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守培法师:不与万法为侣之禅宗论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06 09:11:18
达摩初祖,始来此土,不假方便,直指人心,世人难契无名无相之旨,所以一向面壁无言。后来说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教外别传,及如来禅,祖师禅等,皆不得已而言之。然虽假设名言,随机应变,或棒或喝,或指或拳,决不死于一处,活泼泼的,不可捉摸。如影随形而大小,如水应器以方圆,不假思维,自然如是。由不了其旨者,妄伸比拟,乱起猜疑;司法者,又不得不言语相倾夺。由斯理路既开,真相渐隐。教者曰:禅即教也,禅

达摩初祖,始来此土,不假方便,直指人心,世人难契无名无相之旨,所以一向面壁无言。后来说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教外别传,及如来禅,祖师禅等,皆不得已而言之。

然虽假设名言,随机应变,或棒或喝,或指或拳,决不死于一处,活泼泼的,不可捉摸。如影随形而大小,如水应器以方圆,不假思维,自然如是。

由不了其旨者,妄伸比拟,乱起猜疑;司法者,又不得不言语相倾夺。由斯理路既开,真相渐隐。教者曰:禅即教也,禅同教也。诘其所同之义曰:禅佛法也,教佛法也,如鸟之两翼。

呜呼!彼只知其同,而不知其同中有异。由彼不知而强作知者故,禅宗之真面目,泊没于教相之中。禅教不辨,真妄笼统,智者不与辨,愚者不能辨,而更唱和之。后人欲求心印者,从何而得之耶?余不惜眉毛拖地,拣而出之,以示学者。

所谓禅者,佛法之体,无生灭,不同言教有作为也。所谓教者,佛法之用,有生灭,不同禅宗无作为也。禅若同教,法体则有断灭之过。教若同禅,佛法则有二法之过。

然禅虽不同教,而教不能离禅。何以故?禅如水也,教如波也,佛欲明禅,故而说教,教从禅生,禅不从教生故。禅不同教,犹如水能生波,波不能生水,水有实体,波是假名,故不同也。教不能离禅者,教从禅生,离禅无教故。犹如波从水生,离水无波故。

何以禅为法体,教为法用也?禅如水故,水能起波,波不能起水,故以禅为体,而不以教为体也。教如波故,波生于水,水不生于波,故以教为用,而不以禅为用也。

\

何以禅无生灭,而教有生灭也?禅如水故,水虽成波,而水体不灭,息波归水,水亦不生,是故禅无生灭也。教如波故,波从水起,是为波生,波还归水,是为波灭,是故教有生灭也。

何以禅同教,佛法有断灭过耶?禅同教,如水同波,波无自体,以水为体。水若同波,水应无体。水若无体,如波有灭。水波同灭,故名断灭。禅若同教,亦如是也。

何以教同禅,佛法有二法之过耶?教异禅,如水异波,水有自体,波为水用。波若同水,波亦有体。波若有体,如水不灭。水波皆不灭,是故有二法也。教若同禅,亦如是也。

佛法常住,今言同归于灭,故违佛说;佛法不二,即体外无体,体外有体,故违佛说。是故皆成过也。

云何以水比禅,而不以水比教也?初祖西来,传佛心印,人皆知禅即佛心也。一切万物皆从心生,如水生一切波,故以禅比水也。云何以波比教,而不以波比禅也?法本无言,随机设教,如水本无波,随风起波,故以教比波也。

教是佛说,当从佛生,云何而言教从禅生耶?佛即心,心即禅。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无非欲令众生明自本心。此心言思路绝。《法华经》云:“思维如是事,不可以言宣。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此言禅本不可以言说也。后受梵王劝请,乃开方便权门,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其中说空说有,逗根基之大小,无非因禅而说也。佛若无禅,即无处说教。犹如风若无水,即无处起波。说波从风起亦可,说波从水起亦可;说教从佛生亦可,说教从禅生亦可。末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传佛心印,方契本怀。至涅槃时,又曰:吾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此又将一切教摄归于禅也。教从禅生,摄教归禅,如波从水起,息波归水,返本归元,吾佛度生之能事毕已。

