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在家众学佛应知礼仪式规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17 09:05:47
在家众学佛应知礼仪式规

在家众学佛应知礼仪式规

\

第一条:寺庙内的一针一线,不得取用。(若受师父馈赠物品,得捐款于功德箱内) 第二条:不得摘取寺院山上之水果。 第三条:入佛堂不得吸烟、穿拖鞋、皮鞋、吃零食。 第四条: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入寺院不塌门槛。子曰:君子不入中门,行不履) 第五条: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态,东张西望。 第六条: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或躺、或窝、或跑跳。 第七条:于佛堂内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擦鼻涕。 第八条:入佛堂拜佛绕佛可得五种福德(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好声音;三、得升天上;四、得升王侯家;五、得涅槃道。绕佛方向,应右绕为吉也。拜佛后当即退出,切勿喧哗) 第九条:寺庙内用食,当得捐献。(平时到寺院用餐,皆得捐献功德金,因所食之物,皆为十方善众所捐献的,不应白吃的。非出家人不得受供养) 第十条: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衣物衣帽手提袋置于地上,而后在行顶礼拜佛。(切莫将皮包等放置于佛桌上) 第十一条:佛堂中央,不得站立或礼拜。(佛堂中央位置,是主持礼拜位置,一般人请勿站立或礼拜) 第十二条:入寺院,服装要整洁朴素。切莫穿超短裙以及露胸露背的衣服,有失礼仪,且跪拜礼佛时相当不雅观,有碍佛堂庄严。 第十三条:勿让小孩在佛堂内奔跑嘻戏。 第十四条:入佛寺不可大声说话。 第十五条:入寺应念“阿弥陀佛”向师父问讯。(凡遇师父问询答:“阿弥陀佛”,不可直称师父法名,凡答谢师父或向师父赔罪,皆说声“阿弥陀佛”,而不说“谢谢或者对不起”等,向师父告别,应说“弟子向师父告假,阿弥陀佛”,不可说再见) 第十六条:皈依弟子入佛寺应向师父顶礼。(于行路中,与师父相遇,应停足向师父闻讯后离去,不得闪避而过。特别是凡受过五戒菩萨戒之弟子,遇到出家师父,定要跪拜顶礼师父一拜,若不拜就犯戒。向三宝顶礼,乃在消除我慢,我执,我相之心,而能养成谦虚恭敬之性,亦可消除业障) 第十七条:入师父房间之礼节(入师父房间,应叩门三声:若不应声,则表师父在内有事或休息,不得强入,可即离去) 第十八条:对师父顶礼应知(凡师父在刷牙洗脸理发睡眠吃饭打电话写字皆不应作礼,在马路上亦不得作礼,问询即可) 第十九条:奉师父饮食之礼(奉饮食于师,应两手高捧奉食,食物要洗净,若吃过剩的食物不可让师父食用之,是为不敬罪) 第二十条:与师父谈话之礼(与师父谈话,不得面对师父,应测立或侧坐,亦不得与高处立,或大远立,对师父谈话应清晰小声、和颜悦色,师父讲话不得插嘴) 第二十一条:师父用物,不得用(师父之座位、床、及师父之衣、物,不得作用) 第二十二条:随侍师父之礼(师若坐,应当在旁站立,若不命坐,不可坐。站立时,不得靠壁斜立,对师父不敬) 第二十三条:对师父的尊称(若有人问汝师之法号,应当说上某下某,不可直呼师父法号) 第二十四条:入佛寺用餐之礼节(不得争座位,亦不得高声呼叫,仔细听师父阅读过斋需知,按照寺院规定过斋) 第二十五条:在寺院过夜应知(到寺院住宿过夜,听到师父打板通知大众入睡时,应熄灯上床睡觉,不得再打开电灯看经书或者交谈闲聊,果真不能入睡,要打开电灯看书也可以,但你需要缴电费或者自由捐献功德金给寺院,如此才不至于犯了盗用常住的戒规) 第二十六条:在佛寺内用物要节省(凡在寺院内用水用电用物都应该尽量节省,寺院内一切物品皆属于公物,为十方常住物。