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太原准提法会的感恩与感悟(附照片)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26 09:10:05
2009年4月15日,我乘坐动车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太原市白云禅寺。白云禅寺位于太原城区东南8公里的红土沟,俗称南十方院,是太原市佛教协会所在地。民间传说为唐朝一代名相狄仁杰为母病愈还愿所建,清初又新建、修缮而成禅宗南岳派临济宗的道场。白云寺四周古木环抱,浓荫四蔽,景色幽邃。一.感恩:成就如此殊胜圆满之法会,首先感恩白云禅寺上悲下寂大和尚以及白云寺所有法师,居士以及义工,提供了如此庄严殊胜的道场,提供
2009年4月15日,我乘坐动车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太原市白云禅寺。白云禅寺位于太原城区东南8公里的红土沟,俗称南十方院,是太原市佛教协会所在地。民间传说为唐朝一代名相狄仁杰为母病愈还愿所建,清初又新建、修缮而成禅宗南岳派临济宗的道场。白云寺四周古木环抱,浓荫四蔽,景色幽邃。

一.感恩:

成就如此殊胜圆满之法会,首先感恩白云禅寺上悲下寂大和尚以及白云寺所有法师,居士以及义工,提供了如此庄严殊胜的道场,提供了如此如法周到的保障。

感恩善弘法等太原诸位师兄的筹备工作,他们精心准备数月,投入约十万元对禅堂重新装修精心严饰,禅堂庄严无比,寮堂舒适温馨,师尊多次称扬赞叹,诸道友更是无比感激。

感恩善迎善怀念等诸位师兄的组织工作,他们始终周到细致,善始善终,牺牲个人的修持共修,对于诸位道友修持生活各项需要都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

最感恩的就是上首下愚师尊,由于师尊近几年弘法主七过于频繁,以致师尊身体因过于繁劳多有不适。师尊不顾个人法体,始终念及诸位道友为法精进,带病坚持法会圆满。期间我们多次建议师尊可以使用录音,可以减少开示时间,增加休息时间。然而师尊为法忘躯,坚持个人亲诵领众持咒,不仅主修期间于见地修证行愿为诸同修开示,而且牺牲了午休时间为诸道友答疑解惑。师尊的咒音还是如此震撼,却依稀能感到师尊咽喉部的不适;师尊的步履还是如此庄严,却间或能感到师尊身体的疲惫。每到那时,我就感到内心的无限感恩与愧疚,同时也涌起无限的忏悔与惭愧。唯有自己努力精进的修法,才能报答师尊的无限恩德,才能早日堪为法器,为师尊的弘法利生尽上一份力量。

二.开示:师尊的开示主要分为几个方面:1.修证:持咒仪轨开示。2.行愿:《普贤行愿品》开示。3.见地:禅宗心法般若见地开示。4.答疑:诸位道友所问问题的公开答疑开示。5.小参:诸位道友小参感受及师尊应机开示。6.其他随缘开示。由于弟子是初次参加法会,修持见地行愿方面尚属初基,同时师尊书中也多有相关问题开示,因此我仅就几个自己能够初步理解,同时与书中不似雷同的几个方面供养给各位同修。同时声明由于本人修持水平有限,本文仅是个人理解,并非师父原意,如有偏颇均属个人问题,与师尊无关。

(一)修证:持咒及仪轨方面,师尊重点提到了观想与持咒方面的要点。

1.观想方面,师尊强调一定要明理,切勿抓的太紧,过于用力造作。观想应于有无之间,空有之间体会,若隐若现,轻轻松松的一提一带即可。师尊特别提出多诵《金刚经》,《金刚经》悟到了,也就知道了观想的次第。特别殊胜的是,师尊强调可以在观想的方法上体会永嘉禅师四句偈: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虽看似简单,以本人经验,在观想不得力时参悟这四句偈,真是如饮醍醐,受用非常,实乃观想最高境界,望各位同参道友多加体悟。这次法会,个别道友因道心过强,特别是观想时不是特别明理,过于造作用力,以致无法自制出现偏差,不仅自己身心受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禅堂庄严及同参共修,望各位同参切切引以为戒。一定牢记师尊嘱咐,所谓向心力越强,离心力越强,如何在即此用离此用上用心,如何在提得起放得下上用心,端赖各位道友的智慧见地了。

