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学习佛陀的精神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03 09:11:08
佛的外相很容易装扮,头发一剃,换上件衣服,就行了,所以有许多人去假冒僧人,但佛陀的精神可不容易学。许多佛教徒看起来也很精进,很虔诚,天天努力地修行,嘴上佛号、咒语不断,心里想的却离佛十万八千里,一说话或是做事就露馅了,自私、狡诈的特征全部显现出来。天天拜佛,眼睛看着佛像,是去记忆佛的外相吗?可曾忆念过佛陀的事迹,敬仰过佛陀的精神,还是只去求个保佑呢?礼拜上师时,仅仅是因为上师的慈悲,可以从上师那得

佛的外相很容易装扮,头发一剃,换上件衣服,就行了,所以有许多人去假冒僧人,但佛陀的精神可不容易学。

许多佛教徒看起来也很精进,很虔诚,天天努力地修行,嘴上佛号、咒语不断,心里想的却离佛十万八千里,一说话或是做事就露馅了,自私、狡诈的特征全部显现出来。

天天拜佛,眼睛看着佛像,是去记忆佛的外相吗?可曾忆念过佛陀的事迹,敬仰过佛陀的精神,还是只去求个保佑呢?

礼拜上师时,仅仅是因为上师的慈悲,可以从上师那得到关怀,并希望上师的全部慈悲只给予我一人呢?可曾想到上师是佛、法、僧的总集,展现的就是佛的精神、法的内容、僧的形象。

\

外形总是很容易模仿,内在的品格、精神是模仿不出来的,那是内心的净化和真实的流露。演员扮演皇帝,不论演得如何像,却永远变不成皇帝,因为演员的心变不成皇帝的心。

佛陀的全部精神就是慈悲与智慧,慈悲中闪烁着智慧,智慧在慈悲中展现出来,慈悲是内心的证量,它的内涵是舍己为他,智慧是慈悲心的具体运用,根据每个众生的根基、希求、特点等情况不同,有不同的方法,于是有了八万四千法门,这就是佛的大方便。

古代的教育一直是要求我们去做个好人,现在的教育是让我们做个能人。但对于佛法来讲,慈悲是佛的精神。好人是外在表现,但却远远不足,在做个好人的基础上,要舍己为他,当自我利益与其他众生利益冲突时,能够舍弃自己的利益,成全他人。修习五戒十善也是慈悲心外在显现出来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是被世间所能理解的并符合任何国家、时代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有许多大成就者表现出来的形象会让世人不能理解呢?因为慈悲的精神和被世人所能理解的表现形式(即度众时手段的运用),有一致的时候也有不一致的时候,人们所不能理解的就是某些度众的手段方式,但手段方式是为了目标所服务的,只要真正能使众生获得利益,何必局限于方式呢?因此许多大成就者表现出来的度众的方便,有时世人就不大好理解。

当然通过外在的表现有时很难判断出一个人内心的境界,人的外表一眼就能看出来,内心不容易被认识,但只有愚者才会自己骗自己,智者绝不会如此做,毕竟自己造的业如影随形,无论如何也骗不了,因果只有自己承担。

\

慈悲和智慧两者又是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慈悲是根本,智慧是慈悲的具体运用,没有智慧,众生如何能够受益,;画饼不能充饥,还得真饼才行。不论学佛多少年,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如果不学佛的精神,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一利益,怕是会与佛法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有的还会犯下谤法的重罪,在学佛的过程中,忽略了佛法的精神,以自我的偏执为出发点,以个人的好恶为评判,夹杂些世间的某些利益,并以自己短浅的目光、傲慢的心理为后盾,对佛陀的某一教法、某一经典评判,不就谤法了吗?

我们修密的人,大家都知道最重要的是修上师瑜伽法,修与上师相应,怎么与上师相应呢?真正去领悟佛陀的精神,慈悲与智慧,去学习佛陀的精神,就是在修上师瑜伽法,上师既然是佛菩萨的化现,虽然不同上师外在表现会不一样,但是精神是一样的,所有的佛菩萨的精神都是一样的,就是慈悲与智慧,上师的精神也是这两点。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以渴服马...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