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功德网
标题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 峻极神功

来源:大悲咒功德网作者:时间:2019-11-14 09:10:31
●照相馆为啥给梁思成寄照片? ●六百多件奇珍是如何发现的? ●西南风真把偌大木塔吹斜了?  初识应县木塔,是在教科书里——应县木塔全名佛宫寺释迦塔,楼阁型建筑,平面呈八角形,位于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 (公元1195年)增修,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1961年,成为
●照相馆为啥给梁思成寄照片? ●六百多件奇珍是如何发现的? ●西南风真把偌大木塔吹斜了?
  初识应县木塔,是在教科书里——应县木塔全名佛宫寺释迦塔,楼阁型建筑,平面呈八角形,位于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 (公元1195年)增修,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1961年,成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27日,当我再一次走近这座神秘木塔,许多往事,扑面而来。  民谣“牵出”宝塔  “你要看木塔,走大运高速,一出应县出口,就到了木塔脚下。”电话里,应县旅游局赵畅局长中气十足,“要说古建精华,可不能少了咱这个国宝啊。”  从太原出发,车过雁门关半个来小时,右拐上“应县、浑源”方向,雄浑的木塔便扑入眼帘。从应县高速出口出来,沿笔直的迎宾路南行几公里,就到了木塔景区,有花有草有树,秋意醉人。  木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精美铁刹。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恰有微风吹来,叮咚作响,十分悦耳。仰望木塔,心中陡生敬畏。  赵畅早已等待在此。他说,在华北地区,有一首古老的民谣广为流传:“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民谣流传了不知道多少代,人们拿它当儿歌教孩子,但很少有人注意歌谣中说的这些文物。上世纪30年代,有一个人听到这首民谣后惊喜异常,立即将它记到了本子上,这个人就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  当时通讯很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如果从北京贸然去山西应县,而如果寻访不到塔,那就会浪费一两个月的时间。梁思成想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他写了一封信,寄往的地址是“应县最大的照相馆”,请照相馆的摄影师帮助拍一张应县木塔的照片,信中还附了一元钱。当时,一元钱足够照几张相了。同时,梁思成还承诺,如果摄影师帮助拍照,他可以送摄影师一份礼物。这一招还真管用,应县“白云斋照相馆”的摄影师按他的要求,拍了木塔照片寄过去,大喜过望的梁思成立即回赠给摄影师几件文具。  1933年夏天,梁思成和同事刘敦祯、莫宗江从大同下火车后,搭驴车赶往应县。在离城大约还有好几里地时,梁思成突然发现,前面群山环抱中,一座红白相间的宝塔映照着金色的落日,他惊叹道,“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  通过多次实地考察,梁思成发现,应县木塔建于辽代(1056年),高67.13米。“木塔现在的高度是65.838米,”赵畅说,“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今年的测量结果。”  一座斗拱博物馆  登上木塔台基,赵畅说,木塔的设计,全靠斗拱、柱

\

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全塔共用斗拱54种,是我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  木塔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枋、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上世纪20年代,西欧才将中空式结构作为最新科研成果使用,比咱的祖先晚了800多年哩。”  单从外表看,木塔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实际上,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过,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赵畅说。  进入底层,南北各开一门。11米高的释迦牟尼像坐北朝南,神态怡然,座下八角各饰力士一尊,威猛中不失可爱。顶部穹窿藻井给人以天高莫测的感觉。壁面有六尊如来画像,如来顶部两侧的飞天则活泼丰满,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拾阶上二层,方形坛座上塑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胁从排列,姿态生动。二层以上周围设平座栏杆,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只是近年为保护木塔,仅允许游人登临二层。赵畅说,三层有坛座呈八角形,上塑四方佛,面向四方;四层塑佛和阿傩、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释迦坐像于中央,八大菩萨分坐八方。站在二层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心旷神怡,应县县城尽收眼底。山门前,121幢具有辽金风情的古色古香的楼房排列有序,后面是0.7万亩的塔北生态公园,东面新修的民居红墙碧瓦,西面是保护起来的古城墙,叙述着沧桑。  “想当年,木塔被包围在一片低矮的民居中,有的房龄已近二百年,椽檩朽烂,墙体剥落,东歪西斜,生火做饭的烟囱就在木塔下。塔底下,夏天是蚊蝇园,冬日成垃

\

圾场,坑洼不平的街道几乎没有基础设施,雨水污水全靠蒸发。接待个客人,还得拣天气,要不无处下脚。”赵畅眯着眼,陷入回忆,“2004年,县委县政府仅用13个月的时间,就把应县的老城拆掉三分之二,把木塔从危险的境遇中解放出来。”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对木塔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申遗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他随后建议记者,“你再和木塔文管所马玉江所长好好聊聊,咱木塔里发现的宝贝他最清楚。”
 旷世珍宝藏木塔  马玉江所长比赵畅更健谈。说起木塔,眉飞色舞,如数家珍。  木塔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弥足珍贵,为木塔增色不少。其中,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阳高县)、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靼小王子,登木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岫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  1966年10月19日,一游客登塔游览,在三层佛坛座下,捡起一个花式银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佛家七珍与佛牙舍利,一共35件,交给时任木塔管理员保存。1974年7月28日,由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祁英涛主持,国家、省、地、县7位文物专家对木塔的各层塑像自上而下检查残破状况研究保护措施,意外从四层主佛像发现大批辽代秘藏。研究断定,1966年发现的花式银盒,亦为四层主佛像所出,是十年动乱之初有人从四层主佛像胸部凹槽内移藏于三层佛座下,但最后未能取走。  1974年的木塔实施抢险加固工程,工作人员发现四层主像释迦牟尼佛像胸背部开洞。以木棍探测,觉得有物深藏于内。经设法提取,得到卷轴两件,一为刻经,一为绘画《神农采药图》。后经清理,又发现一批卷轴文物和刻经。当年9月,检查人员发现二层主佛像被人撬开,维修人员及时报案,抓获嫌犯木匠王某,共追回银盒、水晶石、水晶葫芦、沉香木及佛牙舍利等共计36件;1974年11月18日,在二层主佛像腹内取出佛经30卷,残卷两包;1977年9月10日,在一层清理出佛经30卷,残卷12包,手抄本4包。至此经过前后5次发现清理,共得佛牙舍利两颗,佛经75卷,佛画四幅,员 刘亚飞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语名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成...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

以私害公成语名称以私害公成语拼音yǐ sī hài gōng成...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

以眦睚杀人成语名称以眦睚杀人成语拼音yǐ zì yá sh...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成语名称以眼还眼成语拼音yǐ yǎn huán yǎn成...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

以白诋青成语名称以白诋青成语拼音yǐ bái dǐ qīng成...

最新文章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的...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

情深而不诡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深而不诡摘自南北...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

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_1

情由忆生,不忆故无情。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情由忆...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古诗原文[挑错/...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古诗原文[挑错/完...

手机版 网站地图