2.持咒方面,师尊提到了三种持咒方法:(1)密宗方法:重点是三密相应,意密种子字心月轮佛菩萨影像历历分明是其要点所在。尤其是观想的次第中,种子字是第一步,也是重点所在,一定要观好,后面才好依次递进。在观种子字时,也有次第,也就是先观种子字,再观种子字放光。可见观想的次第很是重要,既要明理,正如前述所讲,同时也要次第分明。(2)净土宗方法:重点是六个字:念清楚,听清楚。师尊传法过程中,提得最多的就是这六个字。其中最精彩的就是讲到准提修法与净土三圣的秘密。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无量光,此无量寿无量光非二也,无量寿即是无量光,无量光即是无量寿。准提法修持到最高境界,当下亲证无量寿无量光极乐净土庄严,当下即是往生,何须待到临命终时。现世当下此刻都无法做主,等到腊月三十到来,循业发现时又如何做得主,如何与弥陀相应而一念往生。如何念到无量寿无量光境界,就要参阿弥陀佛师尊身旁两位大菩萨的境界了,《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中,观世音菩萨代表耳根圆通法门,大势至菩萨代表意根念佛圆通,正代表了如何持咒亲证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极乐世界。要将耳根圆通法门与意根念佛圆通合参合修,非二即一,即可亲证净土。此二者合一修法即是准提法门生起次第,亲证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即是准提法门圆满次第。真是叹未曾有,师尊这段对于净土与准提法门开示真是无尽供养也无以报答,唯有吾辈精进修持以报大恩。(3)禅宗方法:重点八个字:老实持咒,念念本空。虽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确是我最难体会的,相对前两种方法,因我见地肤浅,故无法相应,只能将师尊原话供养,有待各位同道自己参悟体会。如何达到念念本空,要在老实持咒的当下,参悟能念所念本性空寂,老实持咒一切妄念不管,正所谓“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它”,利用咒语即止即空,此即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般若正观与准提法合修正修行之路。此三种方法,师尊开示可以根据个人根器根基,择一相应之法精进修持,循序渐进。也可以根据情况先后次第,合修合参,灵活运用,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时师尊也谈到对于他个人,修持准提法们是倾向将净土宗耳根圆通法门与禅宗般若法门合参的。对于末学本人尤为稀有的是,师尊根据我个人请益以及根器应机施教,教授准提法与白骨观,准提法与不净观如何合修的殊胜法门,虽不同于上述三种方法,但于我个人却非常应机,七天修持,一下子就上路了,特别相应。非常忏悔自己业障深重,没有早一点亲近师尊,就不至走了十几年弯路,虚度光阴,于佛法正修行之路,不得筑基起修了。同时也明白了学佛,特别是修密法,依止明师确实太重要了,确实存在根器与应机的问题,所以还是恳请诸位同修,如有机缘,还是亲自参加师尊准提佛七,与个人盲修瞎练确是天壤之别,至少对我个人是如此。但此种方法不具普遍性,因此不特别提出,各位同修在机缘具足时可亲自向师尊请教,在此就不赘述了。

(二)行愿方面:师尊还是特别强调《普贤行愿品》,而且师尊同以往传法一样,并非如藏密四加行一样过多谈普贤观的观想,而是更多如显教一样,主要是提倡身体力行,同时将般若智慧结合进来,即此用离此用,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本职工作即是修行,家庭责任即是道场。详细的各位师兄可以参考师尊的《无上甚深妙密法》,书中有师尊对《华严经行愿品》和《净行品》的禅解以及如何与准提法结合,大家可以好好参。这里我只提几条此次法会师尊特别强调的问题。

1.修持对象:无论是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等,道友们往往认为是过去佛菩萨以及大善知识,如释迦佛,阿弥陀佛等,现在的大菩萨大善知识如南老师,师尊等等,但往往容易忽略一个重要对象:未来佛。师尊反复强调,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对他们同样要礼敬,赞叹,供养等等,如同过去佛现在佛等同,就是将普贤行愿品结合到现实工作生活的正修行之路。

