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大安法师: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23 09:07:29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然则一句弥陀,非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

———《彻悟禅师语录》

这一段高度概括了念佛法门与一代时教所突显的胜义方便与殊胜利益。这段文句非通宗通教者说不出来,一定是对宗门教下的教理非常通达、对念佛又有深切体会的人才能概括得出来。虽然文句少,但义理非常深邃、恢宏。让我们逐句来看:

\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是应我们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机,应病施药,由方便法契入到实相之门。在所有的法门当中,首先要明心,禅宗也把“明心见性”作为纲要。不能明心,不能见道,就没有办法去修道。那么要明什么心?《楞严经》首先开示:心有两种。一种是无数劫以来,我们的攀缘心这样的识心,我们常常把这个心认为是自己,把它看作是真实的,所以就认贼为子,就受它欺骗,总是以这个攀缘的心——识心,作为真实的东西,而这恰好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另一种是妙明真心,清净本然,不生不灭。这种涅槃的心才是我们解脱的地方,才是我们的本地风光,才是我们要修行的至道。首先要明了这个。不明了这个,用识心、生灭心去修行,就叫“煮沙永远不能成饭”。一切外道不能明了这个真实心,所以他修行永远得不到解脱。

那么在行门当中,对一切身口意方面的行持,要以净心为要。我们这颗无明染著的心,要使它清净。我们本自清白,要洗濯垢污,显明清白,这就要修持。悟要顿悟,悟了这个心,就知道用什么心去修行。行要渐修,逐步断除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越来越清净,清净到最后,至极清净,唯佛一人。这就概述了一代时教,明心和净心这两个主题。对这两个主题,其它宗门、教下都有它的方法。然而在比较当中,从明心之最要来看,没有比念佛更好的了,何以故呢?(待续)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古诗原...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