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9)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20 09:06:45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9)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戊二明性本具相分三。已初当机疑请  如来常说等三句,是阿难引佛昔日权教之方便,以启今日之疑端。佛昔以因缘和合之里,破外道自然之说,属于权巧方便,非了义大教。本经阿难既请成佛法门,佛亦许以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9)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戊二明性本具相分三。已初当机疑请

  如来常说等三句,是阿难引佛昔日权教之方便,以启今日之疑端。佛昔以因缘和合之里,破外道自然之说,属于权巧方便,非了义大教。本经阿难既请成佛法门,佛亦许以宣胜义语,故显四科七大,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本如来藏,既非因缘,亦非自然。奈阿难示同凡情,执权疑实,故曰如来昔日常说,和合因缘。因是正因,缘谓助缘,因亲缘疏。有情世间以业力为因,父母四大及根识为缘,和合而生此色身。器世间则以种子为因,四大及人工为缘,而生诸法。正觉世间,以发菩提心为因,六度万行等为缘,而生诸佛菩萨。是谓一切世间种种变化,无不皆由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别离而灭。在阿难意,以为外道计执,法本自然,佛排摈之,理所当然;但诸法因缘生,是佛昔日金口亲宣,云何亦俱排摈,谓一切法,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我今阿难,实在不知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之义,究竟属何所宗。惟愿如来慈悲愍怜我等惑深智浅,不知斯义所属,而再次开示我等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中道有但中与圆中之分。若超出空有二边,不具诸法,但有中道,谓之但中。若即空有二边,是名中道,圆具诸法,名为圆中。若但谈真俗,不名了义;必三谛圆融,方是了义。中道了义,是真实法,故无戏论。前文七番破妄,十番辨见,乃至会四科皆藏性,无非开示中道了义,无戏论法。今阿难再以此请,无非欲佛详细开示,以决众疑。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己二诃诫许宣

\

  汝先厌离等三句,是佛按其请意。佛告阿难:汝先自淫室归来,即悔恨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正是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阿难,破妄显真,摄事归理,即相即性,四科相妄性真,本如来藏。藏性不变,故非因缘,藏性随缘,故非自然。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正是第一义谛,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如何汝阿难,仍不弃舍,昔日小乘权教,而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阿难虽则多闻,不肯真修,执名著相;我今虽应汝所求,为说非因缘非自然,了义之教,汝不但未能领悟,反疑佛语,今昔相违;诚如说药之人,虽熟读药名,一旦真药现前,而不自识,未能分别,药之真伪。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此是诃责,汝今谛听,是诫听;我当为汝以下,是许为宣说。佛谓:我当为汝阿难,及与法会大众,分别开示,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同时亦令当来发大心、修大乘者,皆得通达实相之理。

  大乘对小乘言,小乘但明人空;大乘明人法皆空。天台宗说大乘有四教差别,藏通二教之大乘教义,与小乘同。藏教观无常苦空,不净无我,是小乘;若发菩提心,修事六度,是大乘。将在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坐,而成佛道,转生灭四谛法轮。通教明诸法本空,三乘共禀,唯发心不同,而分大小乘。大乘进修理六度行,将于七宝菩提树下成佛,天衣为座,转无生四谛法轮。别教明中道,非二边,唯菩萨法。本无量四谛,修无量行,将于莲华台世界成佛,以大宝莲华为座,相好无量,转无量四谛法轮。圆教即二边是中道,本经所诠,法法皆藏性,正显大乘圆教。纯是佛法,示无作四谛,明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为利根大士,转无作四谛法轮。实相,亦有四教不同。若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寂灭无相即实相,是藏教义。若说诸法无相,无人无我,无生佛相,无生死相,亦无涅槃相,是则名为实相,是通教义。若言实相无相,无有相,亦无空相,名为实相,是别教义。若云:实相无相,无所不相,法法无非实相,是圆教义。此经明四科即藏性,正是圆教义。阿难闻佛呵责诫听,并许为宣说,大乘了义实相之教。故默然钦承佛之圣旨。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己三正为开示分二。庚初牒疑说示分二。辛初就法破妄

  初二句是牒阿难所疑,若彼大性等四句是破非和合。若和合者以下,是破和合。佛恐破和合后,阿难再转计非和合。故先破非和合,后破和合。若谓彼四大之性,非和合者,则不能与世间四大之相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此是执性迷相,有违俗谛理。无而忽有曰变,有而忽无曰化,吾人由四大而成之色身,以业识为因,父母为缘而生。一期寿终而死,死后复生,生而复死;生生死死,犹如旋火成轮,无时终止。外之器世间,亦由四大和合而生,四大离别而灭;由始至终,终而复始,从生而灭,既灭后生,生生灭灭,相续不已。故内外四大之相,皆生灭变化,未有休息。若谓四大之性是和合者,则应同于四大之相,生灭不已,是执相迷性,有违真谛理。殊不知四大之性,本如来藏,藏性不变随缘,故能安立三种世间,诸有为相;藏性随缘不变,即相即性,即事即理。相从性起,相不离性;相是性中之相,性是相中之性,性相名殊体同,何来非和合,非不和合之戏论?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辛二借喻显理

  水遇冷缘而结成冰,遇暖缘还复为水。水之湿性不变,喻藏性;冰水之相,总喻七大;以藏性不变随缘,随于染缘,则成九界七大,障碍重重,如水成冰,阻塞不通。若随净缘,成佛界七大,圆融无碍,如冰还成水,畅通无碍。以藏性不变,故不坏俗谛理;藏性随缘,故不坏真谛理。随缘不变,是即有即空;不变随缘,是即空即有,空有不二,真俗圆融,即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庚二历大别显分七。辛初明藏性即地大分三。壬初破妄执

  地大之相,有粗有细,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若分析微尘为七分,名极微;再分极微为七分,则名邻虚。即此分析极微七分,所成之邻虚尘,便是色之边际,不能再分矣。若再分此邻虚,即归于空,而成空性,已非色相。若然能析色成空,当知虚空,亦应出生色相。诚如汝阿难而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邻虚尘亦色法之一,应和合成;汝今权且观察,一邻虚尘,是由几许虚空,和合而有?虚空无形,云何能合成色?或谓:诚然不能合空为色,唯有合色方可成色,然则该是邻虚合于邻虚矣。但二尘和合,便由细变大,已非邻虚,故曰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既能由邻虚尘分析入空,当知即是色相出生虚空,然则究竟用几许色相,和合成空,若色合色时,则愈合愈大,如何成空?若空合空时,则愈合愈空,如何成色?合色既不能成空,合空亦不能成色,则汝说世间一切,皆由四大和合而有,义云何成?色相犹可分析成空,虚空如何能合成色;空既不能合成色,色亦不能和合成空,可知世间一切,非和合有。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

以火救火成语名称以火救火成语拼音yǐ huǒ jiù huǒ成...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

以泪洗面成语名称以泪洗面成语拼音yǐ lèi xǐ miàn成...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

以玉抵鹊成语名称以玉抵鹊成语拼音yǐ yù dǐ què成语...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以煎止燔...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