2.修法次第:(1)礼敬诸佛的中心就是对众生内心充满恭敬.师尊强调礼敬诸佛是第一条,也是非常重要的起修次第。特别是对于众生这些未来佛,礼敬心恭敬心起来了,后面几条就依次递进,循序渐进,一路走下来了,所以这第一条是基础,是地基。(2)称赞如来的重点就是口业清净,对于功德,好好赞叹随喜,切勿诽谤嫉妒;对于罪障,以鼓励代替责备,立场坚定并不妨碍语气温和,也即师尊所谓软棒喝为主。师尊特别强调直心是道场绝不等于心直口快,口无遮拦,有直心说真话要有智慧,否则开口即错,害己害人。(3)广修供养师尊谈到了身口意三业供养,身口意时时处处如理如法即是三业供养。(4)忏悔业障的侧重点是多忏悔自己,所谓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对于自己,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于别人,就要心包太虚多多容忍担当。(5)随喜功德偏重于我们凡夫普遍存在的嫉妒心,对于他人的功德道业发自内心的随喜赞叹,其功德即等同于自己亲为一般,但前提一定是发自内心的真心实意的随喜赞叹,而非一般的自欺欺人的勉强口头客套或观想作意。(6,7,8)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师尊更多的谈及心即是佛,时时持正念即是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弟子对于般若见地修学尚属初基,不多谈。(9)恒顺众生师尊谈的比较详细,也作为重点,其中师尊特别强调达摩祖师的两入四行,以及菩萨的四摄法,这些道友都比较熟悉,我不多啰嗦,只想提及师尊谈到的四摄之一同事。师尊开示同事即是将心比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类似密宗发菩提心中提到的自他互换修法。(10)普皆回向:师尊开示非常精彩,所谓回向,即是回小向大,回自向他。这是禅宗三轮体空,拿得起放得下的真实修证法门,正所谓随作随扫,不留痕迹,念念本空。

(三)见地方面:师尊嘱咐多念诵《金刚经》,般若正观的重点是要与般若相应,修持的重心应该落实在当下此刻。当然师尊对于般若智慧多有谈及,因末学愚钝,修行侧重修证与行愿,对般若智慧不敢过多谈及,以免误导同修,因此见地方面开示详细的有待于其他师兄补充,在此表示忏悔与歉意。

(四)小参答疑中的部分内容:在此摘录部分内容,供同修参考:

1.有同参问:金刚念诵是大声开口念诵一段时间后自然形成的,还是开始就要刻意努力掌握的?

师尊答复:最好是开始就努力掌握要领,逐步领会为好。而且依据本人修持以及诸位同参体会,多请教多练习多体会,假以时日,应该还是可以掌握的。详细可以参看师尊开示的金刚念诵要领。

2.有同参问:打七最大的困扰是腿部酸麻胀痛难忍,师尊有没有一些特殊方法可以解决?

师尊回答:关键是按七支坐法的动作要领规范打坐姿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效果;至于坐多长时间,确实需要扎扎实实多打坐多熬腿,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所谓久坐必有禅。

3.有同参问:持咒到中板甚至快板时,经常就跟不上了怎么办?

师尊回答:跟不上时关键要听,听引罄或者是师尊道友们的持咒声,也即是耳根圆通的海潮音,心中随之默念,既可以循序渐进渐次跟上,也不至于我行我素干扰同参。很多道友分享经验时也谈及如此修持渐次就跟上了,大家可以参考。至于我个人的经验,可以供养同参,就是专著听师父引罄,慢慢体会,即使不听师父及道友们的持咒声,也完完全全可以跟上协调一致,非常有意思,这也是我无意中发现的。开始我也跟不上快板,跟着师父及同参咒音也不得力,结果无意中专注引罄声却找到了道妙,真是不可思议,才知道师尊的引罄是大有学问在的,大家可以尝试尝试。

4.有同参问:观心月轮观不清楚每个字放光怎么办?

师尊回答:每个字都念清楚听清楚就是心光放光,是更高层次的放光,何必非要观有相光放光呢。确实前面也提到了持准提咒的三种方法。实在三密相应不得力时切莫强求,可以把握师尊开示的净土宗念法,耳根圆通与意根念佛相结合,关键把握“念清楚听清楚”六字法要即可。

5.有同参问:目前大陆南传小乘内观禅很流行,其四念处多为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的如实觉照。这与北传《阿含经》所讲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多有不同,请教师尊应如何取舍?

