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九)-海仁老法师(12)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20 09:13:25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九)-海仁老法师(12)  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傍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彼被魔鬼附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九)-海仁老法师(12)

  口中常说,神通自在;或复令人,傍见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实。赞叹行淫,不毁粗行,将诸猥媟,以为传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风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积劫精魅;或复龙魅;或寿终仙,再活为魅;或仙期终,计年应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彼被魔鬼附身之人,口中常说,神通变化,自在无碍等事,以慰贪求神通之人。或复令人,傍见佛土,以证明自己是佛;此皆魔力,为迷惑人,所现妄境,非真实有。尤其赞叹淫欲,不毁粗鄙秽行,将诸卑鄙猥媟之事,以为传法,更是魔鬼伎俩。此名天地大力山精以下,是出其名。天地之间,山海河土,以及一切奇草异木,受天地之灵气,盗日月之精华,积年累月,时久成精。或是守天宫,守伏藏之龙,窃盗物之精而为妖魅;或是修仙者其寿终复活为魅;或其寿虽尽,其形不化,而为其他怪物所附,而成妖孽;年老成魔,为魔王眷。恼乱是人以下如前释。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入灭,研究化性,贪求深空。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终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空善男子处,敷座说法;于大众内,其形忽空,众无所见,还从虚空,突然而出,存没自在。或现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气;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诽谤戒律,轻贱出家。口中常说,无因无果,一死永灭,无复后身,及诸凡圣。虽得空寂,潜行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拨无因果。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辛九贪深空想

  心爱入灭,即贪求深入寂灭空境,而研究万物,变化之体性,务求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之深空妙境。仅此一念,即招魔至,敷座为彼说法。于大众内,其魔所附之人,其形忽空,众无所见,是显即有即空。还从虚空,突然而出,是显即空即有;或现其身等六句,是显即染即净。诽谤戒律,是毁法;轻贱出家,是破僧,亦即破坏世出世因;口中常说等五句是破坏世出世果。此等以断灭为空寂,认为不受身后苦乐果报之人,往往潜行淫欲,受其欲者,亦持断灭之见,故亦得心空,拨无因果。此名以下,是出拨无因果,生大邪见之魔鬼名。日月为黑气相迫曰薄,蔽其精耀曰蚀,日月各有精华之气,周遍散注,当其薄蚀之时,日月精华,直贯于地,地上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等,得此精华,便可长生,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者,则为仙。年老成魔以下,如前释。

\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长寿,辛苦研几,贪求永岁,弃分段生,顿希变易,细相常住。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竟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生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好言他方,往还无滞;或经万里,瞬息再来,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处,在一宅中,数步之间,令其从东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现前。

  辛十贪长寿想

\

  由于在三摩地中,忽然生起心贪长寿之想,故辛苦研究,几微动相,务求于尽,舍弃凡夫有形之分段生死,而欲得圣人,变易无形之生死。无形生死,但心念迁变,其相微细,虽属生死,行者希此细相得以常住。即此一念贪心,便为魔所乘,飞精附人,来彼贪求长寿者处,敷座说法。好言他方等六句,是显神通自在,行远若近;或于一处等六句,是用魔力,令他人行近若远。因而取信于人,或疑此魔所附之人,是佛出现于前。

  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我生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属,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发心者;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或不因师,其修行人,亲自观见,称执金刚,与汝长命;现美女身,盛行贪欲,未逾年岁,肝脑枯竭。口兼独言,听若妖魅,前人未详,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恼乱彼人,以至殂殒。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彼被魔所附之人,口中常说,十方众生,皆是吾子;显其未有众生之前已先有。我生诸佛;显未有佛前彼已先生。我出世界,显未有世界前,彼已先出。我是元佛。显其寿命之长远,正投贪求长寿者所好。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显修行无益,是毁正行。此名住世自在天魔,即欲界第六天波旬魔王。虽别有天宫,但属他化自在天摄。使其眷属,即前之飞精附人,梵语遮文茶,译云嫉妒女。以及四天王所管辖之毗舍童子,即毗舍遮鬼,译啖精气。未发心者,明其未归信三宝,未发心护法,而害人之恶鬼。此等恶鬼,利用行者受阴虚明之定心,以资邪慧,或啖彼行人之精气,以助长魔躯。无须飞精附人,不因被魔所附之师,其贪求长寿之修行人,亦能亲自观见魔王现身,口称执金刚坚固之术,与汝长寿等。然后又现美女身,引诱迷惑,修行之人,盛行贪欲。未及一年或半岁,此求长寿之人,便肝脑枯竭,一命呜呼。口兼独语,即魔鬼隐其身形,与行者同床共语,余人不见,以为行者独自言语,他人听之,如妖魅声。前人未详,指前因师受惑之人,未详其师,是魔精所附,以致弟子与师,多陷王难。未及遇刑,先已干死,是指不因师而与美女盛行贪欲之人。二者皆足以恼乱定心,甚至色身殒亡。汝等当觉等四句释如前。

