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 古城郭峪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13 09:08:54
●城墙居然比故宫的还高?  ●三大家族中还有陈廷敬?  ●豫楼底层暗道能通城外?  沁河中游的太行峡谷之中,成片的古城堡群沿河岸星罗棋布。在一长串的古城堡中,与著名的阳城皇城相府毗邻的郭峪村,是一座保存完好、雄伟壮观且功能齐备的乡村古城。2006年,郭峪古城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尽管历经四百多年沧桑,郭峪雄伟壮观的城墙内,四十多处明清古宅保存完好,既有牌楼耸立、豪华排场的官宦、商贾
●城墙居然比故宫的还高?  ●三大家族中还有陈廷敬?  ●豫楼底层暗道能通城外?
  沁河中游的太行峡谷之中,成片的古城堡群沿河岸星罗棋布。在一长串的古城堡中,与著名的阳城皇城相府毗邻的郭峪村,是一座保存完好、雄伟壮观且功能齐备的乡村古城。2006年,郭峪古城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尽管历经四百多年沧桑,郭峪雄伟壮观的城墙内,四十多处明清古宅保存完好,既有牌楼耸立、豪华排场的官宦、商贾住宅,也有耕读传家的普通村民住宅。城内不仅具有古代城镇式村落的各种附属建筑如庙宇道观、商号店铺、书房私塾、作坊工厂,甚至还有专门召集村民聚会、发号施令的广场“申明亭”。  8月3日,记者到达北留镇郭峪村,仰望被数百年雨打风吹的古城墙,品味郭峪古城曾经的辉煌。
  城墙比故宫城墙还高出两米  郭峪,位于阳城县东北约20公里的樊山南麓,独居一片丘陵,扼樊山之口,锁州府之道,所处位置恰好掌控着通晋城、阳城、沁水三地的大道,地理位置重要。鉴于此,人们称呼郭峪时多用“城”,而非“堡”。  与郭峪紧

