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学诚法师:三教融合贵在以真诚谦下心态彼此学习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06 09:09:58
学诚法师作题为《中国汉传佛教与民族性格》的主旨演讲“儒释道融合之因缘”论坛现场合影留念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2013年11月9日在北京演讲时指出,中国儒释道的融合,比起人类文明史上其他宗教文化交流来得深刻、普及;三教融合最可贵之处,是彼此都以真诚、谦下心态,学习吸收对方实质性、核心性内容,从而改变了自身面貌。9日,一场“儒释道融合之因缘”论坛由中

学诚法师作题为《中国汉传佛教与民族性格》的主旨演讲“儒释道融合之因缘”论坛现场合影留念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2013年11月9日在北京演讲时指出,中国儒释道的融合,比起人类文明史上其他宗教文化交流来得深刻、普及;三教融合最可贵之处,是彼此都以真诚、谦下心态,学习吸收对方实质性、核心性内容,从而改变了自身面貌。

9日,一场“儒释道融合之因缘”论坛由中国文化院与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联合举办。学诚法师作题为《中国汉传佛教与民族性格》的主旨演讲。

学诚法师指出,佛教是理性的宗教,自传入中国,它与本土文化形成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整体。华夏民族的人文精神、非概念思维、包容性、重师承,以及追求学问汇通、生命圆成的性格塑造了汉传佛教的形态。同时,佛教深深地影响着汉民族的性格,其中又有补充,但更多的是成全和创新,包括人文精神的发扬、抽象思辨的训练、包容性和开拓精神、禅宗对心性的解放、戒律与集体精神的训练、艺术想象力的发扬等。

关于中国儒释道三教之融合,学诚大和尚说,比如,佛教把儒家的伦理实践和社会实践当作佛教修持的重要部分,道家的“抱朴归真”“自然无为”等思想,佛教教义中也常借鉴;而道教把佛教的缘起论、心性论和儒家的伦理实践都纳入自己的教义当中;至于儒家,历史上很多名儒或者本身就是虔诚的佛教徒,或者对佛教思想非常尊重。

\

学诚法师更进一步认为,三教彼此学习的系统化、理论化,出现了一定的“文化分工”,如“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三教配合说法,即各展所长,共同解决时代和社会的问题。

“这些现象在其他文明对话中几乎是闻所未闻的,标志着三教融合的深刻层度,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包容、平和、虚心学习的性格特点。”他用四句话总结中国的三教融合——尊重差异,学习互补,和谐世界,同愿同行。

引用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所言“非道教莫溯中国文化之源,非儒教莫握中国文化之枢,非佛教莫广中国文化之用”,学诚法师说,三教融合,为中华民族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该论坛为期两天,北京大学杜维明、台湾慈济大学林安梧、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等30多位知名专家、宗教人士,围绕“民族精神与宗教信仰、修身养性与社会责任、学说传统与理念创新”三个论题进行对话。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与两岸及香港300多位各界人士与会。(文:成蹊刘舒凌)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古诗原...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

以理服人成语名称以理服人成语拼音yǐ lǐ fú rén成语...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至鼠...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