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如何用佛法对治失恋?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29 09:10:50
如何用佛法对治失恋? 有个姑娘,失恋了,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彻彻底底思考这段恋情。三天后,出来说:想通了,没事了。 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我们常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件事是善,那件事是恶。有的人很聪明,爱挑难题问:歹徒绑架了人质,狙击手把歹徒击毙了,这是善还是恶呢? 回答这种问题,就要了解“缘起”。有人问:张三这一辈子,做的是善事还是恶

如何用佛法对治失恋?

有个姑娘,失恋了,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彻彻底底思考这段恋情。三天后,出来说:想通了,没事了。

\

如果失恋了,想想就能想通,就太好解决了。很可能是,怎么想也想不通,也没别的办法,就算了。一算了,就轻松了,好像想通了。

有个心理咨询师朋友,最近在复习考研。她说,每天看朋友圈都很精神,看书就犯困,做别的事情都很顺,一复习就出现各种障碍,比如,刚到自习室,小孩在家发烧了。

我说,可能是你害怕考不上吧。她说我说反了,应该是害怕考上。她的咨询导师也这么说。(咨询师自己也会进行心理治疗,这是成长需要,也是职业规范。)她说,是潜意识怕自己考上,才会出现许多看似偶然的障碍。

不过,佛教看来,怕考上和怕考不上是一样的,都表示心系缚在考试上。换言之,无论是怕考上还是怕考不上,都表示她在乎考试。

我怕不怕明天八点起不来?如果说不怕,就好像我需要八点起来,有措施保证我起来。实际上,八点能不能起来,不在我的关注之内。

这就是为什么,对待失恋,“求想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无论怎么复盘,怎么分析,所缘境都是失恋,越是琢磨,心就越系缚在失恋上。

人们常劝失恋的人,“什么都别想了”、“放下”,这没错,不过,“什么都别想”难度太高,根本做不到。未经训练的人,只要清醒,不可能有任何瞬间不想事情。

心高涨的时候,叫“掉举”,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像大魔王在天上飞来飞去;心低落的时候,叫“昏沉”,稀里糊涂,脑子像浆糊,精力集中不起来。既不高举又不低落的时候,就“散乱”。

说“放下”,不是真的有什么可以放下,它更像“松绑”。心在失恋上绑得死死的,动弹不了,吃饭也想,上班也想,坐公车也想。把心从上面松开,就是放下了。陈奕迅《一丝不挂》里唱,“谁料你见松绑了又愿见面”。不过,这算不上真松绑,以为松绑了,其实只是被压抑住,一见面,又山洪暴发了。

怎样松绑呢?佛教叫“回到正念”。“正念”是“八正道”之一,是把心移到正确的所缘境上。

不过,什么是正确的所缘境呢?就算心不绑在失恋上,也会绑在工作上,绑在看病上,绑在考学上,也都是系缚。一般人很难做到“正念”,无论怎么想,都是“邪念”。就像《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怎么想都不对。

就好比,陷在沼泽里,往哪个方向动,都不对。越动陷得越深。最好的办法是不动,等待救援,别人递过来一根绳子,拽着就爬出去了。

递绳子的办法,佛教叫方便法门,也就是念佛的净土法门。你不要动,等着阿弥陀佛来救你就行了。做起来简单,方便,稳妥,也叫“易行道”。

不过,虽然做起来稳妥,进入却很难,需要两个前提:你得相信自己完全无能为力,根本救不了自己;你得相信阿弥陀佛能救你。这是唐朝的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讲的,和今天流行的“十二步戒酒法”很像。

不过,认同自己无能为力,是很难的。但凡想靠自己,就不能进入这个法门。有人讲,我是罪恶生死凡夫,我没救了。别人听了,对其他人讲:他是罪恶生死凡夫,他没救了。他一听,恼了:你怎么背后讲我坏话?像这样,嘴上说自己没救,心里其实是不肯承认的。这就因缘不够。哪天得了绝症,发现不行了,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因缘就够了,就容易进入了。

和“易行道”相对的,是“难行道”,不靠他力,靠自力。佛陀灭度前对阿难讲,“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就是靠自力。但自力很难用力,常人用上的都是业力。真正的自力,是靠智慧的力,但人们常用成无明的力,就越用越糟糕。

比如,别人讲一句话,让你不舒服。你想,我该怎么回应才能比较巧妙、比较智慧呢?实际上,怎么回应都不智慧。智慧的办法是忘掉,不在乎。(并不是一切情况都该不回应,有时候不回应,还会带来别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你把力量用在怎样回应才显得比较巧妙上,就是无明的力。措辞越巧妙,错得越多。因为回应的欲望本身,就是无明习气。

靠智慧,就是把这件事丢开,“回到正念”。

——但刚才不是说,但凡有念头就是邪念吗?怎么回到正念?