师尊回答:个人还是提倡走北传《阿含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路线。但对于小乘内观禅未过多谈及,点到即止。只是提到一个根性问题,小乘根器与大乘根器确实存在,关键看你与哪个相应。师尊也强调,小乘根器的人把大乘法也修成了小乘;大乘根器的人修小乘法也是如此。这一点末学有切身体会。我爱人即是跟随艾克哈克.托里大师修持小乘内观禅,确是道业日进,智慧日增,法喜充满,因此关键是相应与否,未必定执一法。师尊法会期间多次强调,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望同参们谨记。

6.有同参问:现在很多国家重新提倡默照禅,请问当初禅宗为什么极力批判默照为邪禅?

师尊回答:关键看有没有和般若智慧相应,当初大慧皋禅师批判的是内守幽闲,一潭死水,偏于定功,不与般若智慧相应的默照禅。如果与般若智慧相应,默照为什么不可以用。所谓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也成邪,其中般若智慧相应与否是关键。

7.有同参问:随着持咒功夫深入,能否做到在深睡眠中持咒不断?

师尊回答:持咒的关键是放松,持到全身松化,面带笑容,轻轻松松,自自在在就好。每晚深睡眠的几小时对于身心恢复非常重要,睡前轻轻松松,欢欢喜喜的持就是了,自自然然的睡觉,睡眠质量也非常高。醒了就继续精力充沛的接着持咒就好了,管他睡觉时能不能持干什么。

8.有同参问:小孩子持咒需要注意什么?

师尊回答:不需要观想,也不需要金刚念诵,如同青少年读经一样,开口出声持诵即可。

(五)特别开示:

1.关于净土宗往生:师尊强调要注意《阿弥陀经》提到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句话。即使专持阿弥陀佛一句圣号,也要好好修持福德智慧两大行门。确实,有些同修往往强调只要念到一心不乱就行,哪怕事一心就行了,不需要太多的福德智慧。对于这种观点,师尊此次有一句振聋发聩的开示:没有一定的智慧福德因缘,你根本念不到一心不乱,更何况理一心不乱了。这个前后顺序因果次第,彻底把我打醒了,是呀,以前我也有过类似的错误认识,总觉得净土宗只要信愿坚定,好好念佛到一心不乱即可,不用读诵太多经教,不用修太多福德资粮,师尊一席开示确是正法眼藏,真是如语者实语者。真心希望大家牢记这句开示:“没有一定的智慧福德因缘,你根本念不到一心不乱!”师尊始终强调要把修持的重心转到当下,当下做主,当下往生。期冀同参们共勉。

2.关于读经问题:对于许多道友们提出的《楞严经》等大乘经论上的问题,师尊往往避而不答。师尊此次多次提到了要多诵《金刚经》,但我从没听师尊说要多读《金刚经》,多读南老师对《金刚经》的开示。为什么?师尊只是嘱咐说别钻牛角尖,老实持咒,功夫深了见地修证行愿到了,很多现在不懂的到时自然就懂了。这使我想起王绍璠老师打七时的开示,王老师说佛的很多经都是给大菩萨罗汉们印证见地功夫用的,你见地功夫不到,境界不相应,很多地方是根本看不懂的;即使以为看懂了,也是用思维用妄心臆测揣测而已,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这有点像我们现在提倡的青少年读经,其实很多孩子大声诵出来的《弟子规》,《三字经》等等,他们并不理解,但是随着他们人生经验的增加,在成长过程中会自己慢慢悟到,受益终生,如果你现在跟他讲了,他是无法理解的,对于他的人生也不会有什么帮助。各位同参,在学佛的路上,我们何尝不是不谙世事的孩童呢?所以我们还是虔心依教奉行,修证老实持咒,行愿老实做人,见地老实诵经,见地修证行愿到了,自然通达。

三.个人提请诸位同参的几点体会及建议:

以上谈到的,都是师尊于法会期间,面向全体同修的开示,虽然末学才疏学浅,难以表述师尊开示的精髓与全貌,但始终本着尊重事实的原则,多谈师父开示原话原意,少谈个人体会以及师尊面对个人的应机开示。下面的,纯粹是一些个人的体会与建议,仅代表个人,与师尊及其他道友无关:

1. 珍重师尊法体安康:师尊法会期间身体确实很疲惫,嗓音也不时嘶哑,我等为师尊感恩同时,也确实应多替师尊法体安康着想,让师父多一些时间休息与修持。师尊此次法会多次提到南老师近期反复嘱咐师尊要放下,要回到南老师那里修持调整,都被师尊委婉拒绝了,师尊始终坚持既然答应了,就要践行诺言;既然主法了,就要尽心尽力。但我觉得师尊为法忘躯固然可敬,然而以南老师的智慧,如此叮咛嘱托也必有其深意所在。师尊目前的法体末学也确实觉得师尊需要一定的休息与调整了。诸位同道积极请法固然是求法心切,但是践履请转法轮的同时,我们千万别忘了要请佛住世呀。因此,若是师尊依南师嘱托,对于法会安排有适当调整,我们诸位同修应该多多理解才是;同时法会期间,也让师尊多一些时间休息,不要将师尊所有休息时间全部占用,师尊固然慈悲,我们更要多多珍惜师父,体谅师父,我想这是修行请佛住世的实际行门。

2. 法会期间不谈政治:师父此次也略微谈到一点关于这个问题。以目前国内环境,以我个人的职业政治敏感性,我的建议是:目前国内涉藏涉台宗教活动,是国家安全监控重点,因此,所有爱国爱教的同参道友,关心政治热爱国家,关心西藏局势,心系两岸和平是应该的,但要把握一条:时间地点。在禅堂,修法就是修法,共修就是共修。共修期间,最大的“讲政治”,就是”不谈政治”.很多话,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地点,就是功德无量;另一个时间地点,就是害人害己。我等目前尚不能为师父弘法利生尽一份力,至少可以做到为师父少增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想这一点还是容易做到的。

3. 了解尊重禅林法制:师尊此次特别强调,对于共修期间的皈依,目前大陆禅林有规定,是要所在寺院方丈大和尚才有资格接收皈依的。师父赐法名,重点是在结法缘,从此精进修行即是。并非是举行皈依仪式,或者是收什么传法弟子,这个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要过多计较皈依具体的仪式名相问题,依止师父言传身教,个人信受依教奉行即是真正皈依,也是上师相应法的真实意义所在。禅林的规矩法制还是要遵守,以免给师尊及法会组织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起破和合僧的严重后果,就非我等的本意了,这一点上末学也要向师尊忏悔。

4. 深入了解身心状况:法会期间需要精进修持,因此提醒诸位同参,参加法会前,对于个人身体及心理状况要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如果近期身体出现较大问题,或者心里出现一些难以克服的魔障,我个人建议可以推迟参加法会,进一步调整身心,以期待机缘合适时再参加。如果个人身心问题无法解决,需要向师尊请益法要,也可以在法会期间择时机向师尊或有修为的同参道友请教,未必要勉强参加。一旦法会期间因个人问题身心出现重大障碍,不仅于个人身心无益,更会干扰其他同修,甚至令很多初修退失信心,虽属无意,其情可悯,然而毕竟是落因果的事情,我等不可不察。我同意一位道兄的观点,六波罗蜜是前前为因的,也就是说六波罗蜜如此排列是有其修证次第的,布施是持戒的基础,持戒是忍辱的基础,以此类推,并非不可以越级修持,但终归不如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稳当。因此,南老师以及师尊始终强调智慧福德两大庄严行门的重要性。而持咒念佛严格说来是大乘道六度之后的次第,属于般若之后的深般若广般若,绝非是仅仅接引愚公愚婆增长善根的方法。因此净土法门也确实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怎样赞叹也不为过的。说这些的目的无非是建议,如果身心目前不堪精进共修,可以暂时多积累大乘六度智慧福德资粮,待到因缘合适,资粮相对具足之时再参加共修不迟。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些体会与建议,纯属个人观点,再次强调与师尊及其他道友无关。末学愚钝,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师兄同参指正。

最后的圆满茶会就如同此次法会一样,相当圆满。组织者请到了陕西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老西儿”,他诙谐幽默的主持风格给大家带来了不断的笑声。师尊亲自给大家分发水果,还用闽南话表演了节目。上悲下寂大和尚的琴艺相当了得,上善下修师父的《梅花三弄》弹奏也是有相当功力,令人心旷神怡。善护念师兄完整的背下了整篇永嘉禅师证道歌,连师尊都为之鼓掌,道友们更是敬佩不已。整个圆满茶会在喜悦与感恩的气氛下,徐徐落下了帷幕。

附图:供养各位几张法会期间殊胜庄严的照片:

\

照片请见:http://zhunti.shixiu.net/thread-2564-1-1.html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简御繁...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