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山居之乐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14 09:07:20
《菜根谭》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但是,习惯了繁忙生活的人,有多少会因太闲而「别念窃生」呢?大多数都是因太忙而「真性不现」吧!试想:住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内,推开窗户也不一定能看见天空,又怎能耽乐「风月之趣」?在车来人往的大街上,速度稍缓亦可能被吆喝,又怎会有闲情逸致,去观赏路旁的亭亭棕树,或倾听广场上喷水池的淙淙水声?今人应该

《菜根谭》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但是,习惯了繁忙生活的人,有多少会因太闲而「别念窃生」呢?大多数都是因太忙而「真性不现」吧!试想:住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内,推开窗户也不一定能看见天空,又怎能耽乐「风月之趣」?在车来人往的大街上,速度稍缓亦可能被吆喝,又怎会有闲情逸致,去观赏路旁的亭亭棕树,或倾听广场上喷水池的淙淙水声?

今人应该仿效古人,学习培养喜爱大自然的兴趣,选择适当的时间,暂且放下烦琐的事务,到远离尘嚣的佛寺内「挂单」一番,洗洗在城市中所沾染的财色名利俗气;另一方面亦能参与梵剎的禅修生活,达到修心养性的目的。这样一举两得,确实是舒缓压力,调剂身心的妙法啊!

自古以来的学佛者,无论缁素,都喜欢访游深山的古寺名剎。其中一位最突出的「云水居士」(「云水」指到处行脚参学者),就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从他的诗集中,我们可意会山居之乐,现试摘数篇与读者共赏,以启迪佛门行脚参学之趣。

白居易有甚多隽永的佳作,都是在宿寺其间吟咏出来的。每年的四月间,他喜欢登上江西庐山大林寺小住十数天。对他来讲,在庄严清净的梵剎内,摄心参禅念佛,是人间的赏心乐事。有一次,他早课后在大雄宝殿外踽踽经行,见到盛放的桃花,便写了一首禅意盎然的七言诗,题名为《大林寺桃花》,颇能道出山居之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该寺的开山祖是东晋的昙诜大师。相传他在讲经堂外广植大量桃树,历经数代而成繁茂桃林,故名大林寺。每年的四月间,当山下的桃花都凋谢了的时候,大林寺的桃花才开始盛放。山上的气候清新,花期比城市较长,因此白居易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古代词人喜欢赞颂春天的明媚,同时也经常喟叹它的无常短暂。「长恨春归无觅处」,在熙攘尘世生活的人,时常都想得到片刻的清净心,就好像当春天消逝后,诗人要重觅春天的气息一样;可是逝去的春天,今年又怎么会重返大地呢?所以他说「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是暗喻凡夫在尘世中沉浮,永无止境地追求名利富贵,就算是淡泊者也不能脱离贪、瞋、痴的垢缠,生、老、病、死的煎熬;倒不如放下一切执着,转入深山中的佛寺来居住。这裹永远有春天的气息,梵剎丛林的清修生活,能令人心境宁静致远,清净和谐。

白居易寓居过不少佛寺。他曾经住在苏州天平山的一间古寺,附近有一涧清泉,名为「白云泉」。他经常在午斋之后,手持念珠,在白云泉旁边静坐念佛。有一次,他凝神观看着汨汨流响的清泉,心境豁然开朗,从心底中吟咏出一首《白云泉》诗: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天平山」上的白云随风飘逸,自由来往,不会眷恋着山色之雄伟;「白云泉」的清水流淌不息,亦不会滞留于泉涧之闲逸。既然没有眷恋和滞留,即是放下了执着,达到了「无心」与「清闲」的境界,所以诗人说「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既然如此,那么这流逝不息的泉水,又何必离开清幽的佛寺,奔冲到山下去,令人间添加不必要的涟漪呢?

白居易亦曾经在净宗名剎灵岩寺「挂单」。他在该寺云水堂留下一首诗,题名《灵岩寺》:

「馆娃宫畔千年寺,水阔云多客到稀。闻说春到更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

灵岩寺位于江苏吴县木渎镇附近的灵岩山上。春秋时期,越王为了讨好西施,在此山建「馆娃宫」作为行宫,而该寺就在当时「馆娃宫」的旁边建做的,因此白居易说:「馆娃宫畔千年寺」。

「水阔云多客到稀」,山寺周围有很多溪涧,到处潺潺流水,台阶湿滑,再加上云雾缭绕,所以香客甚为稀少。当白居易登临此山寺时,正值初春季节,虽然春回大地,万物向荣,仍然引起白居易思古的惆怅。因为古人越王、西施和昔日的「馆娃宫」都已经渺无痕迹了,令人感慨繁华不再,盛衰无常。

这时,一僧人的影子在百花中幌动,原来是云游十方后归来的禅僧。在无情的时空内,喜见有情的归僧,所以他说「百花深处一僧归」。

晚年的白居易专修净土宗(念佛法门)。他时常召集一班居士去香山寺拜佛或参加「精进佛七」法会。因为他每年在香山寺留宿的时间颇长,所以时人称他为「香山居士」。白居易在香山寺留下一意境深邃的七言诗:

「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山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做此山僧。」

香山寺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的附近,风景优美,所以晚年的白居易,经常退隐香山寺。空门寂静,伴鸟随云的清修生活,对他来讲,比红尘滚滚的宦官幕僚更有意义。在政治场上追求名利权势,终日勾心斗角,一不小心,不单祸害人民,而且会使自己丧失生命;如今在香山寺奉佛持斋,于和风之中攀越松岭,恋月潭边默然念佛,有无限的清逸情趣,所以他说:「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做此山僧。」寺院的环境,使他悠然神往,憧憬自己来生必会成为香山寺的僧人。

各位,山居佛寺的清修生活,令人怡情养性;旷野的湖光山色、层峦迭嶂,乃至一溪一涧、一花一草,都是提升智慧,净滤冥想的「增上缘」。长久住在喧闹城市的人,能够一时摆脱繁琐事务的牵缠,登上寂静的云烟深处,参禅念佛,确实是饶有一番真趣!(信息来源:凤凰佛教

\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

以石投水成语名称以石投水成语拼音yǐ shí tóu shuǐ成...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成语名称以礼相待成语拼音yǐ lǐ xiāng dài成...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

以盲辨色成语名称以盲辨色成语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成...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

以直抱怨成语名称以直抱怨成语拼音yǐ zhí bào yuàn成...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