故身为一寺之主之主持动用公物作为私用时仍需付出钱来,纵使你在寺院捐献一千万元,就连打一通电话一块钱你也得照付,因为捐钱是你的功德,打电话电话费是公家的,是不相关的,公私要分明,需知“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绝非虚言) 第二十七条:在佛寺庙内刷牙洗脸时,不要面向佛金身或者出家师父。 第二十八条:勿将寺庙当观光地区(踏进寺院内为礼拜佛菩萨,消除业障,需心存恭敬虔诚,万不可在佛寺内随便大笑或嬉皮笑脸) 第二十九条:礼佛之前应洁净身体。 第三十条:礼拜之前勿吃荤食、腥味、烟酒。 第三十一条: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 第三十二条:拜佛姿势要庄严正确,不可倾斜不正。 第三十三条:徒弟与师不可同拜一人(应待师父礼拜完毕后,弟子方可礼拜) 第三十四条:持佛像不得向人作礼(若自己已手持佛像,不得向人行礼打招呼,而手持佛像,一定不可低于腰部,得在腰部以上方可) 第三十五条:拜佛不一定要点香(到寺院礼佛不一定要点香方可显出诚心,佛教最大的礼节是向佛行五体投地礼) 第三十六条:不可用嘴巴吹三宝物经典(若经典上有灰尘可用干净的布擦拭,经典放桌上时,不可放在桌子边缘,要放桌内) 第三十七条:供桌上不可乱放杂物(佛桌上平时应该擦拭干净,除放置佛像、香炉、佛灯、烛台、花瓶以外,其他物品不可放置在佛桌上。香炉中的燃烧完的香枝每天早上可以拔掉,收集成袋后,在拿到金纸炉内烧掉。佛前供花要每天换水一次,花谢之后,应拿去晒干,再丢弃于干净的大河沟内,或埋放于山上) 第三十八条:有人诵经,请勿在旁走动,或站在中央照相(即使佛寺本身请人拍照留念,应指定拍摄者在法会道场的两旁,左右拍照即可,绝不可切入中央拍摄,实相当不敬) 第三十九条:点香勿用口吹,勿用鼻闻(以手或扇打熄为宜;佛前点香不需要执着几只,法无定法,法无执着,心诚礼拜为要,无诚礼拜亦枉然,有诚心无香礼拜亦可感) 第四十条:佛教经典不可乱放(佛经不可放置在夫妇房间内,或者地下室厕所旁,应放置于书桌上或者书柜上,但要高过于腰部才可以,切不可超出桌缘,我们要用双手捧经,不可用单手,要超过腰部,手要洗干净,敬经如敬佛,不可马虎。此外经典平时最好用一块干净的布遮盖住,免染灰尘,若经书破了,定要修齐补完整) 第四十一条:在寺院浴室内不得小便洗衣 第四十二条:入厕勿穿鞋,需换穿拖鞋 第四十三条:睡时应吉祥卧(吉祥卧即身体向右侧睡,脚稍弓,左手放于腿上,右手弯曲放于头部下,吉祥卧能令身心安稳,睡不昏沉,夜无恶梦) 第四十四条:在佛寺内协助工作后,不可私带物品回家(需知来寺院帮忙工作,是在为自己种福田,功德是自己的,而寺院物品则是十方善信供养,即使寺院食物吃不完,可分配给大家,那么大家自己将物易钱,投入功德箱。纵使其中工作,打破碗筷、花瓶或者其他佛寺物品,还是要照常赔钱,再买个新的来补换) 第四十五条:法师讲经开示,不得讲话打瞌睡。 第四十六条:供养师父物品或师赠物,当双手跪求领受。(平时应该站立在师父身后两步距离,不可与师父平行站立) 第四十七条:顶礼师父应面向佛位或正位(应朝着佛像的方向跪拜,若无佛像,亦应朝着入门处所对的方向跪拜,一般顶礼一拜即可!因佛弟子顶礼佛陀一拜而已。) ——根据《居士须知》略作删节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成语名称以玉抵乌成语拼音yǐ yù dǐ wū成语...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