教不比禅,禅超教外,是故名曰教外别传。于此可知:吾佛说一切法,有决定的意旨,不是随意而变更也。

近人变更佛说曰:禅即教也,教外无别传也。恐人不信,证之以经曰:三如来藏,如实空,如实不空,如实空不空;曰一切俱非,曰一切俱即,曰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等,是教中极顶之谈,西来大意,莫过于此。又曰:《般若经》中,第五禅波罗蜜,是如来禅;第六波罗蜜,即祖师禅。义谓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则焦头烂额;此即离四句,绝百非。如来禅,分明显示,是为表诠。祖师关,不与道破,是为遮诠。云云。

\

咦!几句经文,即能道破如来大事因缘。一个波罗蜜,即能发明祖师西来大意,别传妙旨。奇哉怪哉!吾佛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却被今人一言半语道着,真可谓超佛越祖矣。

当知:禅不可道也,佛不可超也,祖不可越也。禅可道,非真禅;佛可超,非真佛;祖可越,非真祖。

彼自曰:祖师关不可道破,而复说般若是祖师关。既知禅非言说,又将言说为禅,自相矛盾而不知,是何故耶?盖于禅理教理皆未明了耳。夫祖师西来,为解众生名言之缚也。今人不知祖师西来大意,反将名言加于祖道之上,增众生缚,破祖师禅,良可叹也!

般若虽能离过绝非,但如扫三界之帚,虽能扫空三界,而不能自扫其迹。任尔离到不可离处,非到不可非处,总有不可离不可非之痕迹在。不是祖师西来,不假方便,无过可离,无非可绝,直指人心,本来是佛。如迦叶微笑而承旨,神光礼拜而传衣,师资会合,以心印心,宾主相逢,如水投水,其中无丝毫之间隔也。德山云:穷诸玄辨,如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据此,非但般若不能是禅,即以三藏全文,世间语言,诸子百家,一齐会集,亦当不得祖师禅之毫厘。

又当知,般若非不禅也。风声雨滴,谷响山鸣,皆是宾主扣应之处。瞬目扬眉,咳唾掉臂,亦是师资会合之时。粗言细语皆归第一义。如是不但般若是禅,三藏十二部无非是禅也。但则般若虽是禅,禅却不是般若。

禅宗微妙不可思议。若依方便而言,识得者当处即是,识不得者无有是处。今人于识不得处强作识者,愈识愈远,倘能一念回光,将此识心歇下,禅境即得现前。现前与不现前,并无异处,如波生波灭,水不变易故。

然必须识得禅,识心始能歇,如识得波是水,波心自歇故。波心歇,则全波是水。识心歇,则全识是禅。波相空故,浪涌滔天亦不碍于水;识心歇故,八苦交煎亦不妨于禅。生佛本如,唯识而异。总而言之:若欲识得禅,必须歇得心。若欲歇得心,必须识得禅。起心动念,皆违禅宗。

参禅之士,于此可知:此法不可于心外求,拟意思量,即白云万里。若有人授以参禅法门,即受他热瞒,食他涕唾。古德云:假使释迦如来亲自现前,将祖师禅与汝,亦不应受,受即成魔。唯念念参究而求自悟,切勿于未悟前妄认道理,以为己解。果能如是立志坚确,何愁如来禅、祖师禅,不入汝掌握哉!

尝闻:文殊昨夜起佛见法见,被佛贬向二铁围山。佛见法见尚不容起,况起余见乎?佛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凡于言说上求禅法者,总不免落窠臼。若欲说禅者,先须向诸佛诸祖行不到处进取一步,于千人万人见不到处见取一机,然后方可于无言说之禅上言说自在,于生死岸头生灭自由。如其不然,切莫错拟!

今人妄拟禅即教也,禅同教也。曰同,则禅伤矣。曰是,则禅灭矣。呜呼!后之学者,能不戒慎恐惧于言乎哉?

然虽如是,禅未伤也,禅未灭也。古德云:天下无师也,不无禅也。诸佛未出世,祖师未西来,此禅常如是。佛祖无也,此禅不无也。不与万法为侣者,其为此禅欤?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

以石投卵成语名称以石投卵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luǎn成...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私废公...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

以碫投卵成语名称以碫投卵成语拼音yǐ duàn tóu luǎn...

1997年5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3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3日...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