\

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我们常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件事是善,那件事是恶。有的人很聪明,爱挑难题问:歹徒绑架了人质,狙击手把歹徒击毙了,这是善还是恶呢?

回答这种问题,就要了解“缘起”。有人问:张三这一辈子,做的是善事还是恶事?人家会说,张三一辈子做了那么多事,你问的是哪一件?张三是好人,但也不是一辈子没做过坏事。这就对了。

一件事,看起来是一件,其实里面包含了一万件,甚至更多,就像人的一辈子。我们说一个人是好是坏,是粗略地概括,他做的好事多,就说他是好人。一件事造成的主要影响是好的,说它是善。但好事中,也有不好的地方。任何一件事,都是众缘和合,都是许多更微小的事构成的。

知道没有孤立的事、孤立的人,就是缘起。因为缘起,我们才有办法“回到正念”。正念的“正”,对凡夫讲,不是究竟的“正”,是对治的“正”。

比方说,失恋了,很痛苦,对这座城市绝望了,怎么办呢?出国,开启新的生活。学英语,考托福,申请留学。

这种做法好不好呢?不一定。他可能在失恋前根本没想过出国,一时冲动,学了一年英语,考得一塌糊涂,也没申请上。不过,因为复习考试,慢慢从失恋中走出来了。一件事,虽然对其他方面未必有帮助,但在对治某一件事情上,起作用了,就是“对治悉昙”。

好好学习,努力考第一,好不好啊?好,但也不是绝对的好。我小时候就老想考第一,虽然从来没考过,但它对我的影响很深远。它一次又一次地坚固好胜心,好胜心越坚固,接受失败就越难。

刚上大学时,第一堂课,书上有个公式,同桌看不懂,问我,我也看不懂,就一直琢磨,老师都讲过去五页了,我还在琢磨。同桌说,别管了,又不考。我说,不行,就是要把它推导出来。后来还是没推导出来,因为牵涉到很多没学过的东西。

这种性格,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如果看到某个人事业很成功,有这种性格,别人就觉得好,去学习,就容易有麻烦。它可能带来很坏的后果。

当带来很坏后果时,你去研究它是如何养成的。会发现,从小就这样。我读大学以前,凡是碰到难题,一定要做出来才罢休。为什么这么坚持呢?想靠解难题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最终能解出来,是因为什么?因为聪明吗?不是。因为见的东西太少。满共就那么几本练习册,再难也难不到哪里。抠难题有时候是很坏的事,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让你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眼界稍微开一点,就知道,自己不能的东西太多了。

一个人如果从小到大老是考第一,或者追求考第一,就比较糟糕。你做任何事情,哪怕结果特别漂亮,看起来特别完美,其中也一定包含着糟糕的部分。这就是缘起。它不是孤立的东西。

但我们往往会把漂亮的事情一直做下去,认为是好事。其实,每一次做,它都在起变化,但我们察觉不到,以为还和以前一样。从某个时刻起,它糟糕的地方就压过了漂亮的地方,带来的坏处就多过好处了。

要理解这些,才有可能慢慢运用起智慧。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并不是彻彻底底对的,但是没有办法,智慧有限,只好先做一些事情,来对治目前的问题。对治甲问题的办法,一定会带来乙问题,只是乙问题比甲问题小,等到甲问题对治得差不多了,再做另一种事情来对治乙问题。这样,让问题一点点变小,自己就能一点点变好。

这并不是喜新厌旧。其实,人都是喜旧厌新的。不是说一个人今天喜欢这个姑娘,明天喜欢那个姑娘,就是喜新厌旧,他是一直喜欢漂亮的,一直重视颜值胜过内涵。一个人如果没有叠被子的习惯,只要没有外力推动,他会永远不叠被子。这就是习气。要涤除习气,需要靠智慧的力量。

看上去一样的事情,可能很不一样。比如,今天扫地,明天扫地,后天还扫地,看上去都是扫地,也可以很不一样,明天的扫地可以对治今天的扫地,后天的扫地可以对治明天的扫地。

有人一件事干一辈子,但每个阶段对它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看扫地,也能看出人跟人的不同,有人擅长解决表面问题,有人会把每个细节都做到完美。但并不是说,后者就是好的,前者就是差的。永远要分具体的场合和事情。所谓变得更好就是,解除根深蒂固的成见,比如,我是喜欢把细节做完美的人,就需要去学着欣赏赞叹擅长解决表面的问题,这不意味着,我要变成那样子,而意味着,借此突破自己的局限。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