静地坐在野外,将自己化成了一阵清风,一片虫吟,一天月色。

也不知过了多久,大家回帐篷休息。到了帐蓬里面,才发现蒙古包天窗的妙处。蒙古包正中央的天窗上,有一股清亮的月亮飞泻而下。虽然在帐篷里面,仍然会让你感到你与月色是如此的接近。

蒙古包的天窗

第一次来内蒙古,就着实体验了一番蒙古人祖先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让人的身心都可以安然休息的地方。

幕天席地,安然入眠,天地人三才,全然合一。

十八日的早晨,我早早地醒来,静静地起身到帐蓬外转悠。我们住的蒙古包,静静地伫立在黎明前的夜色中。

我们住的蒙古包,静静地伫立在黎明前的夜色中

锁民醒来后,出来与我会合,我们在沙地上,观看到了羊的脚印,风的足谜。对生活中沙漠中的植物的顽强的生命力,我们赞叹不已。

风,在沙丘上留下了足印

简单的盥洗之后,大山带我们骑上骆驼,向库布其沙漠进发。四匹骆驼拴在一起,向导骑着骆驼,走在前面。依次是锁民、我和大山。因为这些骆驼有的是新近买来的,还没有完全驯练好,为安全起见,就把它们拴在了一起。

沙漠之舟骆驼集结待发

沙丘起起伏伏,宛如大海的波浪,这就是为什么沙漠也叫瀚海的缘由。我们循着依稀可辨的骆驼脚印前行。一路上,在远处沙丘的顶端,总能看到一面面小旗子,迎风招展,这是为了指引道路而作的标记。向导教我们,骑骆驼时,上坡时身子前倾,下坡时身体后仰。我们照着做,过不了多久,就已经习惯,可以自在地骑着骆驼了。

在沙漠中骑骆驼

沙漠上零零星星有一些植物。有的杨树,上半截已经枯死,下半截仍然生机盎然。有的杨树,倒在地上,也同样抽青、长叶。这是春天栽种的树,被风吹倒,根已经扎下,因此倒在地上生长。零零星星的沙竹,点缀着荒漠,带来了一线生机。

零零星星的沙竹,点缀着荒漠,带来了一线生机

一小时之后,骆驼抵达沙漠中的绿洲。放眼望去,呈长条形的几百亩地上,各种绿色的植物蓬蓬勃勃地怒长。向导说,附近的一个村子,为了开发旅游,正在绿洲里打井。已经打了一百八十米,还是没有见到水。挖了这样的深度还没有见水,而这一大片植物却能生长,这实在是一个奇迹。在沙漠与绿洲的交界处,我留下了这张照片。不独天堂与地狱相距不远,生机与荒凉,也是如此的接近。

在沙漠与绿洲的交界处,我留下了这张照片

我们在绿洲边际的沙丘上休息,躺在上面,舒畅之极,时间似乎已经凝固了。不知过了多久,就见八十多只骆驼来了,它们是来这里吃草的。放养骆驼的是一位脸上布霜岁月痕迹的老人。

沙漠之舟进入绿洲

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骆驼,我很高兴,赶快与它们来一张合影。

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骆驼,我很高兴,赶快与它们来一张合影

我拍了一组骆驼吃草的图片。一大群骆驼在大自然中如此自由自在地吃草,使人情不自禁地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

骆驼在大自然中如此自由自在地吃草,使人情不自禁地洋溢着喜悦之情

骆驼生性胆小,如果是单独在吃草,发现不熟悉的人影走近时,就会慌慌张张地躲开。如果是三五成群地吃草,胆子就会大一些,它们会抬头看看我,又继续吃草。

如果是三五成群地吃草,胆子就会大一些,它们会抬头看看我,又继续吃草

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几乎被大家所遗忘,直到近年来旅游兴旺,骆驼的商用价值才被重视。方才在路上,向导说,骆驼胆小,生怕人打它。但如果不打它,又驯化不了。等我们到了绿洲时,向导把拴骆驼的绳子解开,将每只骆驼的两只前蹄绑上,只留出一个与身体相等的间距。这样骆驼既可以自由吃草,又无法大步奔跑,不至于走失。但尽管如此,锁民骑的那只骆驼还是受到了惊吓。由于没有解下脚镫,骆驼在吃草时,摇晃的脚镫碰到了它的身上,它以为有人在打自己,受了惊吓,开始跌跌撞撞地奔跑。向导发现之后,随后追赶,追了好大一段路,那只骆驼竟挣脱了脚绊,跑得更快了。过了好长时间,向导才把它给牵了回来。拴在一颗树上,它围着树不停地扬蹄,发出一声声吼叫,显然还在生气。

在这种状况下,不要说我们,就是向导也没法骑它。于我,我们来时的四只骆驼,回去的路上就只能骑三只。向导步行,牵着骆驼,在前面带路。

锁民、大山和我

看到连绵不尽、起伏不平的沙丘,大山劝我改签机票,让我今晚跟他一起,抱着铺盖,到沙子上睡觉,可以进一步感受大漠。或者连毯子都不要,整个人一丝不挂,把自己埋在沙子中。反正,在方圆几十里的地方,除了大漠长风,就是天边明月。人在这个时候,是完全可以返朴归真,成为大自然的一分子的。

