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21 09:08:56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阿难,譬喻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取尘象,名嗅闻性。  子三明鼻入即藏性  能知香臭名鼻入,亦即鼻根。能分别香臭便是鼻识。今明鼻入即藏性,是指鼻根,非指鼻识。  鼻亦人体五孔之一,若然畅通,则不独呼吸平衡,且能闻诸香臭气。今有人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三)-海仁老法师(2)

  阿难,譬喻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取尘象,名嗅闻性。

  子三明鼻入即藏性

  能知香臭名鼻入,亦即鼻根。能分别香臭便是鼻识。今明鼻入即藏性,是指鼻根,非指鼻识。

  鼻亦人体五孔之一,若然畅通,则不独呼吸平衡,且能闻诸香臭气。今有人急畜其鼻,畜者缩也,是人无故急缩其鼻,缩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疏通呼吸之气曰虚,闭塞出入气息曰实。由于急缩之风而成冷触,因有冷触,而分别气息之虚实。如是乃至,吸入各种香或臭之气,冷触与诸香臭气,固是鼻之劳相,即此能闻之鼻入,与所闻之劳相,同是菩提真心中,瞪发之劳相。因于通塞以下,是明嗅性之来由。通塞亦最初迷真起妄之境界。晦昧为空,是通之始;结暗为色,是塞之始。此通塞二种妄尘,引发闻性而居其中;再由此闻性吸取此妄尘,如是由境牵心,因心取境,色心和合,而成鼻根,遂有嗅闻之性。下文: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黏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亦明鼻根生起之由,此即因缘生法。

  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则无闻,云何发明,香臭等触?若从根生,必无通塞;如是闻机,本无自性。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此明闻性,离尘无体,非自生,非他生,非自然生。是故知无生,当体即空,是显空如来藏性。

  由尘发知,若离尘境,即不能显能闻之性;其闻性即圆归一心,如瓶破空归太空,别无独立体性,故曰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等四句是破。何以故以下是释。通塞二尘,亦性相乖离,互不并立;若谓闻性,从通尘来,塞时无通,闻性既随通尘而灭,云何又能知塞?反之,若闻性是从塞来,通时无塞,则闻性已随塞灭,云何又能发明香臭等触尘?若闻性从鼻之浮尘根而生,则必然无须通塞二尘;然无此二尘,则无以显示鼻之闻性,闻性离此二尘,另无独立之自体。若闻性是从空出,则鼻入已非能闻之性,而成为所闻之境;此从空出之闻性,当反嗅汝阿难之鼻,今事实不然,能闻者是鼻,而非是空;即使空是能闻,则属空自闻,何关汝阿难之鼻入。由是可知,鼻入嗅闻之性,非根生,非尘生,亦非空生,当体即空。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前二句是明因缘即假,显不空如来藏;后二句明因缘即中,显空不空如来藏。鼻入相妄性真,本如来藏。三界众生不知,执相迷性,遂成肉鼻或天鼻。二乘悟鼻入即空,而成慧鼻;菩萨悟鼻入即假,而成法鼻;佛悟鼻入即中,而成佛鼻。周利槃特迦,悟鼻入即空,故成无上道。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由甜与苦,显此舌根,不动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二种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

\

  子四明舌入即藏性

  舐吻之舌,指浮尘根;今明舌入即藏性,是指胜义根。吻是口之两角,熟舐即久舐不止。有病之人,口中苦涩,无病之人,口有微甜。由于舐吻之时,知有甜苦,若舌不动,则口中淡性常住。甜苦是有味,淡性是无味。佛云不量但有味无味,全属虚妄,同是舌入之劳相;即能知有味无味之舌根,以及因熟舐而有甜苦之劳相,同是菩提心中,瞪发劳相。因甜苦淡以下,是释知味性之来由。甜苦及淡,亦最初迷真起妄之境界相。于无同异中,炽然成异,是甜苦初相;因异立同,为淡之初相。二种皆属妄相,谓之妄尘。由于二种妄尘,引发舌之知觉,居于其中,名发知居中,即以境牵心。再由此居于妄尘之中之知味之性,吸取此甜苦淡相,是由心取境。如是色心和合,而成胜义根之舌根,而有知味之性,此皆明因缘生法。

  此知味性,离彼甜苦及淡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如是尝苦淡知,非甜苦来,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甜苦来,淡则知灭,云何知淡?若从淡出,甜即知亡,复云何知,甜苦二相?若从舌生,必无甜淡,及与苦尘,斯知味根,本无自性。若于空出,虚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关汝入?

