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六度精神(释一睛)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28 09:13:19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六度精神文:释一睛施度谓能舍,戒相无热恼,忍相谓不恚,精进性无罪。静虑相能摄,般若相无著,六波罗密多,经说相如是。 《月称论师》愿离苦得乐得大自在纷纷扬扬的雪花又飘落下来,遥望白色的雪山,一行热泪滑落下来,在这样清凉的寂地,耳边传来的是悠扬的诵经之声,看不到车水马龙的景象,听不到嘈杂集市的叫卖声,但我的心在忆念,无始以来所有的众生都曾做过我的父母,而你们在都市里,在乡村中,在屠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六度精神

文:释一睛

施度谓能舍,戒相无热恼,忍相谓不恚,精进性无罪。

静虑相能摄,般若相无著,六波罗密多,经说相如是。 《月称论师》

\

每一分每一秒,带走了我们生命的每个刹那,走在轮回的大道上。你、我的道友,无论你是居士还是出家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乡村,我们都是佛陀的追随者,我们都被佛陀高尚至极的六度万行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不愿空耗一生,让我们共同为了圆满地承办自他二利而追随佛陀的足迹,把六度精神带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自己,还要带动更多的父母有情,从烦恼中走出来,让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用共同的方式,度过生命的每一天,这样我们一定会在解脱涅槃城中见面的。

《般若摄颂》云:“无量盲人无引导,不能见道入城廓,阙慧五度无眼导,无力能证菩提果。”智慧如目,行如足。尊贵圆满的佛陀,悲智双运的导师,彻证诸法实相的觉者,是您让我们明白一切有为法如空中之花,水中之月,如梦幻泡影,虽有显现而无有自性,如果我们不能明了缘起无自性的真理,带着坚固的实有执着,那么布施就会很辛苦,持戒也会很刻板,忍辱变得不心甘,精进难以持续,静虑不能成就。

六度精神如甘露

佛陀的教法使我们明白,般若空性智慧如眼目一般,它可以使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溶入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当中,使我们的心获得安宁,生活变得轻松。

灯红酒绿的都市,紧张繁忙的工作,微妙的人际关系,使很多在家居士虽然向往解脱,但是难免矛盾压抑,而六度精神正如甘露一般,能够熄灭自心的热恼,也带给旁人清凉,而其纲领要点,在于通过佛的智慧,让自己内心深刻的体认,五欲六尘和五蕴身心的本质:因缘聚合而产生的一切法都没有真实的自性可言,它意味着无常迁变和不稳定,水中的月影最能说明这个道理,无云的月夜,平静的水面,这就是因缘,这些条件具备无缺时,我们就会看到清晰的月影,月亮没有掉下来,水也没有上到天上,而月影虽然不是真实的月亮,但这个景象却如梦如幻般无欺地显现出来。所以佛法中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虽有显现但却没有真实性,就像水中月影,一旦乌云遮住月亮,微风翻动水面,月影就消失了,不是月影真的有来有去,而是天空水面乌云和微风让我们看到了月影有生有灭的假象而已。其实同样是一个道理,我们的血肉之躯让我们认为有个我的一切声色境相,让我们觉得他们真实,美好或丑陋,进而执取追逐,希望、失望、绝望。这所有的喜怒哀乐、荣辱兴衰,只是被幻象欺骗了,像梦中的苦乐一样,而我们本具的如来藏,本性没有这些无常生老病死、三苦八苦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无始以来,背觉和尘,随逐外境,造业流转的产物,所以,照见诸法实相就是世尊不共于所有外道希求解脱者们金刚般的智慧,没有般若智慧的摄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都无法使我们获得解脱。当我们深刻地理解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时,五度的基础就坚固了。

