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宣化上人:为什么自性是佛还没有证佛果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07 09:09:11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你说眼前的什么不是妙?灯、桌子、椅子,这一切都是妙法的表现。你要明白这妙法,一切都是妙;不明白这个妙法,一切法都是粗。你要是觉得你很明白了,其实你还没明白。你去研究它的本体,都是从一个妙字生出来的。今年(一九六八)的暑假期间,费了九十六天讲一部楞严经。楞严经上所说的五十阴魔,那些阴魔都超过现在的天魔外道。因为那五十种阴魔的神通实在厉害,有的头上可以放光,若把他的光放

摘自

妙法莲华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你说眼前的什么不是妙?灯、桌子、椅子,这一切都是妙法的表现。你要明白这妙法,一切都是妙;不明白这个妙法,一切法都是粗。你要是觉得你很明白了,其实你还没明白。你去研究它的本体,都是从一个妙字生出来的。

今年(一九六八)的暑假期间,费了九十六天讲一部楞严经。楞严经上所说的五十阴魔,那些阴魔都超过现在的天魔外道。因为那五十种阴魔的神通实在厉害,有的头上可以放光,若把他的光放在你头上,你头上也会放光。但这种种神通在佛教里都是魔,何况现在的外道都不能放光呢!他们就像苍蝇似的,东、西、南、北的乱飞,飞来飞去,找不到出路,可怜这些盲从的人,就像跟着瞎子学道一样。假如你说你不明白,想要求法就应该跟着明白的宗教去学,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一般的人不明白便以盲引盲。因为世界上明白及有智慧的人少,不明白与愚痴的人多。有智慧的人喜欢听真理,没有智慧的人喜欢听迷人的道理。什么是迷人的道理呢?譬如说修行的人不断淫欲,可以随随便便,因为这样说就认为它是好的。佛教是主张断淫欲的,如果不断淫欲而修行,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无有是处了。因为人间的不究竟欲乐和出世间的究竟快乐,是不可以兼容并蓄的。

\

还有一些人,在研究、修习佛法中,尽做口头上的工作,而不实实在在的去做。不依照佛所教导的方法去行持,就等于是魔一样,也不能把他列入佛教徒之内。就好像有一些人见佛不拜,他说他是信佛的,这种人将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究竟会到畜生道或到地狱或者饿鬼道去,是没有人敢担保的。为什么呢?因为学佛法,就要依照佛所教导的方法去做,要是把“我”看得比佛还大,那就大错特错了。学佛法的人不但见佛要尊敬礼拜,就算见到菩萨也要拜菩萨,见罗汉也要拜罗汉,见到大善人、大修行人都应该恭敬钦佩他们,不应该贡高我慢,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自高自大。无论任何修学佛法的人都一定要谦、恭、和、敬。

\

在法华经第二十品有位常不轻菩萨,这位常不轻菩萨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修行菩萨道的一生。这一生他专门行常不轻菩萨道,怎么行法呢?他专门恭敬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这十大愿是:一、礼敬诸佛:就是恭敬顶礼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二、称赞如来:你会问:“佛也欢喜人赞叹吗?”不错,因为你赞叹佛也就是赞叹你自己,假如你自己不愿意赞叹自己,那就不要赞叹佛,佛和众生是一样。你说:“我是佛那我就不需要拜佛。”这也是个错误。

你自性是佛,但是你没有修,还不能和佛一样得证佛果。如果人人都是佛的话,释迦牟尼佛又何必到雪山打坐六年,在菩提树下坐了四十九天才开悟成佛呢?

释迦牟尼佛以过去生中修种种的苦行,修种种禅定,修种种般若,修种种布施,修种种戒律、忍辱、精进以及修种种的法门,今生还要去雪山修六年的苦行,并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要费这么多的手续!而你连六天都没有做到你就是佛,这太便宜了你,这个佛就如同捡到的一样。所以有些人说他自己是佛,真是无惭无愧,大言不惭。而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做过常不轻菩萨,就是永远恒常的不轻慢一切众生。他见佛拜佛,见菩萨拜菩萨,见罗汉拜罗汉,见着一般人他也恭敬,见着比丘、比丘尼也叩头,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意思是说我不敢轻看你们,你们将来都会成佛;如果我轻看你们就等于轻看佛一样。这种发心是实实在在的一点虚假都没有,实实在在恭敬一切众生。但是他招来的果报是最不好的,因为有一些傲慢的比丘说:“这个比丘,你真不懂佛法,乱给人家授记。”于是就打他,在他叩头的时候用脚踢他,甚至把他的牙齿都踢掉了。要是一般人对人叩头还被人打,以后就再不向人叩头了。但是这位比丘,人家打他,他还是向人叩头。以后,他远远的见着比丘、比丘尼时先叩头,不等这个人走到他身边就站起来跑了,免得这些人打他。他还是一样行不轻慢一切众生的菩萨道,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前生所修的六度万行,而不是一朝一夕就成佛的。

所以那些认为自己是佛的人,他就不认识佛了。自己妄自尊大,这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不是佛境界。认为自己是佛而不修行,尽造罪孽,这比你天天抱着原子弹、氢气弹睡觉还危险。这些人将来一定堕地狱的,真所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往里钻。”

我讲楞严经时曾讲过一首偈颂:“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当师父的下了地狱,向徒弟问:“为什么也到这个地方来?”徒弟说:“我跟着您学道的,当然也跟着来啦!”师父说:“错了错了!这是地狱啊!”徒弟问:“为什么您把我带到地狱里来?”师父答:“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的,现在想出去也不能了。”不但他自己不能出去,所有跟他学的徒弟也一网打尽了,什么时候翻身谁也不知道。这就是自称是佛,不认识佛,又不明白佛法,所得到的果报。

上面是说要跟着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去修,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这不是说今天供养,明天不供养;不是说供养一个佛,而不供养其他佛,要普同供养。除了广修供养,还要忏悔业障,这是第四愿。我们为什么要向佛顶礼?就是要表示自己无量劫以来,做的错事太多了,现在发露忏悔,改过自新。五、随喜功德。就是看见所有慈善的事情都应该做,能做一分钱就做一分钱。

行菩萨道是要利益人、帮助人的,不是只想利益自己。凡是帮助别人的事情,不自私自利,这都是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当你知道某一位法师会讲经,就联合大家请这位法师说法。须知道经典的意义要有几十年研习的功夫才能明了,那些所谓研究佛法,有头衔的学士,倘若他们没有把自己放下,那他根本没有明白佛法。就像蚂蚁啃西瓜,尽在皮上钻来钻去不能尝到味道。学佛法要跟着法师们学,不要自以为不可一世,说自己懂佛法。所以请真正明白佛法的法师说法,就是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请佛陀常住世间,现在佛不住世了,就要请佛法住世。八、常随佛学。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把自己的身体看空了,没有自己这一个身体。所以要跟着佛学。九、恒顺众生。常常随顺着众生,希望令他们明白佛法。十、普皆回向。把所有功德都回向一切众生,令他们速成佛道。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成语名称以玉抵乌成语拼音yǐ yù dǐ wū成语...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