  此明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能知甜苦淡之舌根,是托尘而显。若离妄尘,则别无体。非从甜苦来,是破他生;非自根生,是破自生;不于空生,破自然生。若知味性以下是释。甜苦与淡,亦不并存。若谓舌知味之性,是从甜苦来,则淡时无甜苦;此知甜苦之性,既随甜苦而灭,云何又能知淡。反之,此知味之性,是从淡来,甜时无淡,此知味性,应随淡亡,云何复能知甜苦二相。若谓知味之性,是从自己舌根而生,应必然无须淡苦之尘;然无甜苦淡,则此知味之根性,即圆归一心,另无别体。今之所以有知味之性,全由尘发知。又不能说,知味之性,是从空生;空本无情,何能生有情之知?即使空能生知味之性,则自属空知,非汝阿难口知。故曰:虚空自味非汝口知。由是可知,舌之知性,既非尘生,亦非根自生,更非空生,是故知无生,无生即空,是显空如来藏。

  是故当知,舌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初二句明因缘生法即假,显不空如来藏;后二句明因缘生法即中,显空不空如来藏。舌入相妄性真,本如来藏。藏性不变随缘,非生而生;藏性随缘不变,生而无生。众生不知,舌入即藏性,而成肉舌天舌。若悟舌入即空,则成慧舌;悟舌入即假,则成法舌;悟舌入即中,便成佛舌。憍梵波提悟舌入即藏性,故能法眼清净。

\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

  子五明身入即藏性

  手属于身根,由身根与外尘合而成触今假设有人,以一只冷手,触于另一热手,若冷势盛而热力弱,则热手将变成冷;反之若热力强而冷势弱,则冰冷之手将变成热。如是以此两手相合,而能觉知冷热之触,以显身入,离冷热二相时,仍有觉知;即离合二相,同是身根所对之境。由于冷热相涉之势力成就,故身根之劳相,是因于冷热之触。不但冷热之相,是身根之劳相,兼此能知冷热之身根,以及冷热之劳相,同是菩提真心之中,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以下,是释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之由。此中离合,亦最初迷真起妄之境界相。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是有离合之始。若离若合,皆虚幻非真,谓之妄尘。由于离合二种妄尘引发知觉,居于二种妄尘之中;再由此觉知,吸取此尘象,如是由境引心,因心取境,色心和合,故成身根,而有知觉之性。下文云: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搏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此皆因缘生法。

  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时来,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元无自性。必于空生,空自知觉,何关汝入?

  身根对触,或离或合,皆有违顺。如冬天遇寒是违,合暖是顺;离寒是顺,离暖是违。违顺是相,离合属尘。尘本无知,因身方知;身知无相,藉尘方显。若离于离合二尘,则此身根觉知之性,便融归一心,再无别体,其体即如来藏性,原无生灭去来。是故当知,是身根觉知之性,既非从离合而来,亦非因违顺而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是破非他生,非自生,亦非自然无因而生。何以故以下是释,若谓身根之知,从合而来,离时无合,当随合灭,应不觉离;若因离有,合时无离,知既随离而灭,云何又能知合;若从顺来,应不知违;若因违有,应不知顺;因离合违顺,互相吞灭,不能并存。今身之知,既能知合,又能知离,更知违顺,故知非从违顺离合而生。若谓身知,生于浮尘根,必然无须离合违顺之境;但身之觉知,藉尘方显,离尘则别无体性,云何离尘独于根生?又不应言,身之觉知,必从空生;即使无情之空,能生有情之觉知;则觉知属空,空自有知,何关汝阿难之身入。是故当知,身知非从尘来,非因根有,非从空出,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是显空如来藏。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

以疏间亲成语名称以疏间亲成语拼音yǐ shū jiàn qīn成...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语名称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成...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致鼠成语名称以狸致鼠成语拼音yǐ lǐ zhì shǔ成...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

以泽量尸成语名称以泽量尸成语拼音yǐ zé liàng shī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