看破五欲六尘幻相

我们的内财、外财即使不布施,亦不会永远属于自己。因果的规律告诉我们,财富、智慧和健康来自无畏布施,我们的生命、健康和财富不会无缘无故地增长、延长。而看破这五欲六尘的坚固幻相,使能舍布施之心发挥作用,以毫无索取回报的欢喜之心真诚地帮助他人(当然还包括所有有情众生),这个行为,发心的力量越强大,其反作用力亦必然不可思议,消灾免难,增福增慧必然会呈现在我们的生命、生活和工作中。因此,我们会很开心地去布施:把升职、加薪的机会让给别人,省下一块钱可以让一个生命远离死亡的恐怖,让别人明白和相信因果的道理,哪怕是讲一个故事也好,我们不会因此而变得贫穷和愚笨,反而因为这样的清凉自在,随遇而安,持戒就会变得容易,因为这样的心地是获得三宝加持的基础,我们的心会变得能行持善法。慈心令我们不忍杀生,也不忍看到众生被杀,少欲知足令我们生活自在从容,不会产生偷盗的恶念,内心寂静的安乐令我们远离邪欲的诱惑,放下了虚妄的执着就自然不妄语,不欺骗。这样安详的心地不需要任何迷魂汤来麻醉。在这个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红尘中,这颗无有所著而尊重因果的心与大众和光同尘在生活中,在各种工作中,在各种关系中,虽然没有寂静山中的晨钟暮鼓,但是以自身的诸恶莫作而带动他人众善奉行,这不正是火中红莲的忍辱吗?写到这里,我的心在赞叹随喜,我的手在合掌致敬。

《慈思弥勒上生经》云:精谓纯精,无恶杂故。进谓精进,不懈怠故。

有漏善法成无漏资粮

精进性无罪就是以强烈的欢喜心,希求无有自性罪与佛制罪的一切善法,由此可知,只要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没有违背戒律,那么即使当清洁工人,尽管薪水不高,那我们同样可以生活得快乐自在,并且可以任劳任怨,真诚地奉献。照顾老人病人和孤儿,帮助残疾人、贫穷的人,安慰精神上遭受痛苦压力,乃至绝望的人,在医院、在慈善机构做个义工,每分每秒都在利益他人,这就是精进。只要运用佛陀的智慧,有漏的善法一样可以变成无漏的出世间资粮,所以哪里都是道场,哪里都有诸佛菩萨的护念。

《大智度论》亦云:“云何为精进相?答曰:于事必能发起、无难,志意坚强,心无疲倦,所作究竟。以此五事为精进相。”

六度是大乘佛子必修的行门,前三度侧重于利他事业,后二度侧重于自利事业。精进度则是圆满自他二利必不可少之行径。所以无论在家出家,念佛参禅,修显宗还是密宗,以智慧摄持的精进都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你的工作是清扫厕所,那正好,运用佛陀的智慧来转变五毒烦恼,不断地清扫内外的垃圾,就是精进就是修行。

静虑相能摄:即能摄取出世间无漏的一切善业功德,于善所缘,心一境性。“摄”有二义:一是摄持自心,令狂乱之心不外奔驰,止息宁静,寂然安住,心寂不乱,则如明镜,若获得明净定心,智慧力则油然增胜,于诸法法性了了分明,自然能获得大陀罗尼,由此可知,我们的身可以做事,而心却不能随着外境,贪求五欲的有漏安乐,起贪嗔痴造杀盗淫。二是摄持一切善法,因为静虑有凝聚的利用,能使所造一切善法功德,毫不散失。如云:禅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能够放下万缘出家修道固然好,而做为一个在家居士,也同样可以修持静虑,所谓于心无事,于事无心,在任何对境面前,于自心中,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无有牵挂,远离执着,于人于事,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随时可以面对各种迁变,所谓荣辱不惊,不计得失。如此即使工作繁忙劳累,而心始终都是寂静安详,劳累反而减少,或者不觉劳累,所谓做而无做,无做而做。

\

愿离苦得乐得大自在

纷纷扬扬的雪花又飘落下来,遥望白色的雪山,一行热泪滑落下来,在这样清凉的寂地,耳边传来的是悠扬的诵经之声,看不到车水马龙的景象,听不到嘈杂集市的叫卖声,但我的心在忆念,无始以来所有的众生都曾做过我的父母,而你们在都市里,在乡村中,在屠宰场里,在地震的废墟中,在医院的病床上……我吃的用的穿的,是三宝的加持护念,也是你们辛苦换来的,想到这里泪水真的就止不住。

我的心在呼唤,天涯海角所有的佛子们啊,我衷心随喜你们所有的善法功德,在这五浊恶世之中,我深信我们这颗被烦恼业力不断冲击的心,始终没有丧失对三宝的信心,对解脱的向往和追求,对众生的菩提之心,让我们共同祈祷三宝诸佛菩萨,愿天下所有如父如母的众生们,都能够早日回归,深寂离戏的无为大光明中,就让我们的每一天都能够不间断地自利利他,让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休息,都变成修行,让我们周围的人们,也能因我们的自在安详而能走出烦恼,走出执着,踏进解脱的大道。

全世界所有的佛子,我的导师、同伴们吉祥如意。全世界所有的众生们,愿你们早日离苦得乐,得大自在。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