  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体,或自现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觉。赞叹淫欲,破佛律仪。先恶魔师,与魔弟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

  庚三结过劝示分二。辛初结十魔过恶

  佛在世时,魔王每欲破坏佛法,但摄于佛威,不逞所欲。佛将涅槃,召众魔嘱咐,拥护佛法。其中有魔誓曰:我待佛灭后,依教出家,著汝袈裟,坏汝佛法,其可能否。佛即垂泪曰:无奈汝何。故今佛告阿难,当知是十种魔,于末世时,在我法中,出家修道,希图破坏佛法。或附人体,指前九境;或自现形,是第十境。正遍知觉,是佛果,彼等十魔,皆自言已得无上涅槃。行者当知,凡现身说法,自称已成佛者,必魔无疑。魔王不但赞叹淫欲,亦赞淫怒痴,以破坏佛所制戒,以及三无漏学。先恶魔师,即前十种为魔飞精所附之人,与其座下,受魔所惑之弟子,以淫传淫,谓之淫淫相传。近则九生多逾百世,谓佛灭度后,九百年至一万年之间。末法时代,去圣遥远,必多如是邪精,于佛法中出家,破坏佛之正教。往往用其魔术魅人心腑,令真正修行之人,迷惑不知,堕其魔网。使佛弟子,成魔眷属,命终之后,沦为魔民,失却昔日,所修正遍知觉,而堕无间狱,求出无期,宁不可悲?是以末法众生,根薄障厚,以其修定著魔,毋宁老实念佛,故百丈大师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其意在此。

  汝今未须先取寂灭,纵得无学,留愿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众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见。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语,名报佛恩。

  以上正结十魔过恶。以下是,佛嘱弟子,留愿护法。佛劝阿难勿取涅槃,纵然证得无学之道,仍须留在人间,入彼末法,救度众生。正心,谓发无上菩提正觉之心,深信,谓信众生本具佛性。佛意谓末法时代,不少能发勤求无上菩提正觉之心者,彼等虽信心坚固,志在成佛,其奈末法,魔强法弱,邪说丛生,偶一不慎,即被魔惑,失于正念,沦为魔眷。故劝阿难,应发大慈悲心,于末法时代,与众生正见之乐,拔众生邪见之苦。令不著魔,而得正知正见。佛云:我今度汝阿难,已出生死。阿难已断三界六品烦恼,自此修证,必成无学,当出生死。若能遵守佛语,勿取涅槃,留住世间,将佛语传示末法,救度众生,是则名为报答佛恩。古德云:假使顶戴恒沙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是则不名报恩者。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想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缘,迷不自识,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开悟斯义,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辛二结想阴所招

  如是以前十种禅那中所现魔境,皆是想阴所覆,观智与妄想,交锋作战,互为胜负;因妄想胜,故现如斯魔事。众生顽固愚迷,不自忖德量能,逢此魔境因缘;不但惑魔为圣,且自言已得无上涅槃,大妄语成,殃堕无间。汝阿难及诸回小向大,大阿罗汉等,必须将佛今日所说之言语;于佛灭度后,传示末法,遍令一切众生,开悟斯义,勿堕魔网,无令天魔得其方便,以保护行者正心,覆护所修正定,使其渐次增进,深入圆通,直至成无上菩提之道。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终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成语名称以眦睚杀人成语拼音yǐ zì yá sh...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