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如何读经功效快、功德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0-30 09:06:38
如何读经功效快、功德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就像佛经中再再讲的,闻经诵经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学佛人最初就要读诵经典。但读经要讲究方法,这样功效快,功德更大,印光大师介绍了两种方法,那我也把另外两种加上去,就有四种方法。 1、以恭敬心、虔诚心,不要分别,至诚念诵 研究经典毕竟是要用分别心的,如果一天到晚用分别心去研究,心就非常散乱,这样完全不结合行门,不管如何研究,也是分别念,难以得到佛法的

如何读经功效快、功德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就像佛经中再再讲的,闻经诵经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学佛人最初就要读诵经典。但读经要讲究方法,这样功效快,功德更大,印光大师介绍了两种方法,那我也把另外两种加上去,就有四种方法。

1、以恭敬心、虔诚心,不要分别,至诚念诵

\

印光大师说的两种呢,首先,印祖经常强调在读经的时候,不要去分别它是什么意思,你就以恭敬心、虔诚心,不要分别经义,就这样至诚念诵下去,就可以了。这就是读经的方法。你如果去想一想是什么道理,起了第二念,第三念,想想什么道理的话,这样子诵经很难得到真正的益处的。

佛法讲的是无分别智,佛法真正的利益不是我们凡夫分别心能测度的,佛经的甚深义理也不是我们这样打妄想可以理解的,所以最好是无有任何分别,这样子一路念下去就行。你这样虔诚心念诵,自然就会有感应,福德、智慧都能增上,不会失利益的,这是一种方法。

2、对法义了了分别,但不起第二念

另一种方法,也有人问印祖,那我看到这个字的时候,明明白白了知这个字什么意思,比如“大、小”这两个字我肯定知道什么意思,行不行呢?印祖说,这当然可以嘛,不可能,你明明识字的,念到这个字时意义也不知道。但印祖强调,你念的当下第一念,了了分明知道它的意思,但不要起第二念就可以了。如果你起了第二念,去想一想什么意思,那就和佛法不相应了。所以这第二种方法呢,对法义了了分别,但不起第二念,这也可以——这是第二种诵经的方法。

3、以明心见性的心境来念经

然后,也可以把高的一些修法结合上去,比如有的人说如果有不可思议的悟境,以宗门明心见性的心境来念经,这是最高的方法,这就不用说了。

4、以空性或圆教见解摄持来念

那第四种,你没有禅宗的开悟,或者大圆满的证悟的境界,但是你有佛法的空性的见解,或者有天台圆教一心三观的见解,有这样子的见解也可以,你就可以随文入观,念的每一个字,每一句经,你都了了分明的,能够以圆教见解摄持去念。比如一心三观,了知它是空假中这样子的见解,或者以空性的见解摄持去诵也行。当然,这就需要对教理的精通,中观方面的辨析非常透彻,有真正的定解,心里产生了这样子的见解以后,才能以见解摄持来读经。

5、诵经七不持

另外,顺便说一下该注意的问题,诵经有七不持。《西方确指》中觉明妙行菩萨示查定宏曰:“汝持《金刚般若》,当知有七不持。所谓心昏散不持,有过犯不持,入不净处后不持,饮酒后不持,人扰不清净不持,有事将作未作不持,心别有记忆不持。若坚意受持,应离此七。”

6、读经、研教与念佛的时间安排

但是这里不要误解了,刚才是仅就诵经这个行门讲的,不是排斥钻研经论。实际上,在诵经的基础上,对经文法义的通达也很重要。像印祖对弘一大师的开示里也讲,最好将读诵经典与研究经典的时间分开来。也就是,这两个法行不要交杂在一起,两头俱失。比如,可以专门花两个小时诵经,然后随宜按实际的情况另外花专门的时间去研究经典。

\

研究经典毕竟是要用分别心的,如果一天到晚用分别心去研究,心就非常散乱,这样完全不结合行门,不管如何研究,也是分别念,难以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所以专门研究也不合适;而诵经是不分别的,实际上是一种修定。

然后,读经与念佛都是行门,这个主次如何分呢?初学佛的人多读经是很好的,因为只是一句佛号是念不下去的,或虽然念,也难念出滋味来,所以最初不妨多读经。我们看一些古德的传记,他们读经的过程中有时候突然感到一种法喜,感动莫名,对三宝的信心特别是对法的信心是很直接就起来的,可见读经的法门切实可行,利益亦深远难量。而到了念佛专修的时候,如参加精进佛七或自己在家里闭方便关,这个时候就一句佛号或念佛为主少量时间读经,这样安排就可以了。

如果在行门上用功,是能直接帮助你学经的,因为你福报增上了,智慧开了,肯定看经就不同往日,这样解行并进,学经、诵经、念佛才成为定慧双修的法门。也就是说,研究经典是经常要去做的,但不能太偏重这方面,一定要结合行门,互相促进,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摘自仁禅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录信莲盛开》

仁禅法师简历

仁禅法师,浙江宁波人,1971年出生,1995年依虚云老和尚道场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上慧下通首座和尚披剃(慧老亲近过虚云老和尚与来果禅师等大德),1996年于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依圣一老法师为戒和尚得受具足戒。

2011年广东梅州千佛塔寺请为安居依止律师并授课,开讲《四十八愿》、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教起所因十义》、《菩提道次第广论》、《随念三宝经释》等课程。

2013年开始网络弘法,侧重于净土教理的讲解。已讲《十善业道经》、《普贤行愿品》、《无量寿经》、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注》、印光大师《一函遍复》、《临终三大要》等《文钞》选讲、《净土教言》等。正传讲《净土十要》。拟讲《佛说阿弥陀经》、《弥陀要解》、《弥陀疏钞》等。

2016年赴新加坡佛学中心常住弘法。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

以简驭繁成语名称以简驭繁成语拼音yǐ jiǎn yù fán成...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成语名称以瞽引瞽成语拼音yǐ gǔ yǐn gǔ成语...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

以直报怨成语名称以直报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

以白为黑成语名称以白为黑成语拼音yǐ bái wéi hēi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