\

邻的海会寺有通刻于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的石碑《大周泽州阳城县龙泉寺禅院记》,碑文为唐代徐纶所撰,中有“东邻郭社之陌,前据金谷之垠,既名额以未标,称郭谷而斯久。”古时,“谷”与“峪”通用,郭谷也就是如今的郭峪。可见,郭峪作为一个村落在唐代就已存在。  67岁的村民张江水对村子的历史非常了解,是记者的义务导游员。“郭峪的城墙高三丈六尺,合12米。宽5.3米,城周1400米,城堞450个,有敌楼10座,窝铺18个,转角还建有木亭。城内面积17.9万平方米,共有三门,东门为正门,名为景阳门,现已不存。北门拱辰门、西门永安门,目前都保存完好,几乎没有损毁。”据他说,为防敌从高地偷袭,永安门外还建有防御偷袭的瓮城。  这座城墙平均高度12米的古城,竟比北京故宫10米的城墙还高出近两米。郭峪人为何要修建如此高的城墙?郭峪现存一通《郭谷修城碑记》碑刻,由明蓟州巡抚张鹏云撰写碑文,其中记载: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数以万计的农民起义军围攻郭峪村,乡人寡不敌众,惨遭屠杀。为避免村民屡遭不测,张鹏云建议修建城墙,富商王重新带头自捐白银7000两,乡民踊跃捐献,很快筹到白银数万两,没钱的以役代捐。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正月十七日开工修城,到当年十一月十五日,也就不到十一个月时间,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就建成了。  现存的郭峪城墙有三截,东门、北门分别长约200米,西门附近一截长约100米,城墙上垛口林立,内墙分三层建有密密麻麻的窑洞。与其他城堡不同,郭峪城墙上的窑洞建在内墙上,共627眼,密密麻麻酷似蜂窝,所以又被称为“蜂窝城”。分三层的窑洞洞口全部向内,既能居住,又便于防守,使屯兵有了营房,储物有了仓库。正是因为有这样坚固完整的防御工事,城内的明清古居才能完好地保存至今。  除东、北、西三门之外,郭峪城内还建有高、低两座水门。城内街巷纵横,但主要街巷却只有三条南北走向的前街、东西走向的上下街和斜街,且均与城门相接,上下街虽并不宽敞,两侧却商铺林立,由此似乎可以窥见郭峪当年的繁华。而南沟街、中街、后街、上下范家胡同、窦家胡同及松木圪洞等连城内人自己都搞不懂的小街巷,纵横于郭峪城的每一个角落,保证了城内建筑之间的通达。上街、前街与斜街的三岔路口,形成一片规模不大的广场,名为“申明亭”。当年,城内的执事者就在这里敲钟后,向汇聚而来的村民发布消息、公布决定。  狭窄胡同内藏着官宦豪门  在郭峪城内行走发现,城中的道路并不规则,多为交错的狭窄胡同,地势也有起有伏。除从东门入城的下街外,几乎再难找出一条贯通东西南北的宽阔直行街道。这些鳞次栉比的街道胡同内,官宅民居交错密布其中。  目前,郭峪城保存较好的明代民居有40院、房屋1100间,多以北方典型的“四大八小”格局的四合院为主。“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明清时期就流传很广的民谣,让人深切感到,当时在郭峪村居住的官宦豪门实在是太多了。郭峪城内姓氏多达数十个,其中实力最强、人气最旺的为科第仕宦又兼富商的陈、张、王三大家族。三家中集大成者,分别是“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陈廷敬,被称为“祖孙兄弟科甲”的张鹏云,以及人称“活财神”的商界巨贾王重新。因均有功名,且有钱有势,人们便根据他们住宅所处的位置编出了顺口溜:“前街西为陈,前街东为王,南沟住张家。”  能代表郭峪官宅的当首推陈廷敬祖宅“老狮院”。“如今的皇城相府,是陈家另辟的新居,陈氏先辈就居住在这里。”张江水说,因陈家大门外有两尊石狮,于是这座院子得名“老狮院”。高大门楣上的三层木制匾额上,书写着陈家七代九个官员的官称和姓名,可见当年陈氏家族的辉煌与荣耀。“老狮院”的结构布局很像棋盘,四座四合院组成紧凑的“田”字形平面,每幢大小都相等,结构布局也完全一致,一条前后纵向的巷道将它们分割成左右两部分,每侧前后两院,朝着巷道有门相通,四院之间也有小门可以相通,故村民将这种结构布局的宅院俗称“棋盘院”。“这是大富豪王重新的宅邸。”陈家“老狮院”往东,路经一木门紧闭的院子时,张江水顺口说了一句。没高大巍峨的门楼及石阶,更无显示主人身份的牌匾与石狮。寒酸的院落,难道王重新真的在此居住?王重新不仅是郭峪城内的巨富和村社之首,且是郭峪城的总设计师和建造者。从城内现存的众多残缺碑文中所列数字统计看,7岁就成孤儿的王重新,为修城池出资最多,捐输银两高达16896两。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7年),64岁的王重新病逝,众人发出“吾乡布衣之望无人矣”的哀叹。“王重新乐善好施,崇尚简朴,为人低调,所以王家宅院结构布局也都相对简单,透露出其俭朴思想。”张江水说,不过到底是巨商宅院,其一串宅院由十三院相连,比乔家大院一串六院还多,“不过现在十三院早被隔开居住,许多院落也已不完整。”  张家宅院是两进式院落,后院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为清顺治年末重修。这座牌楼式大门,门额字牌之上有四组斗拱前后四翘,前后檐下均有垂莲柱,尽显华贵气派。与陈家门楼相比,此处门楼及一对石狮均显得矮小,故又得名“小狮院”。  “中国民居之瑰宝”的感慨  在郭峪城内西北方向,一幢高耸的建筑鹤立鸡群,那就是豫楼。原来,郭峪城池建好5年后,为加强防御,王重新又出资在城中央修建了这座“堡中堡”,并按照八卦之意,取名为“豫楼”,有“顺以动,故天地如之”的含义。  豫楼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上下共七层,底层墙厚2米,随楼层递高逐级递缩,直至第七层时,墙厚缩为0.8米。让人吃惊的是,豫楼内底层有地下暗道,分别通向王家十三院和城外。“这套系统目前依然保存完好。”张江水分析,站在豫楼楼顶俯瞰,全城内外形势“了如指掌”,如有战事,这里就是全村的指挥调度中心,“可能是王重新对当时的复杂形势的周全考虑,战时如若城门失守,豫楼显然就是保护城内人的第二道屏障。”  豫楼楼体上开设有四个火炮射口,防守中兼具进攻。豫楼外的石阶通向二层,所以一层看起来有点像现在的“地下室”,没窗户,只有四个通风口,内置石碾、石磨、水井、灶台,地下暗道的出入口就设在此处。顺木梯登上三层,有令古建专家都称道的“厕所”,一半的空间深入墙体,秽物通过垂直孔道可以直接排到楼外,这样人性化的设计也是豫楼所独有的。  郭峪城西有座汤帝庙,是城中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建筑。这座创修于元至正年(1341年-1368年)的庙宇,明清多次整修。庙坐北朝南,依山势而起,从门前的道路到最后的大殿,共分为两个高大的平台,自然分为上下两院,上下院落差约有3米,汤帝庙就坐落在上院的平台之上。古时阳城十年九旱,几乎村村都建汤帝庙,因郭峪汤帝庙体型较大,被称为“大庙”。

\

在高大的台基之上,一溜九间大殿看似浑然一体,实则被隔成三座殿宇,正中供汤帝,左右分别供奉着关圣帝及以治水闻名的昭惠王。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殿整体结构向北倾斜。“后来用倒链等工具,硬是将倾斜的斗拱拉直扶正,但大殿整体却没受到影响。”张江水赞叹道:“古时的工艺令人称奇啊!”  说郭峪为“城”,是因其内部布局不仅有街道网络、居民区及商业区,而且还有豫楼、泄洪渠等防御设施,同时还建有白云观、文峰塔及汤帝庙等公共活动场所。正因为城内设施完备,功能区分明显,克服了城堡建筑中的呆板和严肃,即使久居城中,人们也不会产生压抑感和沉重感。1998年,文物大家罗哲文参观郭峪后,情不自禁发出“中国民居之瑰宝”的感慨。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

以玉抵乌成语名称以玉抵乌成语拼音yǐ yù dǐ wū成语...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

以珠弹雀成语名称以珠弹雀成语拼音yǐ zhū tán què成...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语名称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成...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狸饵鼠...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

以疑决疑成语名称以疑决疑成语拼音yǐ yí jué yí成语...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