由于我的日程排得较紧,还有很多事要做,我婉谢了他的盛情美意。我对锁民说,福不可享尽,花看半开,酒饮半醉。一天来的体验,已经让我对草原、蒙古包、大漠、绿洲、骆驼有了非常亲切的体验,还是留一些想像的空间,等着日后的重游吧。

但更惊险的还在后头。由于锁民骑骆驼不太便利,我们在返回时,到了中转站,决定改乘沙漠吉普。这种吉普车,底盘特高,轮胎是加大型的宽扁轮胎。点火之后,声音震耳欲聋。

这种吉普车,底盘特高,轮胎是加大型的宽扁轮胎,点火之后,声音震耳欲聋

驾驶员戴着墨镜,脸和胳膊都晒成了古铜色。脸部棱角分明,颧骨高耸,不用说,又是一条蒙古汉子。他在开车时,似乎除了加油,还是加油,速度奇快。吉普附冲时,如直坠深渊;吉普上坡时,如飞离天外。吉普车在深陷的沙坑和隆起的沙丘间,忽高忽低地前行,比冲浪还要惊险。这样穿越了几个沙丘后,我才知道为什么他要把油门轰到最大。因为只有这样,车子才能从底部爬到顶端,而一上顶端后,仍然需要加油。因为上到顶端,前面又是一个大大的谷底。

我坐在吉普的前排,对下坡时的路况看得还清楚,但对上坡后的路况则全然不知,根本不知道翻上这个沙丘后,在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好在驾驶员熟悉路况,经验丰富,胸有成竹。好几次,我们从座位上被颠得飞了起来,但每个人都牢牢地抓住车上的铁把手,竟是安然无恙。

最危险的时候,根据我的驾驶经验,是吉普飞越坡顶,不是往前直冲而下,而是必须要改变方向往侧面直冲而下的时候。驾驶员将油门轰到底,加油飞过坡顶,又要急转弯改变行驶方向。在平地行车,急转弯都是大忌,更何况是在沙漠中!在沙丘的顶端,来一个在几秒钟前根本不知道该驶往何处的急转弯,只要有丝毫的闪失,就会酿成翻车大祸。

人在江湖,身在车上,只好把安危交付给驾驶员了。当吉普车飞越沙丘的顶端,在空中急剧转弯,车身也因此倾斜四十五度角时,处在翻车与行车的临界点,我们仍安然端坐,岿然不动,出奇地平静。到了极度的动荡之中,人反而会平静下来,将一切付之度外。这就是禅定的力量吧。

吉普车在吼叫声中如飓风一样到达了终点。佛陀佑护,一切平安。

这张照片,算是这次沙漠冲浪的一个很好的纪念了

在包头黄河大桥边,陈主任的车已在相候。换车之后,与大山告别,我们直奔呼市。

路上,又停车看了看苦豆、竹机。苦豆的根是白色的,奇苦无比,牧民如果消化不良,拔一根苦豆放在嘴里嚼嚼,肚子立即就会好了。

苦豆的根是白色的,奇苦无比,可治消化不良

而竹机,则茂盛无比,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草原上比比皆是。

而竹机,则茂盛无比,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草原上比比皆是

告别草原、大漠,到了呼市之后,赴机场宾馆小憇。HU7622次飞机,由于机械故障,推迟了一小时四十分钟。由于有了大漠飞车的体验,我对机械故障,已经没有一点微小的担心了。

八点五十分,原定九点五分起飞的小飞机,因为乘客全部到达,就提前作起飞准备。飞机轰隆隆地退出原先的机位,继而在跑道上滑行。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怒吼,加油,提速,起飞。这一次,我特意看了看表,飞机从加大油门到腾空而起,只用了短短的三十秒。

载客三十三名的班机,飞上七千二百米的高度后,竟是非常的平稳。这也使得我得以闭目瞑想,把此次草原大漠之行的感受,点点滴滴地记了下来。

一个半小时后,飞机准点着陆。着陆的幅度太大,着陆后好像还有急刹车,与沙漠中的吉普车陡地刹车的感觉相同。至此,这趟动感十足的草原大漠之旅,才算是圆满结束了。

在草原上,在大漠中,在看起来没有禅的地方,用好奇心、平常心、感恩心,去感受,去体验,去行走,这样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感受到自然的神奇,感受到佛法的真谛,感受到禅的三昧。

禅,不是“问”出来的,也不是“辩”出来的,而是要用坚实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

我将继续行走下去,把我的脚印,留在这莽莽苍苍的大地之上。(信息来源:佛学研究网)

\

吴言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

以筦窥天成语名称以筦窥天成语拼音yǐ guǎn kuī tiān...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

以筌为鱼成语名称以筌为鱼成语拼音yǐ quán wéi yú成...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语名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